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本好书读书·精进·自律读书
阿德勒在《走出孤独》15讲中的核心观点

阿德勒在《走出孤独》15讲中的核心观点

作者: 钰晨成长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8-19 23:21 被阅读0次

    首先我得说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真的很高,其实内容、逻辑感都很强,个别观点,会让人醍醐灌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距离上一次读阿德勒的《理解人性》,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但是当时读那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像读这本书一样,让我觉得这些观点无比珍贵。

    为什么要讲阅读感受呢?很多书读起来道理很深,专业名词也很多,这样的情况下你要么就一口气把整本书读完再去查那些专业名词是什么意思,要么就边读边去做一些检索工作。

    但是不论选择哪种方式去阅读,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在没有完全理解其内容含义之前,总是觉得这个阅读过程差点意思。

    但是今天这本《走出孤独》不但解释了许多人都思考不明白的人生问题,还能让完全被其内容所吸引,能够沉浸其中,每个字都不想错过,每句话都能读得进去。

    至少我的个人感受是这样的。如果你喜欢心理学知识,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它的内容并不是只和孤独有关,有种名字“配不上”内容的名不副实之感。

    人需要在为他人做贡献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

    人是无法离群索居的动物,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得到实现。

    我们需要实现自己的社会感,需要为了能够持续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而努力去提升自己。比如为了使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去读书,去学习如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如果一个人做事的终极目的,只是为了自己,那么最终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因为社会要想和谐、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需要更多的人为了社会发展而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感。

    反过来,这样的社会才为我们提供更稳定的制度、秩序和更和谐的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而环境也是由人的行为创造出来的。

    所以如果你没有任何能够提供给社会和他人的价值,你就会渐渐失去自己的社会感,你会开始感到自己不被需要,而不被需要就是“被抛弃”的感觉。

    其实,真正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可怕的选择,只是很多处在孤独煎熬中的人无法意识到这一点。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为什么有些人会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持续忽视对社会感的重视和参与度呢?

    这就要谈到人应对这个世界的行为方式了,在书中它被称为“统觉表”。

    每个人都有自己唯一的处事方式,他们其实是受一切你接触过的环境的影响而逐渐被构建出来的。

    作者认为一个5岁的孩子其实已经能够利用这张统觉表来观察周围的环境了,同时也会做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做出的行为。

    所以这问题的根源就势必要牵扯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了。

    作者直言:“生理缺陷、被宠坏和被忽视,是导致错误人生意义 的三大原因。在这些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往往也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得到帮助,他们很难自我矫正,需要有人帮助他们选择较好的人生意义。”

    生理缺陷导致自卑,自卑的孩子会因为在心理上没有被正确地引导,而导致无法从自卑中走出来。但是也有非常多生理有缺陷但却依然能够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而逐渐走向成功的人。

    被宠溺的孩子会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只对他一个人好,应该满足他的所有需求,一旦他的需求无法被满足,就会造成严重的挫败感,这样的人是无法发展出独立性和独立人格的,他们只能依赖他人的能力存活。

    被忽视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对他人是没有任何影响力可言的,所以很难主动和他人产生合作关系,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为了获得他人认同而做出迎合他人的行为,但是这一切都不符合他自己的需求,所以他们也无法和他人保持愉快且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上述三种状况,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好比一个母亲很可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业、吃穿用度、但丝毫不关注他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有些方面给予过度的关注、有些方面却在持续忽视。

    被忽视,不是说这孩子没人管,而是对他来说,他内心真正的需求和发展节奏就是完全被忽视的。换言之,父母关注的是他们觉得孩子被这样“管”才是对的,而不是关注这个独一无二的孩子需要被怎样教育才会能发展得身心健康。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得知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就需要听他讲述他童年的经历,每个人对自己的记忆的解读方式都是不同的。

    你如何解读你童年的记忆,将反映出你如何理解你的经历、以及你童年被对待的方式。

    作者认为通过每个人对自己记忆的解读,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人生意义,而因此,我们也能够从中发现错误的意义、找出错误的根源。

    而唯一能够使这些错误得到纠正的方法就是“训练他们与人合作、更勇敢地面对人生。”

    在训练合作关系的过程中,使心灵得到成长、心智逐渐成熟,渐渐地你就会发展出责任感和社会感,你还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贡献能力,于是心理方面也会得到健康发展。

    个体需要自我成长,才能了解他人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意识得到或意识不到的潜在目标,人们所触发的行为形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的运动轨迹。

    我们需要持续发展自己的心灵,使其能够既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感,又能适合社会生活。

    然而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又是由于每个人深受不同的影响所导致的,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去探寻个人生活中的行为轨迹,了解个体目标,实际上就是在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

    通过对个体行为的探寻,我们就能发现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这里指的目标并不是只是人们的每个行为想要达成的目标,而不是什么宏大的理想、梦想等。

    一个人从婴儿时期开始便会为了实现获得他人关注、安全感及他人认可等目标而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必要的本能反应。

    童年生活其实会带给每个人以不同的目标感,因为目标不同,所以人们为了实现各自目标而努力的方向、和做出的行为也就拥有了独特性和唯一性。

    而人的心灵也是在不断寻找安全感和社会感的平衡中得以发展和成长的。

    为了在自己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中使心灵发展出足够强的适应能力,人们就会偏好于从小到大遵循的心理感受而定义潜在目标和行为。

    一个人越了解个人生活背后遵循的目标和行为的复杂性,他在心灵和心理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同时,他也会越来越接近真理。(作者的表达是“绝对真理”)

    童年生活带给人的影响之深,使其就算在生活方式上已经全然脱离了生长环境,但是在制定行为目标、以及触发行动时也依然还会遵照儿时的统觉表,因为那是最初让他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得到安全感的保障性行为。

    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

    你对一个人做事的目的和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就对你需要融入的社会生活多了一分了解。

    其实人的终极目标都是融入社会生活,追求社会感,然而不得不重申的一点就是,这个复杂的社会生活就是由所有人构成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整体的社会生活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所以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才能更好地与人建立联系、产生合作关系,同时也是我们在为了实现社会感、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整体的社会生活做贡献而寻找努力的方向。

    很多人在儿时所生长的环境中没有被建立起社会感,也就是无法信任他人,无法和他人好好合作,要么全然忽视自己真正成长的目的,一味去满足他人的需求,从而以获得短暂地融入群体的一种感觉;要么就是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并且认为全世界都该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是真正能够满足人类终极需求的表现,并且绝大多数人身上会同时存在这两种行为。

    书中提到人其实始终都在追求社会感和优越感。没错,你没看错。

    社会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有所贡献,同时还能获得被需要的感觉,而努力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你付出了很多,随着而来的就是被人认同、称赞,也就是优越感。

    如何获得优越感,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作者针对虚荣这个话题讨论了足足一个章节,在这部分内容中,他提到虚荣的人为获取优越感会不择手段。有些人会把这种虚荣的作态浮于表面,也有些“聪明”的人会把虚荣掩藏起来,对外却呈现出一种谦卑和善的行为。

    但是很多行为不论你如何隐藏,都一定会有所体现。

    假的始终真不了,为了在他人面前呈现出一个完美的社交形象而去做或不做什么,这种刻意而为之的做法总会被人察觉的。

    对此,阿德勒表示“贪慕虚荣的人给自己树立了要给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战胜世界上的所有人。如果你总是觉得什么都做不好,那就要审视一下自己的目标了。”

    其实为了满足自己在他人面前永远完美的形象而去不断调整自己言行的人内心有多孤独,我们常人可能很难想象,因为他们需要在每个人面前都打造一个完美的侧面,同时在心里可能又会暗暗地和自己较劲,希望每个侧面都能再完美一点。

    过度关注自己,还会引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交恐惧,也可以称之为社交焦虑,前段时间刚看完《无压力社交》,书上对于社交焦虑者给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减少自我关注。

    我们可以关注自己,也需要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注度,但绝对不是在所有场合下、面对任何人时,都只关注自己以及自己的社交形象。

    换句话说,真正健康的优越感来源于你被人需要时,恰好运用了自己的某种能力,做对了一些事情,致使你满足了被他人需要的感受。

    不论是物质上、精神上、心灵上、还是思想上,总之你能带给他人一些帮助的同时,自己的价值感也得到了他人和自我的认可,这时候产生的优越感才是正向的,它能推动你为了被他人和自我同时认可而持续付出努力。

    因为优越感和社会感是同时存在的,但虚荣则是一种只有负增长的优越感,并且由于过度关注自我、过度关注自己的社交形象而去虚构或假想一个外部世界,并不会为自己带来真正的社会感。

    不论是优越感或是社会感,都是建立在你对真实世界做出真实反应的基础之上才会逐渐获得的,它并不会让你内心变得特别矛盾和拧巴,而是非常想要留住这种感觉的舒适的体验。

    写在最后

    因为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所以书中在某些词语的使用、以及一些观点的产出会和现在人们的想法、环境有那么一点不同,不过作者所阐述的核心观点及内容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依然完全适用。

    同时,因为是汇编形式的缘故,所以许多读者反应本书的内容与《自卑与超越》有些相似之处。我想我们读书并不只是一味地要获取完全没接触过的新知,或是一味寻找巩固自己已知的东西。

    我们可以先报以谦卑、开放的心态去阅读作者输出的思想,然后再去对接收到的知识、信息进行主观上地辩证和取舍,这样做将会使阅读时刻更加高效,也更容易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德勒在《走出孤独》15讲中的核心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jz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