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正文前,就问你一个问题,有孩子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那你完全可以忽略这篇文字了,因为没有孩子,你根本无法体会妈妈们各式各样的愁!
--01--
妈妈们的焦虑就像一粒小种子,从怀孕那天就开始埋入土壤。

当你第一次看到浅浅的两道杠时,我知道你内心是欣喜的,上帝终于派来了属于你们 的小天使!
当你第一次收到医院印发的产检项目清单时,我想你的焦虑已经开始萌芽:这么多项目,万一哪个不达标怎么办?
怀孕的过程是幸福的,因为你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小生命的孕育与成长,但怀孕 的过程又是纠结的,因为每一次检查与变化,你都不免担心小家伙的状态,稍有不理想,你就恨不得翻遍所有孕产大全,每天盼着早点“卸货”,好让自己的身心得以解脱!
--02--
月子,洋气点叫“产褥期”,哪个宝妈不是挣扎着过来的?
刚刚从“战场”归来,无比虚弱,可怀里的却小人一直哇哇哭个不停。“为什么孩子总在哭?”“新生儿一直哭是什么原因?”“宝宝哭得很大声怎么办?”…你一遍又一遍地百度着,可终究没有一个解答可以对号入座,恨不得从天而降一本《新生儿说明书》,多少钱都买啊!哭的问题还没搞个明白,日夜颠倒又成了新的烦恼,白天吵不醒,夜里睡不着。睡不好,会不会长不高?睡不够,是不是影响智商?一趟一趟地喂奶,一遍一遍地哄睡。科比见过凌晨四点的纽约,老娘可每天凌晨四点,一边喂奶,一边看着旭日东升。

过来人这样告诉你:出了月子就好了。你掰着手指数着“出关”的日子,期待阳光普照。
--03--
满月后的宝宝,开启了快速成长模式,同时也触发了妈妈们的焦虑高峰。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每个月龄,宝宝们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虽然说养孩子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道理你都懂,但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娃,你还是会忍不住:都三个月了,怎么头还抬不稳呐?那个还小半个月的,爬得可快了,我家的怎么还是一动不动?别人家的都能抱着玉米咔咔啃了,我的儿怎么一颗牙还没长?小区里同月龄的都在蹦哒蹦哒跑了,我们怎么走还走不稳?…

虽然疑虑满满,但每天也有新惊喜,孩子正不慌不忙,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长大了。
终于熬到了周岁,会走了,会跳了,会叫爸妈了,你的焦虑总该告一段了吧?你说:没有啊~
--04--
接下来是我们办公室里的几位妈。
很巧的是,女员工中除了两位未婚少女,剩下的全是妈,闲暇时间,三句不离娃。
招商,女宝3岁。姐姐渠道路路通,没有搞不定的代理商,可姐就是搞不定家里的小公主啊~一言不合就发烧,38度随便飙!小体格怎么就这么弱,你说到底要咋补?

财务:男宝4岁。除了要算公司的帐,还要算算家里的帐,明天要缴跆拳道的学费,下周又要续感统训练早教班…随便一算,小一万呐!为啥要报这些班?唉~我总觉得我儿子感统有缺失,协调有问题,不行!我得早点帮他纠正过来!
文案:女宝2岁。既不发愁体质,又不担忧感统,那她焦虑啥?她担心孩子的社交能力,于是每天都浸泡在心理学,行为学的各类科普资料中,寻求突破之法,心理学理论一套又一套,可是方法还是没找到。
--05--
妈妈们的焦虑究竟是如何练成的?
一、读“书”太多,而想得更多。
杨绛先生有句网络名言: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句话套在“ 焦妈”一族上,便是:读“书”太多,而想得更多。而这里的书指的是那些转遍朋友圈的育儿宝典。
我相信你从备孕那天开始,微博、微信就订阅了一大串各类育儿账号,从如何做胎教到正确做月子,从宝宝的辅食大全到必备玩具清单……仿佛全世界都是为你和你的娃操心。

并非对科学养育抱有质疑,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看得越多方寸越乱,本来孩子一切都好,可你把实际与理论一对比,焦虑不知不觉开出花,结出果来了。
其实有时候,孩子只是特别了一点,但不代表这就是问题,慢慢来,或许才会比较快。育儿知识不需要面面俱到,更何况有些育儿信息根本就是错误的示范,妈妈们只要用心,静静的陪伴、等待,尊重孩子的节奏与个性,慢慢地你就会感叹到:没错,就是这样!
二、难以抵挡的邻居大妈。
她们是你育儿路上不得不面对的一群人,有时候她们的关心就像绵绵细雨,滋润你的心窝,但有时候,她们的关怀又像暴风骤雨让你招架无力。
宝宝体重偏轻,她们说你奶水没营养。
宝宝出牙偏晚,她们说你赶紧给孩子补钙。
宝宝学步较慢,她们说孩子腿没劲,要吃盐。

你有你的养娃妙计,我有我的育儿观念,本来相互平行的两个世界,一旦搅和一起,妈妈们往往更容易元气大伤!孩子发育晚一些,慢一点,或许正在为日后的爆发做着充分的准备,大可不必操之过急,面对大妈们的热情似火,想要淡定,就必须修炼好一颗强大的内心!且听且看且呵呵!
三、请告诉我“爸爸去哪儿了”?
近几年育儿圈有个流行词——丧偶式育儿。这个词简直太有画面感了:妈妈马不停蹄地忙着喂奶,喂辅食,换尿片,哄孩子,还有家务事,而爸爸呢?除了上班,就剩下在家里“打坐”了。难怪问起养孩子过程中最闲置的物品是哪件,有人脱口而出便是:老公!
当然完完全全的甩手掌柜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爸爸们还是基本称职的,至少能在体力上为妈妈分忧,但精神上呢?
女人天生敏感,同样的状况,男人们可能只是一笑而过,倒头就睡,而敏感的我们可能要脑补出一部《十万个为什么?》。作为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爸爸不仅要为妈妈提供体力上的支援,更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当妈妈们在为某事烦恼不已时,请不要再简单粗暴地:想那么多干嘛?然后就转身王者荣耀去了。放下手机,安静听完妈妈的诉说,煞有其事地帮忙分析一下现状,最后再以男人特有的幽默放松逗一下你的老婆,并郑重地告诉她:别担心,有我在!
有时候女人真的不需要男人赴汤蹈火,只要让我们靠一靠,焦虑的疑团其实很容易就烟消云散了啊~
--06--
说了这么多,最后只是希望你下一次的焦虑能来得更晚一些,更慢一点,最后最后就不要再来了哈……
抛弃焦虑,拥抱与娃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享受养娃的小时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