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哥哥一直比较纠结,想让孩子到远一点的学校去上课,这就需要考虑住校的问题。
考试之前侄女一直比较抗拒住校,这段时间,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发现也有同学在那所学校住校上课,所以她自己也心动了。
侄女学习上还可以,但是为人处事方面,就没那么灵光,人比较老实,对人就是一根劲,哥哥和嫂子担心,侄女在上学的时候,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容易被欺负。
一说到住校,作为一所职业中学的二侄女是有发言权的。
当了两年班主任,在他们学校上学的,都是那些初中毕业的学生过去上的,但是这些学生极难管理。
有时候非常小的一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就是大事情,同宿舍的两个女孩子都可能会引发一场战争。
相对于高中毕业之后,过来上学的学生,就好管理的多。这类学生已经成人,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一点,处理人际关系都比较稳重,不会因为一件小事情而出引发很大的冲动。
所以二侄女给的建议是,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话,尽量还是住在家里,走读的比较好。
本来现在孩子少,让孩子在家里多待几年时间,也让孩子与父母多相处几年时间,父母也能很好的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可以随时参与进来。
侄女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遇到了同桌欺负她,嫂子请人帮忙给换了同桌,可是换之后的同桌也有点儿欺负侄女。
哥哥听了之后,到学校里去找了那个男孩,并且警告了那个孩子,从此之后才没出现这种情况。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谈论李玫瑾的观点:如果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就让孩子打回去。可是,如果让女孩子与男孩打的话,她肯定是打不过的。
还有一点,一般老实一点的女孩子容易让那些大姐大欺负,别人形成了一个群体,欺负人来就显得人多势众,容易让他们得逞。
如果孩子处理不好,被欺负的事,很容易给他们的心理成长带来阴影,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对于住校这个事儿,我也是有亲身经历的。那个时候上中专,思想都不太成熟,容易受别人蛊惑,任何人的观点都会给你带来影响。
所以有时候,你也会被卷入其中,而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利用。
所幸那个时候自己本来就比较有正义感,也容不得别人受人欺负,虽然也有自己的小圈子,但是这个圈子是发挥了正能量的,发现并处理了几起这种事件。
但是,如果孩子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或者没有稳定的朋友关系的话,尽量还是少住校。年龄太小,自己不会处理或者遇到事情隐瞒父母的话,真的会带来阴影。
伊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当中,也反思了让孩子初中住校的不利,因为双方沟通的少了,自然就无法知道孩子的想法。
孩子住校的最好时机,应该还是他们在上大学期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足够成熟,也具备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不存在被欺负的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