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永澄老师如何阅读一本书共读网站http://htrab.com
前言:
在作者的眼里,阅读是两个东西的结合,态度和技术;
技术包括很多,比如层次化的阅读技术、观察、记忆想象、分析、思考等等
态度就是这一章,主动阅读,主动阅读是对更好的一种期盼,是内心对自己成长渴望需求的直接反馈,来自于自身内心的能量。
(一)本书的目标群体
(二)新媒体能增强理解力么?
1. 什么是理解
2. 新媒体形式为什么不能增强理解力
(三)主动阅读的特点
1. 影响阅读的因素
作者的水平:作者的水平要优于你,那你的理解力,就可以增强和提升
阅读者的阅读技巧:各种题材,各种手法,各种背景,你都能理解吗
阅读者的态度:越是主动的阅读在同样的阅读中你获得的东西也就越多
阅读=态度*技巧,首先要搞定态度,你的技巧才有用武之地
2. 主动阅读的基础条件
2.1 认知到位:更主动,更主动就是认知的事情,你要努力做到让自己更主动
范例:
2.11 写与说就是主动,听与读就是被动,写的要点就是更加主动
2.12 写作和阅读是在编解码的两端,
写作过程,是先构建框架,再组合血肉,形成一个人的过程,就是编码过程
而阅读过程:就是去掉肉,找骨头,理解的,抵扣的工程
2.2 具备思考能力:思考是主动阅读的关键部分
2.3 拥有阅读技巧:标记、判断图书主旨、整理中心思想、思维的打通、模型化、书籍之间串联、分辨书、查找索引、查找关键词
3. 如何做到主动
3.1 首先在于这个人的阅读更主动
3.2 其次,在于他的活动里掺杂了更多的技巧
方法论:
3.3 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解答问题
3.4 如何能主动呢?
主动来自于好奇心,很多人没有好奇心,其实是因为他的知识范围太小了,对外界没有探索的需求了,所以,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好久没有接触新事物了,或者是不是你太狭隘,太封闭,遇到一件新事物就认为:不就是怎样怎样嘛。。或者你换一下身边的环境,换一个朋友圈,换一种学习方式。
(四)阅读的目的
1. 阅读的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娱乐消遣
第二个目的是获得资讯
第三个目的是增强理解
2. 为提升理解力而读书
为了提升理解力重点在于思考和应用这个环节;
提高你的思考概念化、结构化(这点不是很懂,提高结构化思考的能力?)
(五)不同阅读方式的差异
5.1 多读书就会受到启发吗?
不一定,多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和资讯,但是是否有启发因人而异,有的人读的多了自己通了,有的人读的再多也不同,关键在于他没有理解,没有思考和应用。
这点特别像我,读而不思,思而不求甚解,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读了也白读,所以说,慢就是快!
5.2 阅读的2种方式:
辅助型自我发现式学习和非辅助性自我发现式学习,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学习,给自己设定一个高标准,要求自己的理解力提升、要求你对世界更加清晰为出发点,按照这个高标准来理解、思考、完成。
一切自学都是非辅助型的,是一种自我发现学习,包括阅读,读好书,读艰涩难懂的书,或者看网络视频,听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一样的,都是非辅助型。
2种方式的区别:
5.2.1 有没有人指导
5.2.2 你的出发点是什么
辅助型的阅读要求:听懂+记录+转换成自己的
非辅助型自学的艺术:他其实是立足于自然、或者世界。书中所讲到的,什么叫自然和世界,其实就是理解的本质,就是思考的本质,我对自我、周围的环境进行思考,探索的一种学习方式。
5.3 加强思考,是一切想要靠自学来学习的最重要一点
不是学的多,理解力就强,比如别人看一样东西,很快就能转成自己的东西,并且应用,你就不行,那是你的只到了感受,没有理解,没有去思考、应用、求证啊。
你究竟可以理解自己及理解这个世界多大的范围,层次有多深,范围有多大,难度有多大?这是理解力的一个观念。
他重点的问题是你究竟可以理解自己及理解这个世界多大的范围,这才是理解力的一个观念,它的范围有多大,它的层次有多深啊。它的难度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这才是理解力提升的一个关键指标。
5.4 思考过程。
它包含了观察、记忆、想象、分析、反省。其实你想,思考是什么,如果在你弄不清楚思考是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这么说,思考就是: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这就是思考!而阅读最重要的是这些思考,以未来看,书中围绕的就是这些观察、记忆、想象这些东西来进行的。很多人说,我看完书记不住了,就说你记忆能力不行,理解不了,就说你分析能力不行,明白吧?
(六)阅读比倾听更重要
阅读就是老师不在的时候,倾听是跟着老师学习,我们有时候要选择一些阻力大的路去走,但走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走一段阻力大的路有时候竟然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所以,你要先阅读,不要先倾听。
真正的阅读:提出问题、自己分析、给出答案,然后在书本中验证,你要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你的理解力会大幅的提高。然后再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这个时候倾听(老师讲解)就很容易了。
(七)结论
根据这章老师的讲解,我决定把我学习本书的过程调整为:
每一小节这样学;
(1)第一天阅读一小节,带着问题去读,自己来分析文章的结构,文章要讲什么,自己寻求答案,并记录笔记
(2)第二天听永澄老师的讲解,看老师是怎么拆解,怎么分析、理解,看老师看到了哪些我没有看到的东西,努力听懂、理解并记录笔记
(3)第三天 看优秀作业,有什么好的角度、思考入口可以参考、开阔思路,并写读后感
对自己的要求:
按照老师的高级标准和神级标准来要求自己
高级要求:就是请按照我的进度共同完成阅读,完成我布置的必备作业,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尽可能的完成选做作业,将自己书中的一些感受和一些技巧用在阅读上并整理自己的感受,这是高级要求。我个人建议有一些伙伴你尽可能的完成高级要求。
神级要求:高标准完成阅读任务和相关作业,尽可能的尝试书中讲解的阅读方法,掌握书中的框架和知识点,然后完成一个主题阅读,并将主题阅读转换成知识产品,这个知识产品的转换,知识产权的转换方式,我会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来支撑你,所以谁完成的好,我就去支撑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