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双翼”教育体系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之一“341肯定法”中,提到“肯定”孩子的4个方面之首的,就是“动机”。动机,是一个人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有其正面动机,值得我们去探索和肯定。若动机得到肯定,孩子会强烈地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随着心门逐渐打开,解决问题便有了可能。
这个知识点在两年前已经听到,也自认为理解了。然而,直到今年参加“家庭大学”,聆听了黄志猛及郑海英老师的详细讲述,和众多爱学习、爱思考、爱分享的同学们在践行分享与探讨的过程中,才渐渐开启对一些问题深层次的觉察、思考和探索。
有学友抛出问题,“孩子不吃饭”的正面动机是什么?乍一看这个问题,头脑发懵,思路堵塞。后来慢慢静心,逐渐有了些想法。
首先,看一个场景:孩子自己盛饭,吃到最后忽然说“我不想吃了”或“我吃不下了”。此时,家长严厉地说“自己盛的饭,一定要吃完!”或者“才吃那么一点怎么就饱了?多吃一点,吃完!”迫于家长的压力,孩子板着脸,翻着白眼,很不情愿地把剩下的饭硬塞到嘴里。(另外的问题:这样处理会让孩子更加爱上吃饭吗?孩子会从中感受到什么?学习到什么?怎样做更有效??)这里想说的是,孩子“不想吃了”,其实是尊重自己真实的身体感受,并将它直接表达出来。这里的正面动机就是“尊重自己”。
其次,对于六七岁或更小一些的孩子,他们“不吃饭”或“不想吃饭”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肠胃不舒服”,确实没胃口,“不(想吃饭)”就是他身体的真实感受真实表达;也可能是“心里不舒服”,孩子不善于表达,用这种方式展现出来。比如,吃饭前和大人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或是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有矛盾,孩子还在生闷气呢;也可能是孩子有“其他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正好吃饭时,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开始了;或者小伙伴来找孩子玩了;或者孩子想赶快去玩最近着迷的玩具,等等。这几种情况,其正面动机,总的来说,也属于“尊重自己”,但由于表达方式的本质不同,将其另归一类。
“孩子不吃饭”的正面动机是什么?总的来说,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是“拥有自我”的开端。一个拥有自我的人,才可能聚焦自我,发展自我)。就这件事来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具体情况:
第一、 吃饱了或者不饿,尊重自己真实的身体感受。
(“尊重自己”是一回事,它不意味着我们纵容孩子总是剩饭。而正因“尊重自己”,孩子有机会学习如何感受自己的需求,怎样避免以后再次剩饭)
第二、 用这种行为方式来表达“妈妈,我身体不舒服。我想要你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吃饭本身,是为了满足身体的生理需求。当身体本身不舒服的时候,应该首先关注身体健康)
第三、 用这种行为方式来表达“妈妈,我心里不舒服。我想要你特别的关注和疏导”
(孩子的心理状态理应得到第一时间的关注)
第四、 用这种行为方式来表达“妈妈,我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希望得到满足。”
(孩子有需求,就要满足吗?这是惯!?其实孩子需求很单纯。在亲子关系良好的情况下,真诚地肯定和理解他们,孩子们也会理解并配合家长)
回头细细体悟探索的过程,当时“思路堵塞”的原因可能是:
看到问题,开启了一种习惯的“对与错”或“好与不好”的评判模式。一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中第一个反映就是“孩子不吃饭,这是不好的不对的!”当对一件事情冠以“不好”或“错误”的评判时,它或多或少会成为我们探索其“正面动机”的阻力。如果我们学习的强度不足或领悟力欠缺,很可能因这股阻力而难以迈出向前的步伐。
可能的解决之道在于:
第一、 让我们有意识地抛弃旧的思维模式,坚决主动地开启各更科学的思维模式。用平和的心态,以“中立”的态度去看待任何事情,而不是在思考前,就给一件事或一个人以是非对错的评判。
第二、 怀着好奇与尊重的心态,尝试顺着“为什么?”这个问题,开始探索行为的正面动机。比如,孩子不吃(想)饭的问题出现了,问自己或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吃饭?”自己或孩子回答可能的原因,“因为我就是不想吃”“因为我想玩XXX”“因为我想做XXX”;如果这个问题能有答案,就为探索正面动机开启了关键一步,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应该会找到答案。
写于2016年8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