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晚饭请朋友吃我们家的老鸭汤。
为汤里面加不加芫荽(读作盐碎)大家各执一端。一个是见了芫荽不要命,一个是闻到芫荽就反胃。为劝说那不喜欢芫荽的人接受这营养丰富加提神醒脾的进口货,我便滔滔不绝了。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自简书App我对芫荽的厌恶和喜爱是随历史发展变化而反转的。
小时候,菜园子有妈妈种的芫荽。
一次,我好奇的进去摘了一点点,拿到鼻子边上一闻,一股打屁虫的味道简直可以把人臭翻天。差点没呕出来。我当时就怀疑是打屁虫在芫荽上面拉屎拉尿的结果。
从那以后,我当然不会碰那小丑一样躲在菜园子边边角角里的芫荽了。更不会吃!
二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思想随着条件的变化和学习、教育的加深是会变化的。
芫荽,又名香菜,长得像芹菜,叶小且嫩,适合调味和凉拌。
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所以也叫“胡荽”。据考证,西汉时张骞从西域带回(当时那么远啊,怎么保管的?),算起来已经进入中国两千多年了。
芫荽可发汗透疹、开胃消郁、止痛解毒,《本草纲目》说得形象:“芫荽性味辛温香窜(好一个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
芫荽有大叶种和小叶种。大叶种植株高,叶片大,香味(臭味还是香味?)淡,产量高;小叶种植株矮,叶片小,香味浓,耐寒,适应性强,但产量低。
想来我小时候不小心碰到的应该是小叶种了。
我得感谢大叶种。正是因为它们“臭味”淡,使我接受了这臭臭的“香菜”!当然,仅仅这点是不够的,我还是学习了它的食用价值后才正式的、小心的接受了芫荽并吃到上瘾!
曾经有一次,某领导好吃鱼头汤,却被我一大把芫荽丢进汤里,好生生坏了那锅鱼汤,被一阵痛骂!
至今心有余悸,为什么鸭汤里面要放芫荽而鱼汤里面不能烫芫荽呢?留待下次论证吧。
三
现在,我把芫荽叫“香菜”了。喜欢它们在凉菜、汤和火锅中出现,更喜欢看到每个菜上面都有它的点缀,超喜欢在汤里面加上这香菜。
学习得知,香菜(芫荽,哈哈)营养丰富,内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磷、镁等,其挥发油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樟醇等,可开胃醒脾。香菜内还含有苹果酸钾等。香菜(芫荽)中含的维生素c的量比普通蔬菜高得多,一般人食用7~10克香菜叶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比桔子还多吗?)香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要比西红柿、菜豆、黄瓜等高出10倍多(还用吃胡萝卜吗?呵呵)。
除了喜欢吃香菜的叶子,我还喜欢把香菜的根须也洗得干干净净,一根一根刮得白白净净的,加上大蒜粒(最好是新鲜大蒜苗),切碎做成凉拌菜。舀一碗白米饭,就着香菜根拌蒜苗,不要任何其它菜,吃得有滋有味又原汁原味。
朋友听了我的介绍,小心谨慎的在老鸭汤里加了少许香菜,而我们几个好吃的,一碗汤里几乎飘着一层香菜末。嘬一口汤,果然是鲜香四溢,一碗下去,又觉得酣畅淋漓。
现如今,如果桌上看不到香菜,那必然是食之无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