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

作者: 野鸟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08:32 被阅读31次

前段时间读完了《万寿寺》,读完后掩上书卷后若有所思,仿佛一下子穿越到唐朝,又一下子穿越到旧时代——其实是电子书,确切说应该是划到最后一页——因为我喜欢用“掩”,觉得这样有诗意。所以说我也同意王小波的说法,他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所谓真实,就是这样令人无可奈何的庸俗……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按照王小波的说法来说,真实是庸俗的,诗意的世界是不庸俗的,也可以说,构造诗意的世界成为一件不庸俗的事。现在我可以继续写这个故事,从上一篇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故事还没结束,或者说刚刚开始,标题是随便写的,因为我觉得它不重要。于是我开始写下下面的文字——

我总觉得人越活越偏离自己的本性,小时候一家人虽有吵闹,但和乐融融,没有私心——那时候孩子们围着父母转,为了一颗糖追着母亲要一毛钱,母亲的手一手按在搓衣板上,一手啪啪打在孩子的脸上,洗衣膏的泡泡粘的脸上都是。孩子仍不死心,哭着嚷着,哭是孩子仅有的利器,母亲不胜其扰从口袋里掏出钱,临了不忘再甩一巴掌,孩子哭着拿着皱皱巴巴的纸币走开,一股脑忘掉了脸上的巴掌。

我的脑海里总有一个夏天的印象,很温馨的场景——约莫九岁,一个夏日周末的午后,刚从凉席上午睡醒来,一家人围着电视看碟,演的是动画片《宝莲灯》。我记得午睡后的精神很饱满,感觉快要从身体里溢出来似的,像夏天凛冽的凉水流过泥土,凉气与热浪碰撞,产生了很奇妙的满足感——那时候孩子的躯体是纯阳之体,夏天晒太阳晒的,消耗掉稍作休息就能恢复如初。而现在的孩子各种大补,牛奶、可乐、鸡鸭鱼肉,诸多欲望缠身,身体是越来越差——母亲说五谷杂粮最养身,家常饭吃了没毛病——我说是是是。

接着说——那天母亲在外面忙着什么,或洗衣服,或打水,或缝补我穿破的布鞋,仿佛她总是在忙。小时候总觉得母亲有那么多的精力、有那么多的活做,小时候还觉得母亲那里总能给我带来很多,唯一的依赖就是母亲。长大后的你,是否明白母亲老去的时候,她照样也依赖你?我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依赖和对自己的要求都是自己莫大的福气,我们都不该拒绝,否则就会折福——这是佛家的用语,也是普世之理——父母依赖自己是觉得你可以依赖,如果不管,就会丧失被依赖的信力,人们不再信赖你,父母不再信赖你,自己也怀疑自己,世间的路就会越来越难。

接着说那年夏天——这时卖西瓜的瓜贩刚好在屋后叫卖——西瓜用机动三马载着,沿着村子叫卖,有人家买时就熄火停车,这时就招来了很多人,有的问价钱,有的问瓜甜不甜,都来买瓜呀。我早就箭步一样就冲出去了,我先把瓜贩稳住,再一个箭步冲回去说服母亲赶紧去买,毫无疑问收到一巴掌,顾不得了,吃瓜要紧!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冲出去稳住瓜贩?那是因为并不是每个时候都有很多人去买瓜,瓜贩看不到人就会径直开走,越来越远,瓜也愈来愈远。

买来了西瓜,用菜刀切开一半,有籽西瓜真好吃!——娘啊,你看看他,一个人抱半个西瓜——没错,是我的小哥哥在说话;没错,我就是抱着半个西瓜的。我的小哥哥叫李文史,据考证,小哥哥出生时,我父亲正热读历史,父亲就给他起了这个名字。父亲一生最喜欢读的就是历史,在我看来,读历史的人(这里当然不是泛指)一方面就是能在人们面前侃谈,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这虽然唬不住所有人,也能唬住大多数人——不过,如果你觉得唬人能长久,就试试看——毕竟说是产生不了价值——

接着说西瓜——母亲见我怀里的半个西瓜,上来就甩了一巴掌,接着对小哥哥——恁多的西瓜不够你吃,怎么总盯着一个?这叫制衡,帝王常用之术,各打五十大板。母亲打了我,照例我象征性地哭了一会儿,怀里的西瓜却让我的注意力顺利转移,有时候吃几口还要哭几声,抑扬顿挫,在座者也笑起来,反而成了笑料。。。

可以说哭是我小时候的一个重大课题,我爱哭,喜欢哭,经常哭——哭有时候解决不了问题,但我还是会哭。总感觉小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哭起来,那点小事甚至勾不起我的情感;现在无论多大的事都很难再哭起来,不知哭够了,还是感情越来越麻木,我总是为此深感不安!我总要怀疑那些亡人的场面,恁多人哭,近的远的,都哭得声泪俱下,都是真心哭的么?怎么那么容易哭出来的?怎么听说老人活着的时候,近人如何嫌弃,远人如何不来往?

很多年后,我总是想起那年的那个夏天的情景——一家人,彼此小吵,彼此相亲,毫无私心——毫无私心,因为那时候父母是家庭的轴心——如果成家之后还能保持毫无私心——如果父母年老之后还能保持毫无私心——如果父母年老之后能像当初父母那样对你一样对他们那样毫无私心——

At 2018.06.09

相关文章

  • 那年夏天的午后

    一个遥远的午后 阳光充足,打开门 阳光像雪崩,闯进来 我们退回高顶的旧居,犹豫不决…… 我听到大地被煮得翻腾 村庄...

  • 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

    前段时间读完了《万寿寺》,读完后掩上书卷后若有所思,仿佛一下子穿越到唐朝,又一下子穿越到旧时代——其实是电子书,确...

  • 感谢那年夏天

    刚才看着毕淑敏的书,突然想起了那年夏天 前年夏天,同样是在奶奶家,同样是燥热的午后。 那年夏天没有选择暑假留校复习...

  • 父爱如山—记那年夏天的午后

    六十八年尝苦辛,龙蛇空舞不成文。闲书应有平生梦,短笛难吹半世尘。谁在西园培李树?换来暮野看流云。案头笔墨今依旧,白...

  •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在这个秋天,有一片宁静的海活在我的心里,却永远属于那年夏天。 在秋日的一个还算温暖的午后,看了北野武的电影《那年夏...

  • 那年的午后

    我站在阳台,望着窗外的油菜花田,一股遥远的寂静涌来。阳光明晃晃,油菜花铺满大地,像一块柔软巨大的毯子,顺着丘陵滚下...

  • 那年午后

    坐在渐深的夜里,反复地听着一首曲子,曲子已经很老,也听了许多次。可是,每一次婉转的曲调响起,我依然如坐化的老僧,以...

  • 夏天的午后

    最近刚立夏,天气一下变得热了,但是也不像仲夏那样的燥热。这样的日子有了夏季的鲜明特征,比如,慵懒的午后。这...

  • 夏天的午后

    我拥有一个夏天 相约在午后的时间 看一本书,喝一杯咖啡 发一会儿呆,听一点儿音乐 支一只帐篷在潮湿的树荫下 远离青...

  • 夏天的午后

    这个夏天的午后 阳光明媚 温度三十八 我在阴凉的屋内 不用风扇 不用空调 注视着窗外的炎热 和在炎热中躁动不安的一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zz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