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外党·天地杂谈民俗部落之城
这些描写歪果仁的特点都是真的吗?

这些描写歪果仁的特点都是真的吗?

作者: 欣欣_向荣 | 来源:发表于2019-05-11 18:39 被阅读7次

 “Many people that I met were curious about China, but their impressions of China would end up with words like ‘communist,’ ‘pollution’ and ‘no Facebook.’ While many facts are true, the contemporary, living and multifaceted Chinese life are rarely heard of.”                                                                                @Tiny Eyes

(一)外国孩子更成熟也更早独立

正确度 80%

外国孩子的确更早独立,那么独立指的是哪些方面呢?

一,独立玩耍

外国孩子从很小起就自己在外面和邻居玩了,从来没有家长跟着。我刚到瑞士来的时候是九岁,邻居家正好住着一个同班同学,是个金发蓝眼的女孩,叫Adéla (阿黛拉),长得洋娃娃一般精致可爱。我搬来没多久,有一天听见门铃响,爸爸去开门,一见是她,小女孩笑眯眯地,落落大方地挥挥手向爸爸打招呼。爸爸喊我说有同学来找我玩了,就这样我们放学后或者周六日经常在一起玩。起初她来找我的次数多一些,然后我也开始去找她玩。多数时间都是在户外玩,他们家有个很大的蹦蹦床,我们俩加上她妹妹经常一起玩蹦蹦床。天好了我们一起出去骑车,她带着我转遍了附近的街巷。

后来,上了初中我们就都搬家了,也断了联系。

Versoix 以前家附近

我刚搬到新家时邻居家住着个四岁的小男孩,说英语,头发是长长的金色波浪卷,也有一双漂亮的蓝眼睛,因为长头发的缘故我妈起初还以为他是小女孩。小男孩叫 Victor,总是来找我玩,我要么翻出家里的玩具和他一起玩,要么在外面陪他踢球。

再隔一家住着一对儿小黑孩,兄妹俩比我小几岁,也经常来我家串门。记得他们最让我头疼的是见了什么玩具都拿来看看,见了糖一定会问我可不可以吃。小时候我脾气很好,不太会拒绝别人,以至于后来门铃响了我都不敢去开门了,生怕他们又来找我。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国外孩子从小就胆子大,不认生,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外国的小学生大部分课后没有作业,课外班也很少,所以有大把的时间花在玩上。好处是大部分孩子上的都是家附近的本地小学,所以和很多邻居家的小孩都认识,课后经常在一起玩,有时候还去朋友家住。

阿黛拉就经常请我到她们家睡觉,后来我们开始互相串门。第一次请她来我们家睡觉时,她带了一个化妆包,里面装着发带,护肤霜,面片,牙刷牙膏等等。晚上睡前我们俩面对面坐在餐桌边,我托腮看着她扎起头发抹护肤霜,活像个小大人。

孩子和大人之间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每个孩子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长大了。

二,选择独立

我认为相对国内家长,外国家长很少干涉孩子的选择。孩子穿什么衣服或者去哪玩都有较大的自由,因为有这个自由,孩子也懂得承担责任,不让父母担心。

小时候,我不知多少次因为穿衣和妈妈吵架。早晨起来经常是这样的:“你要是不换件衣服就别去上学”,或者“这个外套不行,天这么冷了” 然后硬给我披上一件又笨重又难看的棉袄。到了学校一看,有敞着拉链穿着露脐短上衣和丝袜的女孩,也有披着牛仔夹克裹着羊毛围巾还露着脚踝的女孩,我曾无数次很委屈地想我穿的衣服比起她们一点也不过分。

收拾衣柜时要是我说“这件衣服我不想穿了”,妈妈一定会说:“这件衣服又没有问题,怎么就不能穿了,小小年纪谁培养得你那么挑剔?”

不是我挑剔,而是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开始萌生审美观。硬逼着孩子穿一件不是她亲自选择的衣服是对孩子的自信心很大的打击,这表明你不相信或者不在乎孩子的选择,你没有尊重孩子合理的意愿。

我的小学

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学生在意穿衣打扮,至少很多人普遍认为好学生不应该重视穿衣打扮,所以在一群素面朝天身穿运动裤运动鞋的学生里衣着花哨的反而会被认为是异类。可是在国外不一样,大部分女同学,包括小孩,都穿着牛仔裤,皮夹克,放眼看去很多十来岁的孩子穿的衣服跟大人无异,这时候你的孩子如果穿一个画着米老鼠的上衣,舒适却肥大的运动裤,想想别的孩子会怎么看她。没有人自愿被一个群体排斥,穿衣打扮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让我们更容易被周边群体接受的手段。

相对女孩子,男孩子似乎不必过早地有这方面的担忧。只要会踢球或者爱运动,男生们很容易打成一片。不过有些男生则在女生群里更吃香,如果男孩子因为性格原因更愿意跟女孩子一起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二)外国人很爱干净

正确度100%

如果你问起他们几天洗一次澡,大多数外国人都会回答两天洗一次澡,夏天甚至天天淋浴,至今我没碰上一个人说一星期洗一次澡。

(三)外国人爱吃肉

正确度50%

外国人爱吃肉是因为他们不会做菜。其实,外国人经常生吃蔬菜,食堂做的蔬菜往往是加水煮熟,不放调料也没有味道,所以几乎没人爱吃。如果你看外国的食谱,很多蔬菜都是煮完跟奶油或者奶酪一起用烤箱烤,或者撒上橄榄油放进烤箱,总之离不开烤箱。中餐大多以蔬菜为主,有素菜也有蔬菜炒肉,这样的做法在国外并不流行。西餐大多菜是菜,肉是肉,没有借助肉香和菜一起炒的做法。外国人餐厅每顿饭肉的比例大概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最常见的比如一根大香肠,一块牛排,或者一根鸡腿。

承然有的外国人特别能吃肉,但现在素食者的比例也很高。不光是因为肉的生产对环境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饲养场里的动物的生活环境也是导致他们拒绝吃肉的原因之一。很多年轻人因为看了这样的视频而决定吃素:鸡鸭牛羊等动物们被圈在几乎迈不开腿的狭小空间里,被注射使它们增肥的药剂和疫苗。猪圈外死猪堆成山,空气中散发着恶臭的血腥味,躺在地上的小猪半死不活任人屠宰,太过弱小的幼猪甚至连得到消炎药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饲养员判了死刑......

当然,我并不认为大家都应该吃素,只是每个人有必要了解我们消费背后的牺牲。

(四)法国人在街上碰到不认识的人也会打招呼

正确度50%

在法国或者瑞士的小区里散步时碰到对面走来的人有时会相互打招呼,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打招呼的也越来越少。当然,大城市里走在街上会和无数人擦肩而过,这时候并不会去和陌生人打招呼。

不论如何,去法国旅行的游客们一定要学会 Bonjour (你好)和 Merci (谢谢)这两个词。(有些国家点餐时会习惯性地留小费,如果大家对吃饭点餐感兴趣,我可以补一篇这方面的文章)。

(五)外国人没礼貌?

正确度10%

在国外呆久了发现,外国的礼貌和中国的礼貌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人讲究待客隆重,热情,外国人代客却很随意,有可能大家拿着酒杯围在桌子边站着聊天,桌上摆着面包,橄榄和奶酪;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A送B一件礼物,B会觉得需要回礼“意思意思”;但外国人不会这么做。我送给朋友糕点时朋友两个星期过后才把没洗的空饭盒还给我。不要生气,毕竟习俗不同。

外国人的礼貌包括对碰见的人微笑,打招呼,经常说谢谢和夸奖别人,踩到别人脚时说对不起,不插队不乱挤......跟外国人打交道, 我学会了谢谢和对不起经常挂在嘴边, 不要吝啬夸奖, 比如看到同事穿得衣服很好看, 即使不熟, 也可以走到对方面前告诉对方; 或者告诉新认识的人他的名字很有特色, 都是些给你加分的交际技巧。一开始受到夸奖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表示谦虚,但实际上你并不需要保持谦虚,大方地说“谢谢”就可以了,或者你可以告诉对方你是在哪里买的衣服,父母是怎么给你起的名字等等。

欧洲人是怎么看中国的?

(欧洲人不看好喜欢习近平和毛泽东,no surprise!)如果说中国人主张团结,善恶有报,遵循严格的法律规定规定制裁,那么很多欧洲人是非常反对中国政府对老百姓的控制方式的,比如在社交网络上收集私人资料,甚至通过这些信息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再比如言论受限,互联网上的内容都是经过监管的等等。

中国学校的压力会把外国人压垮,这话绝对不假。我跟我的朋友讲过在中国上学的故事,比如老师经常在班上点名表扬或批评学生,考试分数向全体公布,大部分外国同学都不赞成这种教育方式,认为这样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不平等,打击努力学习但成绩依旧不好的同学。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也会受到更大的压力,觉得自己必须一直保持好成绩才能对得起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欣羡。我们在学校老师很少批评学生,只会警告调皮捣蛋或者扰乱课堂的学生,而且警告的方式也相对委婉,比如老师会说:

“那边的同学请安静一点,我们都听不见这位同学的发言了,” 或者 “我现在在讲课,如果讲的不是你们感兴趣的内容那么我很抱歉,你们不想听的话可以出去。”

从初中到高中,如果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上课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可以把他们请到 “salle de renvoie”, 类似于国内的罚站,不过学生会到一个专门的教室去学习。而且所有迟到或者被罚的记录都会保存在档案里,在你的成绩单上看到。(关于学校我还会另写一篇文章,讲述我在瑞士从小学到高中的校园生活)。

外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文化的?

不少外国人喜欢吃中餐,包子,炸酱面,鸡丝凉面,白菜炖丸子,葱油饼这种应该普遍比较受欢迎,但是外国人吃不惯中国式的汤和粥,还有中国的糕点,比如山楂片,绿豆糕。而且基本上欧洲人都不能吃辣。

法式浓汤

论起文化传播,中国是远远赶不上日本和韩国的。很多老外都喜欢吃寿司或者看日本动漫,他们知道日本的抹茶糕和gyuza(日本餃子),却不知道饺子是中国来的,中国还有各式各样的丰富美食。

也有老外听韩国的 kpop,我在公交车上还见过看韩剧的老外呢!中国最有名的就是 Made in China了,说来祖国同胞应该好好反思......

在最后,分享一篇搜狐上看到的文章 : 德国孩子一两岁就能独立玩耍半小时,他们如何做到的?

相关文章

  • 这些描写歪果仁的特点都是真的吗?

    “Many people that I met were curious about China, but the...

  • 越笨越要学英语4

    歪果仁都是怎么学习中文的呢?我们参照歪果仁学习中文的办法来学习学习吧。 近似读音法 手臂=Show Bee、膝盖=...

  • 量词的故事-鱼的学校

    以前有一段时间, 老是替学中文的歪果仁朋友们担忧, 中文里好多量词啊, 歪果仁能学得过来吗?中文里的量词太多了, ...

  • 学在北语·说说校园里的歪果仁

    歪果仁,就是外国人的意思。校园里遍地都是歪果仁,由于个个都懂汉语,我们怕在议论他们时被人听出来,故意这么说;当然也...

  • 尴尬癌晚期

    简单对答 歪果仁:Hello? 我:Hello, can i help u? 歪果仁:I don't know w...

  • 歪果仁

    西安的三日游,很精彩,很匆忙,很美好。那几日遇到的歪果仁给我的记忆最深刻,我们并不流利的英文与有点胆怯...

  • 歪果仁

    在西安的这三天里,我们开心过、生气过、厌烦过。但我懂得了很多,学到了很多,经历了很多。 令我印象...

  • 歪果仁

    最先接触这个词时,是看网络留言,当时确实地懂了一下,这到底说的是啥了? 在老家,也说歪瓜咧果,那是老人们评论品行不...

  • 随笔:你比想象中坚强

    搭地铁的时候总是会遇到歪果仁。 我一直都觉得晚上搭地铁的歪果仁要么是留学生,要么就是在中国工作的人。 他们几乎都是...

  • 图片素材网站

    阿里巴巴矢量图标库 歪果仁图库1:https://unsplash.com/ 歪果仁图库2:https://pix...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些描写歪果仁的特点都是真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ff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