6月26日,小雨转多云
今日小结:其实在蛮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因为知识焦虑而学习。事实上我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书!于是在我可以废寝忘食的网络小说(之前武侠小说)之外,也会经常买一些热门或者貌似我可能喜欢的书,但实际上大多时候我看不了整本。为了减少看书经常没完本的负罪感(可能是潜意识认为自己文化低的自卑感),于是常常陷入为学而学的境地,然后哈欠连天,效率及其低下。
直到有了大宝,接触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我方才找到了些感觉,因为可以学以致用,也可能是心中本来就有家教的情怀。在此后,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粗略扫视下书架,没有上百本,七八十本肯定是有的。对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这只是很少的数字,对我而言却是很大的进步。看的多了,自然挑剔起来。之前觉得很有触动的书,后来却会觉得里面道理浅了,甚至会觉得之前一些当做金科律令的道理其实并不见得合适自己。再往后就会挑些触及底层逻辑的诸如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
但我还是没有学会为自己构架系统知识结构的意识。所以很多书看过后,很快会不太记得里面讲什么,看书也有太多随机性,碰到了好书是幸运,但我不能清晰的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试图把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进行系统化的梳理。而这种输出其实会是一个很棒的学习方式,可以让自己有的放矢的去找自己在这个知识体系中的短板。
好吧,接下来我会去做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学习方面:
1.曾国藩《冰鉴》第一篇神骨
要点: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文人先观神骨。一章下来实在并不太懂,不过以为冰鉴并非让我们拿此依据去分析别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功力,真正读透它,而是依样画葫芦,拿着文中的标准当量尺,很可能会出大问题。而是用来警示提醒自己,照着修身。如书中提到“先浊后清”的曾国藩,就是非常好的典范。另外“先清后浊”的孩子们,如何让他们避免成为死水混浊腐臭。
2.《心理学与生活》3.4-3.5章
要点:a.凡自我实现者,必有高峰体验。人的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b.偏执型人格或者抑郁症,和偏执型人格倾向或者抑郁症倾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注意区别,别盲目陷入恐慌中。
运动方面:甩手十分钟;哑铃十个一组,两个动作,各八组;深蹲53个;仰卧起坐17个。
工作方面:单位本职工作;
家庭方面:帮亲戚出谋划策想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