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感悟来自于张小桃老师在千聊《如何学习陌生领域20%的关键知识》的分享,以此留作记录。
对我个人来说印象最深的几个点是:
001 知识的形成是由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达到框架化、模块化、工具化后才是知识。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图片或者文字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数据而已。
002 那20%的知识并非是固定的,而是由个人情况来定的。
003 知识可以人、事、网、书而来,另外它不在于你学得多深,更注重你是否解决了问题。
004 关于如何学习:带着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寻找自己需要的那20%的知识,在自己原有的结构化思维上进行重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应用。
005 检验是否学会了,体现在是否解决问题或者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或者你是否能把它教给他人。另外一点提醒是,相对于思维导图对知识的梳理,能够将其写成文章内化效果更好。
006 在互联网时代,最关键的不是方法而是能力,以上提到的能力都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淬炼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最后乘风破浪。
如何践行:
001 培养自己“目的意识”,做事学习之前都先问自己目的是什么,清楚之后再行动。
002 保持批判性思维,一方面不要误把数据、信息当知识,另一方面要懂得辨真伪。
003 培养自己结构化思维,比如重温《结构思考力》。
004 刻意练习在“人、事、网、书”中学。比如这次共读营就可以多看看其他老铁的文章,多和他们就同一个问题进行探讨。
005 践行、输出、分享,学到一个知识后刻意保持以写文章的形式进行内化,而不停留在画张思维导图当完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