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二十四章: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解析:
孔子说:“你们大家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不教的吗?我没有什么隐瞒不教你们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作为一名培训师,看到这句话,我也颇感无奈。
老话有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面会觉得师傅带徒弟总会留一手,不然弟子学成了之后,就会与老师抢饭碗了。
做为徒弟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徒弟在师傅门下学习,事事经由老师指点,成长也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获得,在遇到难题时总是需要向老师请教。而老师就仿佛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有问必答,即使当时给不出答案,都能给出一些寻找答案的方法。
年深日久,在徒弟们的心中就会形成一个印象,老师就仿佛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般的厉害。
在这种认知状态下人们心中逐渐就会产生一个潜意识,凡是那些能够被称为老师的人都有一种本领叫做:指点迷津。
绝大多数的人不管跟着老师学了多久都还是觉得自己与老师相比差了一点,在处理事情时始终没有办法超越老师的水平。可是自我感觉已经非常的努力了啊!老师所要求的也都全力去做了啊!可是为什么还是无法超越或者达到老师那样的状态呢?于是也就产生了一种怀疑,是不是老师始终没有把所会的东西对自己倾囊相授呢?
另外,如果同门的同修中再出现一些学习后表现出来的能力参差不齐,相对于那些表现突出,学习成果优异的人,表现一般的人更加会觉得老师是不是教给别人的知识和技巧要比教给自己的多。
对应在我们的生活中,同一个老师教写作文,有的学生能够写文章到处发表,有的却提笔忘字,难以成句。同一个老师教画画,有些人成了书画大家,有些人籍籍无名。同一个老师教唱歌,有些人唱成了大明星,有些人却只能站台在歌厅。
诸如此类的想象随处可见,那些无法理性分析思考的人更加会认为那些取得优秀成绩的人一定是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假如你真的体会不出这种感觉,不妨找本武侠小说看看,看完之后你就应该会体会颇深了。那些好高骛远,表现平平却心有不忿的第子,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总觉得师傅教别人比教自己的多,又或者是师傅对自己的教育中有藏私。
老师真的藏私了吗?真的有区别对待吗?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人很难超越自己的老师呢?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不管你去学什么,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是大家一起听的,布置的作业也是一样的,不管谁提问题老师都是会回答的,可是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导致同修之间学习结果的差异化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你所学的东西是不是你所喜欢的。
如果你不喜欢弹钢琴,却偏偏去学了钢琴,你能比那些本身就喜欢弹钢琴的人学得好吗?
第二,你所学的东西在不在你的天赋优势内。
我们还用学音乐来举例。虽然说勤能补拙,但是我们更加要相信的是,如果一个天生音乐细胞不发达、肢体协调感不好的人与一个天生就在声音、律动方面敏感且生理条件优秀的人,在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训练强度下进行学习,你觉得谁会学的好呢?
第三,自身的付出是否足够。
如果都具备同样的天赋优势,同样的老师教,用的是同一套学习方法,可是有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人却学得分秒必争,不放过任何一个练习的机会,在时间因素的加持下,你认为谁的结果会更好呢?
第四,自身的主观能动力。
大家都学同样的内容,有些人仅仅将眼光封闭在单一的领域里不会主动去接纳外界的信息,更不愿意去倾听多方面的声音,有些人却能打破思维的边界,从更多的视角看待自己,将自身所学与其他的事物关联,打通万事万物间的连接通道,你认为哪种学习方式产生的能量会更大,取得的成就会更高呢?
其次,让学生觉得始终无法超越老师的原因也有这几点:
第一,既然能够成为你的老师,一定是在相应的领域进入的时间早过你,掌握的技能优胜过你,熟悉过你。
要知道每一个能够成为老师的人,都不会说是只有一点皮毛功夫就可以行走江湖的,老师本身的能力也是经过了各种各样的训练,一点一滴的累积而来。是在学习的深度上一定是超前了你很多的,所以你想仅凭短时间的学习就能够达到对方的标准,甚至超越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事。
第二,既然能够成为老师,老师的身份就势必会驱使者为人师者在相应的领域不断继续学习精进,他的成长基石强过你,成长速度也就比你快。
我们都知道一旦成为老师,他就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为了能把学生们教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继续学习,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多的新生知识。在教的过程中,老师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促使他们更深入的思考和提升,所谓“教学相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是一个保持不断学习成长的老师,你与他相处时间越长,你会发现他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三年五年之后再回头,眼前的老师可能已经不会是当年初识的那个老师了。
同等条件下,时间往往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每个人成长的速度都取决于他从什么样的基础开始,同样的时间,你零基础开始,他从高于你很多的级别修炼,即使不眠不休,你也是难以超越的。
因为心生比较,因为渴望优秀,所以我们会希望自己取得好的成绩,得到他人的认可。当我们发现自己始终难以逾越他人时,不免心生不忿,同时也会给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找借口。人都是喜欢归因于外界,因为这样自己会没有那么难过。
于是,别人比我们活得好时,我们会认为别人比我们的运气好。别人学得比我们好时,我们会认为别人掌握了比我们好的学习方法。
于是,同样的老师教,别人的成果比我们的成果好时,一定是老师偏心了。跟老师学了很久也不见效果时,一定是老师藏私了。
殊不知,别人比我们活得好,其实是因为别人的努力比我们多。别人学得比我们好,是因为别人的努力比我们多。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样的老师教,学不好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全面的分析过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想要通过学习取得成就,不仅仅在于教与学,还需要学习者自身的行动,你是否足够的积极努力,是否足够的刻苦钻研。
相信我,没有哪个老师教学生不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看见自己桃李满天下的丰盛,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藏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