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君丨越过那座山

作者: 林雁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8-16 22:2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文责自负。

作者:林雁君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要跨越的高山吧!这座山,是你向往攀登的泰山、黄山,或是珠穆朗玛峰,你想挑战它、登上它;除去“山”形状,它是你的追逐的梦想,它是你心中人生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攀登过,才知道天地的辽阔,生命的舒展,人生要跨越过自己的那座“山”。

      对我来说,没有奢望去攀登很高的山,但我仍会踮着不方便的脚,去攀登我能跨越的“高度。”

      记得我第一次去爬一座山,那是在小时候10来岁。

      小时候老家门前的那座山,叫黄石山,因为山上要建造雷达站,这座静卧的大山打破了沉寂,施工队伍很快开始挖山造路,抬头间,那弯弯的山路沿着山腰盘绕而上,直到山顶。山从此叫“雷达山”,路从此叫“雷达路”。

      那时候在一起玩爽的小伙伴们,就开始整日嘀咕着,计划准备去走一趟“新山路”,去看一看神秘的“雷达站”,晓丹、小五他们听长辈说,山顶的那一头,可以看到海、看到整个大温州……,几个孩子瞪大眼睛相望,顿时就拍板了计划。

      当然,在他们的计划里,我是不可能落下的。于是在某个周末的清晨,我们总共六、七个小屁孩就上山路了。

      雷达山800多米的海拔不算高,但是盘山的山路要兜很大的圈子,大概走了三分之二的山路,几个孩子渐渐体力不支,后来不知是谁出的主意,决定找一条直上的捷径上山,捷径很陡峭,但勉强可以爬上去,我们只要越过两个直上的捷径,就能到山顶了。我们已经看到雷达山顶那个“圆乎乎”的建筑,心里既欢呼又期待,于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过了第一个捷径,在爬第二个时,我和另一位小伙伴因体力上的不支,踩在陡峭的岩石上,上不去下不来,另几位成功攀爬上去的小伙伴无法拉我们上去,此时,几位清晨去山顶赶庙的婶婶们,过来“拯救”了我们,并被挨批评教育了一番。

      但是山顶的美景,让我们忘了一切疲惫,雷达山的山顶,面对瓯江口,“一山飞峙大江边”,我们看到了灵昆岛、大门岛、玉环、乐清,尽管那时我们还叫不出名字来。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村庄里有人走来走去,他们如此渺小,小伙伴们寻找着、争论着,这是谁、谁、谁的家,我们看到了天空如此宽广,瓯江渊源流长......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攀登,我也不知道有腿疾的我,一圈圈的山路是怎么绕上去的,爬上陡峭的山坡,爬上了山顶。也有人对我说:“你腿不好,为什么还要去爬山?”我说:“我也想看看山那边的风景!”

    面对那座山,你会做什么?望而生畏,退避三舍?面对身体上的残缺,我只能退缩和自卑吗?可我是倔强的人。

      而今,随着年纪的渐长,我是真的“倔”不动了。记得那一年,想带孩子去爬山,问一位微友,您爬温州杨府山要多久时间呢?他说:“七分钟”!心里想,这个太适合我了!后来,我才明白,七分钟这是登山者的速度,我足足走了近五十分钟的路程,这是是我的速度,但是我却很感谢那位微友,因为他,我又一次走上山顶,看到山下一片灯火阑珊,醉美温州的夜景一览无余。

    如今,随着年龄增加,我的腿爬山已走不动了,但是很庆幸,我攀登过。想起小时候,小伙伴们玩的“项目”,我一个也没落下,现在想想,我很勇敢。

    人生在世,如果是带着残缺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的,那我总不能天天抱怨命运,我也要勇敢去对抗生活里的苦楚,并尽量让自己活得有尊严。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拼搏,就是想让生活更有底气。

    而今,这老寒腿真的爬不动山坡了,去试爬“笔坡”,此山非彼山!但换个角度,都是生活前进的动力,人生需要积极攀登。

相关文章

  • 雁君丨越过那座山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文责自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要跨越的高山吧!这座山,是你向往攀登的泰山、黄山,或是...

  • 越过内心那座山

  • 《越过内心那座山》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的作者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为什么喜欢讲年纪大的人写的书...

  • 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四个心理学原则。 1.习得性无助。 2.认知行为疗法, 3.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

  • 《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被自己或有心或无意隐匿起来的心结。本书作者——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心理学家伊迪丝·伊娃·埃...

  • 越过心中那座山

    ——十二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 美国伊迪丝•艾格尔博士如今已经九十四岁了,经历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 越过心中那座山

    1.如果我们长期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如果我们一直在燃烧,或者一直充当一名帮助别人的殉道者,我们就会积攒很多怨气,那么...

  • 《越过内心那座山》解读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1944年,她16岁的...

  • 读《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是被书名吸引的,我也有内心里想要越过的“那座山“。 这本书的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1,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2,学会习得性乐观! 3,改变自己对外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雁君丨越过那座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bd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