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万个为什么每天写500字每周500字
为什么唐太宗把魏征比做一面镜子

为什么唐太宗把魏征比做一面镜子

作者: 简什么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3:21 被阅读9次

魏征是唐朝时的大臣,在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宰相等 职,他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322余次,为唐 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将关中地区12 113岁青年男子中身体 棒的点为府兵。魏征极力反对。他对唐太宗说:“如果把河弄干 了捉鱼,是能抓到鱼的,但第二年就抓不到鱼了。如果把森林烧 光,也能捉到野兽,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捉了。如果现在连 12岁的青年也征来当兵,势必造成劳动力减少,导致农田荒芜, 那么将来的赋税徭役也就没有来源了!”唐太宗觉得魏征的话有 道理,就收回了这个命令。

还有一次,唐太宗见天下太平,连年丰收,在群臣的怂恿 下,准备到泰山封禅(祭祀天地),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这种 举动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将给沿途群众带来沉重的负担。魏 征于是劝说唐太宗道:“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 芜,各地受的破坏很厉害,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皇帝去 封禅,必然会带大批官吏和卫队,那么一路上将给老百姓造成多 大的麻烦呀!这种劳民伤财的事不能做呀!”唐太宗想到隋朝灭 亡的历史教训,就取消了封禅的计划。

又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的明 智,有的昏庸呢?”魏征说:“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 一面之词就昏庸。”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尧、舜等贤君和秦二世、 隋炀帝等昏君的例子,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来 自下面的意见,那下情就能上达,君王就不会受蒙蔽了。”魏征 还经常劝谏唐太宗: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时刻想到危险的日子, 要自始至终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后来,他觉得唐太宗不 像早先那样节俭朴素、体恤百姓,勤于治国了,就写了一份意见 书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后,觉得他提得很对,就把他的意见书贴 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松劲。

后来魏征病死了,唐太宗非常难过,他流着泪对身边人说: “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了;用 历史作镜子,可以明白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 自己身上的缺点。魏征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告诉我哪儿做 错了。现在他死了,我从此失去了一面镜子!”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唐太宗把魏征比做一面镜子

    魏征是唐朝时的大臣,在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宰相等 职,他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322余次,为唐 初...

  • 〖老陈杂碎汤〗随笔3―知音

    知音 魏征去世 唐太宗痛苦几度昏厥 醒了后,搂住魏征身子哽咽: 我从此丢了一面镜子 人的一生在你最高峰想膨胀的时候...

  • 自古皇帝多疑心之李世民砸魏征墓碑~

    上回我们说到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常常怀念地说,自己没了一面心爱的镜子。唐太宗为魏征罢朝五日,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

  • 儒家文化:尊贤

    唐朝的魏征。魏征其实是个很可爱的人。他一开始辅佐唐太宗,他都把话先讲在前头,很有语言的艺术。他就跟唐太宗说:皇上,...

  •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 脑科学家亲授的阅读秘籍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的魏征以直谏闻名,唐太宗对他都有几分忌惮。魏征死的时候,唐太宗很惋惜地说, “以铜为镜,...

  • 忠臣与良臣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因为性格耿直,常常得罪人。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接到别人的告发,说魏征结党营私、意图不轨。唐太宗...

  • 每日读西游10

    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本回合讲了啥? 接前回,唐太宗招魏征对弈,以期能拖住魏征使其不能去斩杀龙...

  • 魏征去世后墓碑为何被唐太宗推倒?被两大贵族集团博弈所累!

    文/晚风暮雨 魏征因直言敢谏而青史留名,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是唐初一代名相,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辍...

  • 让皇帝都怵头的“乡巴佬”

    如果说唐朝初年的大臣里哪一个人能让唐太宗头疼,那非魏征莫属。 在唐太宗的眼里魏征就是一块滚刀肉。这小子油盐不进。有...

  • 魏征的传说(1)魏征梦斩泾河龙王

    魏征五次跳槽,六易其主,终于寻得明君李世民,辅佐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有关文章陆续在《职场魏征》和《魏征的语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唐太宗把魏征比做一面镜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cy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