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散文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权力的游戏》启示录:做自己喜欢的事,到底能挣多少钱?

《权力的游戏》启示录:做自己喜欢的事,到底能挣多少钱?

作者: 一顾即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10:38 被阅读24次

首先,请为陪伴了我们整个青春的当代白手起家女强人龙妈默哀。

其次,请为没有低级趣味、从不吃喝嫖赌、解决了10万人就业困难的一代明君——夜王默哀。

最后,为《权游》最终季默哀。

相比令人心肌梗塞的大结局,之前被官方实锤的黑客泄露版《权游》第八季剧本,才是更接近原著的素质啊!布兰成为新夜王,雪诺扛起龙家与狼家的大旗,他和龙母的孩子继承铁王座,政治与军事雄才小恶魔成为护国公……

传闻正是因为剧本被透了个底朝天,编剧们才祭出了如今的魔鬼版本,面对地狱级的烂尾,我选择原地爆炸!期待有生之年,马丁大爷能还我们一个真相大白。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2010年,HBO正在考虑是否要启动《权力的游戏》项目,当时市场上还没有电视剧敢拿架空世界的大投资古装题材下手,更别提故事里还有龙。

时任HBO CEO的理查德·普莱普勒回忆说:“当年谁敢说《权游》能红都是瞎扯淡(completely full of shit)。”

但他最终不仅通过了HBO历史上最贵的电视剧试播集,还同意了最贵的试播集重拍,因为编剧的一句话打动了管理层:你很快会忘记故事的背景,因为主题永远是共通的。

《权游》的编剧还是立了大功的

HBO自90年代起就能确立其电视圈大哥大的地位,靠的正是:无论多么新奇的题材,能抓住观众最终靠的还是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真实可信的人物。

再让我们把时间倒回1948年,一个名叫乔治·RR·马丁的男孩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码头工人家庭,他和所有励志故事中的主角一样,家境不富裕,生活环境狭隘而局促,然而正是这样毫无希望的童年,激发了他想要探索世界的欲望。

此后的71年里,他的人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热血漫画,经历了大起大落,尝遍了人间的苦涩、绝望、喜悦、丰收,正如他书中那些鲜活的角色。

他利用自身非凡的感悟力,将冷暖人间的五味杂陈化作他作品中最牵动人心的力量。

如今,这个曾经爱幻想的小男孩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坛的一颗明珠。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权力的游戏》,也成为了足以载入史册的史诗之作。

别和我提第八季 我们还能当朋友

他的故事中既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幻想象,也有海纳百川的世界历史,更有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正是这些筑起了《权力的游戏》的魅力:她既魔幻,又现实;既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我们被那广袤而神秘的架空世界深深吸引,又对其中表现出的复杂人性与残酷现实感同身受、赞叹不已。

马丁在《权力的游戏》中用最饱满的感情书写了史塔克家族那卧薪尝胆的复仇故事,主角们厚积薄发的成长历程,而他本人又何尝不是一个靠自己逆天改命的鸡汤故事呢?

这个世界很有趣,每个时代都有“奇迹男孩”

没有洋文凭的马云创造了帮助无数企业家走出国门的巨头互联网企业;

在深宫中长大的汉武帝拥有志在天下的格局;

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的“乡巴佬”拿破仑成了统治欧洲的军事及政治天才;

而整个童年都被限制在一个叫“贝永”半岛上的乔治·马丁,最终凭卓越宏大的想象力,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奇幻文学大师。

我喜欢每一个不向平淡生活而低头的小人物,正是这种倔强的力量将他们推上世界舞台。《权游》的台前幕后,都是一个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热血故事,闪耀着鲜活的、跳动的、不向命运妥协的人性闪光。

MON

01

平民区男孩的美国梦

和维斯特洛大陆那些贵族世家不同,马丁的出身没有任何光环。

他的父亲是典型的工人阶级,抽烟打弹子,看足球、棒球和拳击就是他的一切。在小小的贝永半岛上,小马丁的生活可以用贫瘠来形容,他的童年永远在学校和家这两点一线中,他所见到的贝永居民,都在这里长大,然后工作结婚,过完他们的一生。

但小马丁却有颗渴望冒险的心,当时他居住的寓所能见到往返于纽瓦克湾内的远洋货轮,以及游轮上飘扬的各国国旗,他开始幻想那些神秘的遥远国度。

当其他男孩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小马丁的另一大爱好就是看书,他嗜书如命,也沉迷于漫画。和所有美国男孩一样,他在超人和蝙蝠侠的故事里长大。漫画的世界太精彩了,有他闻所未闻的神秘力量,有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人生。

跃跃欲试的他开始尝试自己写故事,以自己的宠物乌龟为灵感,创作了一个充满阴谋暗斗的神奇王国。并把自己原创的魔鬼故事卖给邻居小孩来挣零用钱,真是可怕的商业头脑啊!

15岁那年,少年马丁赢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因为酷爱当时风靡的漫威漫画,他给漫威编辑写的一封读者信被刊载在《神奇四侠》第20期漫画上,而他的伯乐,正是被称为漫威之父的斯坦·李。

斯坦·李客窜了无数漫威电影

也客窜了乔治·马丁的人生

马丁一直视斯坦·李为超级偶像,也是对他影响最深远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莎士比亚改革了戏剧,斯坦·李则革新了漫画这门艺术。能够被偶像钦点,是少年马丁走上内容创作之路的一剂强心针。

后来他又涉猎同人创作,在饭圈小有名气,并于1965年凭借《Powerman vs. The Blue Barrier》赢得了当时在漫画迷中颇有影响力的艾利奖。并把自己第一部真正的作品《英雄》卖给了《银河科幻》,得到了他人生的第一笔稿费:94美元。

其实当时大家写的故事都很稚嫩,但正是早期在饭圈同伴那里获得的好评,让马丁能一路坚持着写下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支持和肯定,是一种足以扭转人生的力量。

MON

02

文艺青年的发财之路?

不,是噩梦连连

马丁毕业于全美顶尖的西北大学新闻学院,作为前5%的荣誉毕业生,获得了硕士学位。他当过记者、教过书,虽然心中最热爱的始终是写作,但通往梦想的路上,他首先不能饿死。

《穿Prada的女魔头》中

女主角的设定也是西北大学新闻系高材生

看看如今的乔治·马丁大爷,风靡全球的大IP缔造者、畅销书作家、赚得盆满钵满的人生赢家,然而那些年马丁的生活捉襟见肘,他一边坚持写作,一边为生计奔波。

他说那时自己的收入“连活命都不够”。

因为不愿意被征兵入伍参加越南战争,他申请并获得“良心反战者”身份,在之后的两年内从事义工工作,每周5个工作日做义工,周末去国际象棋协会执教,晚上写作,相当于同时打三份工,但每周仅有55美元的收入。

后来马丁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位伯乐:大学教授乔治·谷斯瑞奇,因为马丁热心肠地改变了他对幻想小说的看法,使其后来成为多次在科幻、奇幻、恐怖小说领域获奖的作家,谷斯瑞奇作为感谢与报答,也热心肠地给穷困的文艺青年马丁介绍了份工作:在克拉克大学任教,兼职驻校作家。

虽然马丁对教书生活很满意,但在29岁那年,他的作家好友汤姆·瑞米突发心脏病过世,这使他开始重新思考:对于真正热爱的事情,是不是该抓紧时间去做?于是他决定辞职,专心写作。

同年,担任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的西南区总监

这时的马丁已经小有成就了,从21岁起,他就在科幻杂志上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25岁时,《晨临雾逝》第一次为他赢得了雨果奖和星云奖的提名。27岁时凭借《莱安娜之歌》获得了雨果奖最佳中篇小说奖。

马丁显然是有才华的,但好运一直没有眷顾他。

尽管生活惨兮兮,但马丁是个骨子里就很好玩的人,他曾和好友一起搞了场“雨果奖失败者聚会”,听名字就知道了,可怜的失意者们聚集在一起相互安慰,感觉这样的组织在《权游》里活不过三集

巧的是,第二天的颁奖典礼上,马丁的两部作品《七命之人》和《风港的暴风雨》均被提名但是都没能获奖。从此以后,“失败者聚会”变成了世界科幻大会上的传统项目。

虽然生活不易,但马丁在那个时期的创作风格非常浪漫主义,文风华丽优美,读之如饮甘露,和如今凌厉厚重的笔锋截然不同。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读一下《热夜之梦》,描写美国蒸汽时代的吸血鬼题材,什么叫如梦如幻的意境,什么叫极具冲击力的画面,马丁大爷年少轻狂时的炫技笔法了解一下。

然而作家是一份太理想化的工作,有多少人熬得住?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35岁那年,马丁的职业生涯跌入谷底,这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

他的第四本长篇小说《末日狂歌》虽然获得了轨迹奖和世界奇幻奖双重提名,但销量却很糟糕,“基本上毁掉了我当时的小说家生涯”。

穷途末路的马丁只好转向好莱坞,因为当编剧更容易捞快钱,然而他的运气还是那么背。

担任CBS电视剧《阴阳魔界》的编剧工作,结果CBS决定不再续签。给ABC电视剧《双面麦斯》编剧,但第二季中期时又被砍了。创作ABC电视剧《门》,试播集都拍好了,但还是没能上映……

与此同时,马丁仍在印刷出版业担任编辑工作,出版了著名的《百变王牌》系列和《约翰·坎贝尔获奖作品集》等

他对自己很失望,也对影视剧行业很失望,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最渴望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被大众看到。

马丁曾公开表示对于《夜行者》电影剧组出于预算考虑而删减剧情的不满

MON

03

马丁的人生

何尝不是一场冰与火之歌?

1990年,折腾了半辈子的马丁仍然没有放弃写作,见缝插针地燃烧初心。

在电视剧《侠胆雄狮》终结后,他趁着休息的空档构思了一部叫作《Avalon》的小说,并勾勒出一个男孩去观看斩首,接着在雪地里找到冰原狼的场景,这个瞬间灵光点燃了他久违的创作热情,自此一发不可收。于是,史诗巨著《冰与火之歌》诞生了。

谁知当年的小男孩如今成了杵在临冬城门口的NPC,今天还坐上了铁王座!

其实《冰与火之歌》的创作并不顺利,中途被马丁的编剧工作打断,第一部《权力的游戏》出版后也没有大红大紫,一直到3年后,第二部《列王的纷争》问世,才成为畅销书。

书名受到诗歌《火与冰》的启发

火是爱与激情,冰则是背叛与复仇

此时,马丁已经50岁了,在别人已经为退休倒计时的年纪,他的事业,他的人生,他对写作倾注的一腔热血,才刚刚开始。

马丁很崇拜《指环王》作者约翰·托尔金,一开始,他也打算像《指环王》那样写个三部曲,当他写了1400页时,才意识到自己正在写的这个故事,比原来预想地还要恢弘、复杂。

那么,马丁的作品究竟为何如此吸引人?

首先,你一定会被那些具有深度的灰色人物深深吸引。他笔下的角色都在灰色地带游走,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一个角色都展现出人性的丰富与复杂,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昨天你还对席恩恨之入骨 今天你就替他惋惜不已

其次,是凶残的死亡。他生平最大的乐趣就是使劲把一个角色写成光芒万丈的主角,然后再杀死他

维斯特洛第一刽子手:乔治·杀人如麻·马丁

马丁的这两个写作特点都是受漫威影响。当他仅仅10岁时,就厌倦了完美无缺的超人和蝙蝠侠,迷上了漫威里那些有缺点的英雄,有可爱之处的反派,因为这些角色更接近真实的人,有血有肉,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

影响他至深的漫威桥段,是复仇者联盟中“神力人”的死亡。他是一个真正的恶人,本来要从内部摧毁复联。但是,他却因为太喜欢他们而无法下手,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死亡来拯救他们。

这一剧情设定冲击着少年马丁,从此他有了自己的故事观:死亡是故事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而让读者所喜欢的角色死亡,是连接读者和作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于是,马丁的套路诞生了:让你先深深喜欢上一个角色,然后弄死他!

同时,马丁也是个女权主义支持者。遥想当年列王纷争,风云雄霸天下,铁王座如此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最终维斯特洛几大强权势力都在各大女王统领之下。

龙妈 / 瑟后 / 三傻 / 二丫 / 雅拉 / 玫瑰家族

甚至还有女骑士:布蕾妮

《权游》的另一大魅力则是令人啧啧称奇的想象力,马丁大爷的想象力绝对是人中龙凤,百年一遇的天才型选手,在《权游》之前,他的另一部作品《沙王》就展示了其浩瀚的脑洞。

《沙王》的设定令人毛骨悚然。性格扭曲且喜好奇怪生物的男主角在一家神秘商店购买了一种名为“沙王”的生物,这种生物什么都吃,然后不断成长、进化,并且把喂食的人供为“上帝”,有一种宗教意味。

男主为了寻求乐趣,决定减少喂食,让不同群落的沙王自相残杀。久而久之,沙王对“上帝”的认识开始模糊,不受男主角的控制,它的适应能力和身体机能也进化得远高于人类,变成了人类的威胁。于是男主角不得不为了保命,叫来自己的朋友,把他们送入沙王口中,并将女友的尸体分块喂给沙王,人性的自私与丑恶在沙王面前展露无遗。

但仅仅是想象力就够了吗?

不,这还远远不够。马丁不仅有天赋,并且极度勤奋。《权游》那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物关系,背后打底着上下千年的世界历史,许多书中的著名桥段都能找到历史踪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历史上最残暴、最混乱的玫瑰战争史,在短短30年之间,王冠易主7次,几大贵族势力明争暗斗,死伤无数,这段历史亦被称为“血腥王冠”。

红玫瑰 兰开斯特家族 = 狮家兰尼斯特

白玫瑰 约克家族 = 狼家史塔克家族

奈德·史塔克 = 约克家族的理查德

最终被斩首,首级也同样被挂在城墙上

劳勃·拜拉席恩 = 约克王朝的爱德华四世

他从兰开斯特王朝患有精神疾病的亨利六世手中夺取了政权

瑟后 = 亨利六世的妻子:安茹的玛格丽特

强悍、视家族荣誉为第一的摄政王后

被公认为挑起玫瑰战争的人

龙妈 = 建立都铎王朝的亨利·都铎

出生于高贵的红玫瑰家族,却从14岁起就被流放,作为最后一个兰开斯特家族的成员,在玫瑰战争中拥有合法的继承权。而且,他的旗帜上画着一条龙。都铎王朝的建立象征着英格兰中世纪统治的结束,迎来文艺复兴时代。

小恶魔 = 约克王朝的末代国王:理查三世

这是马丁大爷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莎士比亚将其描写为“驼背的暴君”,实际上查理三世并不丑陋、驼背、弑亲,他是个在位期间成就斐然的明君。

三傻 = 伊丽莎白·约克

政治联姻中的筹码,也是以和亲结束玫瑰战争的女性

除此之外,血色婚礼、多斯拉克游牧民族、无垢者军团、守夜人军团都有历史参考。马丁将世界历史融会贯通,织成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宏大史诗。

MON

04

现在,粉丝们最关心的就是马丁大爷能否在有生之年,完成他的鸿篇巨制。其实在科幻奇幻界,马丁大爷还算年轻,这个领域不乏90岁的冈恩、80岁的希尔弗伯格这样的老作家。

而且马丁的精神状态也极好,眼里流露出睿智、稳健的光芒。更何况,他活泼得像个30岁的小伙子:忙着参加漫展和文坛活动、满世界接受采访、抽空参加《权游》的编剧工作,还要腾时间出来为衍生剧贡献力量……

HBO已宣布将为《权力的游戏》拍摄5部衍生剧

第六部《凛冬的寒风》从2011年连载至今已经第8年了,之所以写得那么乌龟速度,一方面是因为马丁大爷太忙了,70岁的他还处于事业上升期,孜孜不倦地开疆拓土,但他显然非常快乐。

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极大的野心,立志要让《权力的游戏》成为文坛标杆,因而极力追求完美,曾大篇幅重写第六卷。

如今,熬过人生至暗时刻的马丁迎来了高光时刻,被全球书迷所期待着,他已经不是贝永半岛上那个幻想着遥远国度的小男孩了,现在的他已是名动全球的大IP制造者,被誉为“美国的托尔金”、“新世纪的海明威”,32次入围雨果奖、星云奖等重量级荣誉,还曾入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列。

但相比奖项,能够被无论国籍、无论肤色的数亿粉丝深深喜爱,才是一个内容创作者最有成就感的事儿,他的举手投足,一笔一划,都会产生影响力。

世界的运转就像一场淘汰赛,要么出众,要么出局。马丁大爷是典型的厚积薄发,最重要的是,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之间,在绝望与穷困的边缘,他从未放弃过初心,其实,马丁从来都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做自己喜欢的事,到底能挣多少钱?靠想象力营生,究竟能成就多大的事业?马丁给出了答案。

当然,在实现初心之前,你会经历困惑、挣扎、绝望、孤独,只有经得起风霜的人才能尝到岁月的甘露。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了生活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来源:摩尔小姐

就像《权游》里的世界规则:爱读书的人、勇敢的人、有理想的人,最后成了赢家。世界很复杂,但有时,也很简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权力的游戏》启示录:做自己喜欢的事,到底能挣多少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dx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