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884748/c491d5f1d76c6500.jpg)
文/杨亦航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贾樟柯导演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他想让我们了解什么?
在进电影院之前,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地去百度它主要的故事情节。反而,我想留有一些神秘感,毕竟贾樟柯又回来了。看完电影后,我查到了它的百度百科,观众评分4.8(截止2018年9月26日)。如果这样看来,贾导应该是遭遇了滑铁卢。
然而,就是这部4.8分的电影,入围了第七十一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部电影也是赵涛离戛纳影后最近的一部。
图为电影宣传海报
好奇心驱使下,我又查了查豆瓣评分,7.8分。这似乎很矛盾,但是我一点也不奇怪。难怪大家一提起电影评分,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豆瓣。相比较而言,豆瓣还是比较公正公平的。
说罢了评分,我们再来聊一聊内容。故事情节略微有一点俗套,大致讲述了一个女人为爱情奉献所有的故事。似乎与电影名字有一些矛盾,而导演对于影片中的江湖这个概念,也没有交代得很清楚,迷迷糊糊,模棱两可的感觉。
较于故事情节,我更喜欢两位演员(廖凡,赵涛)的演技。这部戏延续了贾导之前的风格,依旧是大量的长镜头。这也十分考验演员的演技。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戏是斌哥和巧巧在重庆相遇后,两人在宾馆里的对白。
采用一镜到底的手法,演员的演技暴露无遗。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细致入微。尤其是赵涛的演技,好像真的能把人带入故事里,好像真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跨火盆的那一段也是非常经典,很容易让人泪目。
而离开斌哥后,巧巧在火车上遇见了来自克拉玛依的小伙子(徐峥饰),他的花言巧语让巧巧动了心,决定跟他去新疆。讽刺的是,男子告诉巧巧自己只有一个商店时,巧巧没有嫌弃,反而当巧巧告诉男子自己有前科时,他却犹豫了。
也许这就是人性吧。贾樟柯导演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这种赤裸裸的,一下子接受不了的东西都抛出来让你看。
巧巧最后还是回到了山西大同,和别人经营一家餐馆。她会想什么呢?她也许会想着,为什么自己为了心爱的男人顶罪,可那个男人在自己出狱时却不接一下?为什么自己拼命守护的爱情,最后输给了时间?为什么因为自己坐过牢,就要受到各种嫌弃?她就这样,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
后来,她找到了斌哥,他喝酒太多,脑溢血导致下肢瘫痪,巧巧没有嫌弃他,而是把他带回了大同。回头看斌哥的妻子,早不知道跑到哪去了。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情撕碎给别人看。我想,贾导就是一个很适合导演悲剧的人。他把人性剖析地太透彻了。
巧巧和斌哥,经历大风大浪后都想归于平静,如果影片到此就结束,观众也不至于太难过。但这根本不是贾樟柯的风格。斌哥最后还是走了,留了一点钱,给巧巧发了最后一条语音,内容很简单,就两个字:走了。
我长呼一口气,默默地走出了电影院。我想起巧巧推着斌哥去废弃的体育场散步,她说:你不在江湖,你不懂。
我想起斌哥也带着巧巧散步,他递给她一把手枪,然后说:你现在是江湖上的人了。
到底是谁拖累了谁,谁害惨了谁。我想这些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巧巧曾经爱过一个人。爱过一个很值得她爱的人。这就足够了。
综上,我觉得这种以小见大的电影,导演考虑地还是蛮多的。风格延续了《三峡好人》。演员演技全程在线,很不错的电影!
社会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小人物应该怎么生存?人性的丑恶究竟是什么?这才是电影留给我们的问题。
我们说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越来越隔阂。这正是现代社会面临的危机。我们剖析人性,发现它很复杂,自私,冷漠,无情,残酷......
看得越多,就越会发现更多的丑恶。我们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三观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是,我承认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但是,你如果甘愿堕落,也怨不得谁。
最后,我还是觉得《江湖儿女》这个名字不太适合这部电影,另外情节略微拖沓冗长,时间把握感不太好。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可以吐槽的地方。谢谢贾樟柯导演!
满分十分,本人评分7.5。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