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节 教引
1、什么是教引
教导和教化有太多绝对真理的意味,是和大我社会客观、包容的社会氛围不协调的,现代哲学再次表明真理是相对的,人类需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需要有不把自己的想法作为绝对真理强加给别人的理念。古时,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通达这个道理,不以大一统的地位,把自己的理论以绝对真理自居,中国传统社会董仲舒以来独尊儒术,统治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但孔子本人的做法却完全与此不同,他不但没有写一套完整,绝对的理论体系,而且述而不作,即没把自己放在绝对权威的地位,而且还不断虚心向各种贤人请教。表达了不武断,没把自己当作天经地义的态度,尊崇知识,另一方面,不给绝对意义,更能体现一个社会动态性适应不同情况的现实。
而西方的教育,更注重竞争性,实用性的一面,尤其重视纯粹工具性的知识,机械唯物主义以来,更是以一种刚性的知识,实行灌输的形式,自认为自己是绝对,结果把对世界局部的认识当作全知全能,以偏概全的把善抛弃了,结果问题丛生,带给现代的是思想的困境,科学的困境。
教育目的的这种竞争性、工具性更多注重于科技,一方面不断逞强,另一方面是没有安全的心理,整体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所以希特勒的法西斯从一种角度讲是那种竞争思维的必然,因为心里的不安定,需要一种绝对控制,而历史上即使形成绝对控制的大帝国,又很快分崩离析,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在这方面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一种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对竞争、科技这些东西不过分夸大,传统中国社会相对来说多数时候处于一种平和,安定的状态。火药是中国人的发明,但主要用于生活化的烟火等等用途,而欧洲人却把它屠杀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大我社会是小我们平等的社会,这种平等不但包括社会性的平等,也包括思想性的平等,不同小我都是我的另一种存在,源于世界规则而造成的差异,不同小我的理念会有一些差别,人类长久的历史不能普遍说明它不合理,就表达了某种思想某种程度的合理性,而现代的多元主义、相对主义也表明没有哪种思想是绝对真理。在大我社会小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叫做教引。之所以用教引是要说明和以前私我社会的不同理念,和教育、教导、教化等等是不一样的,它更加注重对个体的心灵的引导,他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被教引者要知道尽可能全面、多角度合理性的世界,不是被灌输,更多是启发式教育,自己阐发,自己思考,让个体能够适合不同特点,自己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人类既然不是全知全能的,不能绝对把握世界的总况,我们就需要变得更加包容,让合理的,不伤害别的小我的价值观合理存在。小我们应该知道知识的作用,也应该知道知识的缺陷,不同的我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积极的和而不同的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
https://www.jianshu.com/c/a487a69c2f13
已接受你的投稿,期待你更多佳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