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
用进化论修心养性
英国作家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的《自下而上》。
里德利非常喜欢讲大道理,之前的《理性乐观派》讲的就是交换与分工决定了人类的福祉,他能从原始社会一直讲到未来。这本《自下而上》就更厉害,跨学科涉及到很多领域,而且讲了一个特别大的道理。
这个道理,其实就是进化论。更准确地说,应该叫“演化论”,不仅仅是生物的演化,更是一切事物的演化。这本书的英文标题叫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也就是一切事物的演化。
哪怕你对生物学、历史和技术进步完全没兴趣,也建议你深入了解一下演化这个思想。演化思想,可能是比任何其他现代思想都重要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能把现代智识分子和古人区别开来的一把尺子。
先思考一个身边的小事。假设你的家族,几十年前过得非常艰难,历经了磨难,但是现在发达了,家大业大,生意做得很红火,家里人才辈出。那就会有一个问题 —— 家族的兴衰,到底有没有什么道理呢?去向智者寻求指引,可能会收到三个答案。
第一个说法是,之所以现在这么兴旺发达,是因为在过去的困难时期,你的祖父是一位大善人,做了很多好事,积了德,现在是收获好报。
第二个说法是,以前经历的那些不幸,其实并不是白白经历的,那都是考验和锻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切都是为了“曾益其所不能”。没有当年的不幸,就没有现在的幸福。
第三个说法是,人左右不了时代和大环境!家族基因和家族文化中的某些特点,恰好使得你家在过去那个时代过得很不好,不过所幸还是存活了下来,赶上在现代这个时代就过得很好,这里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安排,纯属偶然。
请问这三个解释,接受哪个呢?第一个是“因果报应论”,第二个是“目的论”,第三个是“演化论”。
演化论看似平淡,其实是最厉害的。它跟前两个的思想有本质的区别,不仅仅是无神论对有神论,而是根本哲学上的区别。前两个说法都认为一件事情的决定是“自上而下”,就好像天上有一双眼睛或者说有一套法则在指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而演化论认为,老天没有决定任何东西 —— 既没有回报你,也没有培养你,一切都是个人自己碰运气和奋斗的结果。
演化这个思想,有大用。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世界观、一个社会观和一个价值观。
1.世界观:演化没有目的
一提生物进化,以前好像都背过,叫“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 这个说法暗示演化有个方向 —— 而其实从微观层面来说,演化是没有方向的。
每个生物传宗接代的时候,它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想让后代变高级、变复杂 —— 想变也变不了。每一次基因变异都是随机的,变异之后等待环境的选择。赌对了就生存下来,赌错了就会消亡。
环境也没有目的。环境的变化并不是为了“培养”或者“选拔”什么生物,环境只是冷漠地看着这些生物。有时候气候剧烈变化,就可能有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有时候气候温暖,就可能有物种爆发 —— “环境”根本不在意。
整个这个宇宙也是如此。咱这个宇宙的物理常数,似乎是正好适合生命存在,稍微变化一点都不行。物理学家仍然在思考为什么会如此,但是人们基本比较确定,宇宙并不是“为了让生命出现”,才有这些常数的设定。只不过恰好生活在这么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宇宙之中。
对这个世界来说,有没有生命无所谓,有没有你也无所谓。如果这是一场游戏,那游戏的整个设定,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2.社会观:好东西没有设计
当观察生物界的时候,总会赞叹生命的伟大,说“这真是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造物主”。生物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演化出来的。
经常有人质疑,说像人体的眼睛和消化系统这些东西,简直太精巧了,怎么可能是自然演化出来的呢?但生物学家有证据,演化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这些精巧的系统在别的生物上都能找到“原型”,就好像上一代产品一样,更低级一些,没有这么复杂,但是也有用,而且原型的用处很可能跟现在不一样。生物演化非常非常精彩,但的确没有什么“总设计师”。
而且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比如亚当·斯密说,道德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古代哪个圣人设计好、教给我们执行的吗?道德其实也是自发演化出来的,是人和人之间交往过程中,慢慢磨合出来的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就算一个孩子生下来没有道德观念,他到社会上吃了很多亏以后,也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也得去做一些有道德的事儿。
而且道德也在不断演变之中。里德利举了个例子。一百年前,“恋童” —— 比如谁娶了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社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同性恋不行。而今天,社会能接受同性恋,但是绝对不能恋童。那^_^哪个道德标准对?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只是一个道德在现阶段演变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语言、文化和法律,也都是从下到上自发形成和演化的结果。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就是相信存在一套圣人设定的行为规范,然后不顾现实去生搬硬套这套规范 —— 这就是因为没有演化这个思想,而导致的悲剧啊。
3.价值观:自发演化的东西往往比设计出来的东西好
如果不使用演化思想,经济学中有些大问题是解释不了的。
很早以前,李嘉图就发现,仅仅使用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李嘉图注意到的现象是边际效益递减。比如耕种土地,肯定一上来先去找最容易耕种、产出最高的土地去耕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低垂的果实”。好地都被占有了,再开荒就只能是产量低的土地,那局面肯定就是土地越种越不好耕种,粮食肯定是越来越不容易生产!什么活儿都应该是越来越不好干才对!那如此说来,经济根本就不应该增长啊?
劳动分工和比较优势只能让效率提高一点儿,但是解决不了边际效益递减这个问题。可是为什么过去这几百年间,人类经济水平一路猛涨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经济学家很久。后来最早是熊彼特提出一个理论,发展到现在大家都信服了,这个理论就是说创新带来了增长。企业家不仅仅是剥削工人和组织生产,他最大的作用是冒险和创新 —— 大胆尝试新东西,发明新技术。
那创新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演化出来的。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这本书里就把技术创新和生物演化做了很好的类比,创新从来都是自下而上,自发演化的结果。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一个演化系统。
市场讲究的是自下而上,而政府则是个自上而下的系统。那如果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个系统更厉害呢?这个价值观就是演化的力量往往更强大。比如说你比较过去这么多年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市场化的商品都是越来越便宜,哪怕最底层的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也大大超过一百年以前。可是医疗和教育这两个政府插手的项目,却常常是越来越贵。据里德利考证,现在英国引以为豪的全民医保系统,还不如英国以前没有政府插手的居民互助系统效率高。
当然不是说要取消政府 —— 政府有政府的作用,但这个价值观是,在演化机制能起作用的地方,最好把问题交给演化。
演化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它有两个重要特点。首先演化是可以继承的,好东西会得到奖赏,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它会生育很多后代,更容易流传。另一个特点是,两个好东西之间,可以通过异性繁殖,产生强强结合的后代。生物界的基因遗传和异性繁殖,在人类社会的文化、道德和市场中就是模仿和交流。
所以你看,演化这个思想,落实在生物界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落实在经济学上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但是里德利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两个东西其实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美国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的人。美国右翼信仰上帝,非常不相信进化论,但是非常相信自由市场。美国左翼非常相信进化论,但是不相信自由市场,总想让政府来个顶层设计,取代市场的作用。其实进化论就是市场,上帝就是政府!
演化思想是一把尺子。你到底是更相信自下而上的力量,还是自上而下的目的和设计?
里德利在书中还考察了演化思想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非常精彩,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说。我想先说我的一个观点。如果你能接受演化的世界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你大概会有一个特别的人生观。
4.人生观:符合天道
如果一个人的三观是以自下而上的演化思想为主,那他可能就具备很多优良品质 ——
他会不迷信权威,不相信什么救世主,愿意靠自己。
他不会有那么多人生的困惑,不会质疑命运不公平,不抱怨做好事怎么没有好报,更容易接受现实。
这个人还会比较谦虚,他知道好的东西都是自发演化出来的,不是什么圣人设计出来的,所以他就不会有妄想,不会幻想自己能一手遮天,搞个什么顶层设计一下子就能治理好国家。
演化思想有大用。从个人角度,我们还可以从演化思想中推导一套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人生在世,到底有什么事儿是最值得干的呢?
如果你接受演化的价值观,如果你认为演化就是“天道”,有三件事最值得干。
第一是传宗接代。当然这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传宗接代,也包括文化的传承,手艺、技术的传承。你去学习前人的好东西,让它流传下去,这总是好的。
第二是交流。交流就等于异性繁殖。你有一个好想法,我有一个好想法,咱俩交流一下,让好东西结合,也许就能产生一个更好的东西。交流可以带来综合式的创新。
第三点是创新。还有一种创新是随机产生的突变式的创新,相当于基因变异。创新不一定是科技创新。如果你认为这个社会现在有问题了,你大胆创造一个新的行事方法,从自己开始慢慢影响周围的人后改变社会规范,你这就是一次创新。
我们有了演化的世界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去做传宗接代、交流和创新的事儿,那就算是符合了天道吧!
知识点二:
高频切换工作法
到底要不要在工作中来回切换任务?这个话题现在有了很新的进展。
任何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都会告诉你,高效率来自注意力集中。应该排除干扰,坐在那儿老老实实地把一个任务做完,再做另一个任务,尽量避免在不同任务之间来回切换。这是因为切换任务是有成本的,大脑每次转换任务都得重新熟悉,要付出时间适应。所以我们工作的时候切忌东张西望,切忌时不时查收邮件,切忌动不动拿起手机看朋友圈,最好找个不受打扰的环境。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不仅仅是想把活干完,而是想把活干“好” —— 想要有点创造性的话,那么时不时切换任务反而是有利的。那些创造性思维比较强的人,比如艺术家,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分心。
发散思维跟集中思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发散思维喜欢有休息的时间段,换换脑子干干别的事儿,比如散散步、睡一觉,反而更容易获得新灵感,我们不建议连续在一个问题上花费太多时间。
《哈佛商业评论》有篇文章叫“想要更有创造性,就计划好休息时间段”(To Be More Creative, Schedule Your Breaks),作者是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三个研究者,Jackson G. Lu,Modupe Akinola,和Malia Mason。
文章是个简要的研究报道,原始论文发表在《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期刊上,这个研究说对于创造性任务来说,经常切换任务是有利的。
实验中切换任务的频率之高,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第一个实验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受试者是美国某大学的学生和校友,他们的任务是做两道英文文字题。题目本身不算难,但就算英语是你的母语,你也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想到答案。
题目是这样的,给三个词:way、mission、let,然后问你能不能再想到一个词,跟这三个词分别连接,都能组成新词。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sub”,跟前面三个词组成 subway、submission 和 sublet。就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实验者用这样的题来考察受试者的创造性思维。
像这样的题,一共有两道。每个受试者有4分钟时间来做这两道题目。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被指定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
第一组是“连续切换”。受试者必须轮番思考这两道题。做第一题,考虑30秒,时间一到马上去想第二题,再过30秒又回到第一题,如此反复地在这两道题之间跳来跳去。
第二组是“任意切换”。在4分钟的时间内,受试者可以随意在两道题中切换,愿意怎么分配时间,来回考虑都可以。
第三组是“中间切换”,在4分钟里,前两分钟考虑第一题,后两分钟考虑第二题。
那猜哪种方法好呢?按常理来说,第二组方法,任意切换应该是最好的。正好有思路的时候不会被打断,没有思路的时候可以换另一道题做。其实我们平时考试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把会做的题目都先完成,不会做的慢慢做。从来没有一个考试,这个题给你30秒钟,30秒后马上去想另一道题,另一道题30秒没想出来再倒回去想第一道题。所有考试都是给个总时间,你自己任意把时间分配给各个题目。
但是实验结果大大出乎预料。第一组,连续切换组,有51.4%的人把两道题都做出来了;第二组,任意切换组,只有12.5%的人两道题都做出来了。第三组,中间切换组,是14.3%有两道题都做出来了。也就是说,以30秒为一个单位时间连续切换组的成绩,大大超过另外两组的成绩。
一道题想30秒就被打断,马上思考另一道题,还是30秒,再回来,这切换速度也太快了,结果反而做题的效果最好。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心理学这个科学没啥惊喜,因为心理学家研究的结论一般都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他们做个实验证明一下 —— 但是今天这个结论,的确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
另外一个实验是在网上招募了一批受试者进行的,也是做两道题,总共8分钟。第一题是列举砖头的各种用处,第二题是列举牙签的各种用处。实验也是分三组,第一组连续切换,写一个砖头的用处,再写一个牙签的用处,反复来回;第二组任意切换,你可以随时在砖头和牙签之间跳来跳去;第三组中间切换,前4分钟想砖头的用处,后4分钟想牙签的用处。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跟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很相似,也是连续切换组的成绩最好。
以前讲发散性思维也好,创造性思维也好,讲的是换脑子,放松一下,休息一下,比如工作一会儿就去散个步吃个饭。但是这个研究不是这样,它是在两项同样难度的工作之间来回切换,不是利用休息时间换脑子,而是强制利用工作来换脑子。
另一个特点是,转换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它并不是在第一个问题已经没思路了才让你换第二个问题,而是强迫你换第二个问题。砖头和牙签的实验也是,这边想出一个,马上想另外一个,这就好像同时跟两个人下棋一样 —— 难道说同时跟两个人下棋,反而比每次只跟一个人下棋的更有利于发挥水平吗?
那研究者自己怎么说呢?研究者认为,之所以这种强制切换的方法有效,是因为人脑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进入一个不经意的低效状态 —— 实际上你已经没有新想法了,是在原地打转,但是你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原地打转。你意识不到你的灵感已经枯竭了。这个时候如果来个强制打断,先让他去干个别的事儿,稍后再转回来,才能换一个新角度考虑问题。
存在一种状态,是你以为你还有思路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没有思路了。
而且这项研究不是孤立的。研究者提到几个类似的研究,结论都是连续切换最好。比如有个研究是让受试者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这个四个种类下的不同物品,就发现四个种类轮流说,每轮每个种类只说一个物品,效果最好。
那么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建议就和以前那些“时间管理”的建议正好相反 —— 应该每工作一段时间,就被打扰一下,做做分心的事儿,比如说查看电子邮件。研究者建议用闹钟,其实如果你是在计算机上工作的话,有些软件可以用。
如果你用的是 Mac 的电脑,推荐一个我常用的软件,叫 Time Out,能根据你设定的时间提醒你休息。
如果你用的是 Windows 或者 Linux,也有很多类似的工具,我截图在这里供参考 ——
这些工具本来是防止久坐影响身体健康,提醒我们在电脑前工作一段时间就站起来走几步用的,没想到可以用来提升创造性思维!
评论
所谓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能说创造性思维就比集中思维、执行思维更高级。能列举砖头的各种用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缺乏真正知识的支撑,这种思维没有大用。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你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没有固定的套路,是你在没有路的地方搜索 —— 如果有固定套路你执行就可以了,那就谈不上创造性。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会告诉你砖头有什么用,你只能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搜索砖头都有什么用处。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功,说的高级一点叫“探索”,其实就是“搜索”和“摸索”。
仅就创造性思维而言,不停地换思路确实是个好办法 —— 这个地方搜索得差不多了,那就换个地方找。
可是这个研究所用的轮换频率,也实在太高了。这种方法究竟有多大推广价值呢?比如你参加高考,数学最后两大道题都比较难,一上来可能都没有什么思路 —— 难道你应该给自己掐个表,第一题想30秒后,改想第二题,第二题想30秒后,再想第一题?这个我真不敢下结论。
如果你昨天问我怎么做这两道题,我肯定说应该把第一题做完了再做第二道题。但是今天我看到这个研究,也想做个实验,不知道我们的读者中有没有老师,能不能安排学生们做这个实验。原来的研究用的是小题目,切换时间只有30秒,那我们用两道真正有点难的数学题,也许应该把30秒,改成1分钟、或者两分钟?
那篇论文最后的讨论部分,研究者也表示他们不知道最优化的切换时间是什么,也许跟任务的难度相关。但他们猜测,随着思考进行,切换时间应该越来越短!因为你已经熟悉这两道题了。
读书似乎不应该被过分打扰,但是整理思路、给专栏文章列提纲和最终写作,我准备加大打扰的密集度。
由此得到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非常新的研究,说如果是为了创造性思维,那就应该跟传统的“时间管理”反其道而行之,增加打扰和休息。这个研究的令人吃惊之处在于,打扰的频率越高、打扰的方法越被动,对解决问题的帮助反而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