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亲子教育家庭教育
小孩子身上的一些发现

小孩子身上的一些发现

作者: 一笑Red | 来源:发表于2023-10-01 03:42 被阅读0次

原创一个思考问题的问题少年

2022-09-24 14:22 发表于四川

来源阅读请点击


果实成熟,从树上掉落,和树便没有任何关系,人人都可以享受果实的美味,而无需在意它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

                                                ——题记


一切还要从三年级说起,还记得有一位同学没有带书,我当时没有回应,想看看他怎么办,他的同桌怎么办,结果同桌死死地守着自己的书,而他也并没有张口借书,两个人尴尬地坐着,似有似无地读着,这事发生在另外一个同学身上依然如此,当然更多的是让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送;有同学作文里反映被孤立被针对的种种;打饭时,不敢问,不敢说,直愣愣地把餐盘戳到餐桌上,让你去猜他们要什么;孩子有什么问题首先找老师,比如作业是什么,甚至回家让家长问,这让我很疑惑,同学离自己那么近,为什么舍近而求远呢?

第一天来,我发现教室的桌子里很脏,被折磨得很不堪,仿佛很久没有用过,后面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每天都背着大大的书包,对于短小的身体显得极不协调,甚至上兴趣班都是背着书包移动,书柜变成了扔垃圾的地方。每每兴趣班上完,教室变成了另一番模样,又听闻一个图书室的老师说,以前图书馆开放给学生们看书,结果学生在上面乱涂乱画。

遥想自己小时候,好多事是和老师、家长没有关系的,和同学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书也是放在桌柜里,从来没有因为书包重,没有带书,害怕被人偷而苦恼过。那个时候是真心爱这个世界,真的想要和周围融为一体,并非像现在的一些孩子全是表面上侃侃而谈,实际行动总是出卖自己。为什么现在的学校人文环境变成这样了呢?为什么家长变成替孩子承担分内之事的“仆人”呢?表面的欢乐和谐下却是处处戒备,充满各种形式的暴力。现在的孩子并不缺表现自我,但少了设身处地的感受。

从某些角度,我可能真是一个肤浅的人,太认表面,对于孩子更是如此。五年级的同学上课给我的感觉一直还是比较配合,总是一副听得明白的样子,下来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教师节一窝蜂地送礼物,我想当然地以为大家对这个老师不错,也想当然地以为老师的话他们都听进了心里,而等待我的是听写几乎全错的班级,空荡荡的课本,当我下课让学生上完厕所回到座位上,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只管自己,完全无视我。我突然觉得对三年级的孩子很感恩,尽管他们不太规矩,我对他们时常冷漠,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大部分人还是选择配合我。

我似乎发现了孩子身上的一些规律,低年级的孩子心口如一,他们的表现就是内在的显化,你能直接通过表象看到他们内心,或许也是他们的心太小,装不下那么多东西,他们总是在释放自己,所以他们好动,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可是面对一年级的学生,内心总是柔软的,他们的真实,让你感到踏实。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管理很难,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对外在的反应并不十分敏感,而上课那些需要他们动起来的活动更加吸引他们,安静对于他们本来就很难,因此在动中学,在动中感受更加适合他们。在低年级就应该更多培养他们动的能力,如何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书本内容本不应该做过多强求,知识性的内容更适合高年级的孩子,而且事半功倍。

当孩子慢慢长大,心能够装的东西越来越多,由外放转而内收,这个时候是最好进行知识性学习的时候,头脑的运动增强,有了思考的倾向性,甚至很多时候并不喜形于色,很难通过一个小小的动作判断他们的内在心理,对别人的态度。

这个在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出现,他们会根据外在环境反应,趋利避害,而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为了适应外在环境而很好地隐藏内在了,而当孩子慢慢长大,逐渐成年,更是游刃有余,而看穿一个成年人无异于抽丝剥茧,难于上青天,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得没错,真心也需要时间的检验。

然而事实是本应该尽情摄取知识的年纪却对知识丧失了热情,甚至是逃避、恐惧;本应该感受相处乐趣的年纪,却彼此隔离。不得不说,这个和实际环境有关系,我们离理想的目标还差得太远太远,让孩子在天真无邪的小小年纪就提前步入沧桑疲惫的“大人”行列。

当然,每个人的轨迹是不一样的,可能有好些人在很大的年纪才开始学会反思,从动转而为静,有些人从小就安静,因此普遍规律并非绝对,还需要因人而异。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又早熟又晚熟的人,早熟是因为我从小便懂得看人眼色行事,隐藏自己的内心,当然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只是希望不让自己和别人难堪,希望周围和谐有爱。渐渐地我困惑越来越多,我看到了周围人的内外不一致,我自己内外不一致,我分不清好坏对错,我无法取悦任何一个人,多数时候,我似乎处于分裂纠结的状态,什么是绝对的标准呢?我好奇,我苦恼……我时常倾泻泪水,我苦于别人无法理解自己,苦于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

或许我很晚很晚才明白事理,真正开始享受看书是从2020年,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能不知疲惫地看,博览群书地看,一目十行地看,精挑细选地看,回顾过去的种种经历,想通看清楚很多事。

或许以往的我多是在动态中感知,很少借助静态的书本,可我本身的性格并不外放,总是藏着很多真实的声音,于是给自己套上了层层面具,积累了无数的困惑,而我又是一个记忆力深刻,喜欢较真的人,困惑终于带我走到下一个路口。

曾经的我很多时候表里不一,这还是一种与他人的隔离状态,因为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眼光衡量世界,但并没有看清这个世界的真实,与其说取悦他人,不如说自作多情。

当我开始明白事理后,我发现人和人的不一样在于所处的频率不同,语言行为只是容器,真正无法沟通不在于容器,而是容器所处的频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情人眼里出西施”,美和外在的东西无关,取决于那一双心灵的眼睛,对有些人美的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是丑。

可以说人和人是无法沟通的,同一句话说出来在别人那里早已经变味了,所以真正理解是很难实现的,言外之意有无数个版本。而一个真正会沟通的人,是会设身处地,同时会调频的人。倘若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真实想法,只能以他们接受的方式去说明,否则,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所以说,人生在世,知己难得,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所以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能按《论语》行事的人不一定真正有道,有道之人言行是符合《论语》本质内容的,也随时跳脱出其中的形式。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并没有说话的必要,大部分的话很难真正传达,行动也是同理。大智若愚,上善若水,是因为他看到那些表面下的复杂性,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地行动,无为而无所不为并非随意,反而慎之又慎。

这并非心口不一,因为早已没有一颗固定的心,或许我更愿意当一面镜子,只是反射别人最真实的样子,置身事外,独自清闲。而我的那颗变化多端的心,留给自己和真正懂我的人欣赏吧!

《瓦尔登湖》 《生命之书》

(写在文后: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每个人的生活不需要刻意交集,各自安好才是真。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道德经》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岂是字面上的肤浅理解,需要多高的道德境界才可以达到,我们需要透过形式真正看到本质,同一句话可深可浅,如何理解显现不同的真心。但请相信,即便是没有联系,连接却一直都在。

如果你真的想向我请教什么,不仅仅只是当你有问题时想起来问我,在平时也关注我的动态,做过我所做过的思考,那比你问我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太多,这是我所给答案的来由,离开这些什么都不是,甚至即便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我。

诗和美景并不在远方,生活早已呈现无与伦比的精彩,只有细致入微的体验者才能发现。否则,即便粗糙的你走到天涯海角又如何?

因为虚幻的想象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忽略自身成长应该有的独特轨迹,又将会得到什么?

或许我们最终才会发现,我就是那个美景,我就是诗,祝一切安好~)

相关文章

  • 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问题不一定出在孩子的身上

    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问题不一定出在孩子的身上 小孩子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却发现孩子在学...

  • 当爸爸以后是一种什么感受

    不知从何时起,我变得特别喜欢小孩子,也许是踏入社会后的某天,发现自己已经不小了吧!每每被小孩子身上那份萌态、那份纯...

  • 发现她身上的优点

    她长相甜美 有一种高贵的气质 和她近距离接触 总是那么赏心悦目 她温柔体贴 说话很好听 懂得人情世故 不会让人感到...

  • 2019-03-25日总

    3.25 说一下我前几天带小孩子们的感受,感受就是我觉得很累,因为我需要去操很多心在小孩子们身上。 从中我也发现了...

  • 加油,爸爸妈妈们。

    在众多小孩子身上发现了无数家长的问题。 让我甚至想投身到家庭教育的事业中去。虽然我不从事这个行业,...

  • 孩子家里凶,外面怂的性格不利于成长

    我们在与小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小孩子,他们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小孩的性格。这些小孩子他们总是在家里表现得很凶...

  • 听故事品人生46(内心的升华)

    今天想说说我最近的一些感悟和在一些人身上看到的事情,对照下自己,也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些影子,认真思考后感觉自己的...

  • 怀孕前后

    自从发现自己怀孕了,我就有了一些变化。 一、对小孩子的态度 以前我觉得小孩子很难应付。他们精力太旺盛,总是停不下来...

  • 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好

    记得高中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女同学在她的作文里写道,她觉得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这么可爱,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她...

  • 从孩子身上发现的秘密

    截止目前,疫情让我有机会跟家人寸步不离在一起待两个半月,让我有机会从家人身上发现了自己平时忽视的东西,尤其是我从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孩子身上的一些发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ll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