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北京市约会博物馆历史.地理.人文
平山郁夫收藏展:一个人的丝路世界史

平山郁夫收藏展:一个人的丝路世界史

作者: 柳贯鱼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21:02 被阅读2次

    国博最近开幕了一场新展,展品虽然都是一人之所藏,但丝毫不显单薄,反而厚重完整,精彩无比,它就是“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主页菌和摄影师Hana在开展后首个周末赶往国博,整个上午都待在展厅中细细欣赏。回来后各自整理照片和资料,于是有了合作的这篇尝鲜展讯。

    平山郁夫先生曾是日中友好协会的会长,也是成就很高的艺术家。他一生中多次踏上丝绸之路,为沿线的文化保护做出重要贡献。这场展览的展品就是平山夫妇所收藏的与丝路相关的珍贵文物。

    看展时难以置信,平山夫妇私人收藏竟然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准。丝路沿线每个地区每个时段每个重要文明,几乎都有相应的文物体现,叙事线非常完整。并且展品本身也都堪称是艺术品,尤其是古希腊的陶器和犍陀罗佛像,美到窒息。

    本年度帝都最后一场惊喜,应该就是它了。

    -来自地中海的风-

    单耳几何纹蚕茧壶

    这件蚕茧壶到底是作何用?展板上没有介绍。我国战国至汉时期也常常会出土这样的陶壶,用途有二:或是做盛器,或是做听筒,半埋在土中,经验丰富者侧耳倾听,可判别敌军数量和远近。

    这件蚕茧壶的花纹非常好看,埋在土里实在是太可惜了,猜测是盛水器,或是装饰物。壶面有对称的菱格图案,还有小小的万字纹样。万字纹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符号,来源于对太阳和光明的崇拜。

    柯林斯式酒壶

    柯林斯是一座历史名城,古希腊文化中有一些样式就以它命名,例如柯林斯柱式、柯林斯陶器。 

    柯林斯风格的陶器与前图中的蚕茧壶风格大不相同,从几何纹样转变成动植物纹样,这主要是受到了东方国家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时代的东方,指的是埃及、亚述和叙利亚等国家。在公元前七世纪时,希腊与这些地区之间商贸频繁,而成熟发达的东方文化,自然也在希腊本土形成了新的风尚。柯林斯地区位处连接欧洲大陆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地峡上,也首当其冲,成为新造型艺术风格的发源地。

    这件酒壶的壶身有四条装饰带,带上排列了狮子、豹、牛、山羊和水鸟等形象,留白处还填满了小小的罗塞塔石碑文字,这是柯林斯陶器后期最具代表性的“兽带纹”样式。

    红彩巨目纹陶杯

    古希腊陶器发展到黑纹样时期时,已经摆脱了柯林斯式的影响,器身装饰图案转而以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为主。它以赤色或黄褐色的壶壁为底,用黑色颜料描绘形象,内部结构则用线刻的手法勾勒。 

    这件双耳陶杯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杯壁外描绘了一双巨目,它源自于古埃及的辟邪标志(荷鲁斯之眼)。人们相信这样的纹样可以祛除灾祸诅咒,保护物主。这种纹饰在战国时期就已传入中原地区,墓葬中常见的蜻蜓眼琉璃珠就是其中代表。后世的人们往往也称它为“全能之眼”或者“上帝之眼”,作为共济会的标志之一,我们今天在美元纸币的背面还可以看到。辟邪目纹在今天的中亚地区仍非常常见,人们会佩戴或悬挂同心圆纹的眼状玻璃片作为护身符,可见其源流之长。

    巨目之间为酒神和他的妻子,酒神也是戏剧和狂欢之神,在希腊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康塔罗斯酒杯

    和罐子一样大的酒杯,是给巨人歌利亚用的吗?实际上康塔罗斯酒杯可能并非用来饮酒,而是作为混酒器。古希腊人没有喝纯葡萄酒的习惯,而是会把葡萄酒倒入到图中这样的大酒盅里,再掺入清水稀释,最后加上蜂蜜和松脂等香料。这种混合的葡萄酒度数不高,宴会中人们可以开怀畅饮。

    这件康塔罗斯酒杯表面的图案依旧使用了黑绘技法,正面绘制了一位骑着马的全裸少年,前后还有两位持杖长衣的老人,这可能表现的是少年在运动场上接受训练的场景,这样的训练模式在古希腊时期很受重视。酒杯口沿处装饰了一圈心形图案,非常可爱。

    牛头形红彩陶酒壶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陶器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从前图中的黑绘技法,转而改成红绘技法。在赤色或黄褐色的陶器壁上用黑色或黑褐色颜料勾勒和装饰,再将形象以外的部分全部涂黑,这样就形成了黑质而红章的图案。相对于黑绘技法中使用刻线来表现细节,这种方式更加灵活自如、丰富多彩,人物也更加有立体感。

    这件牛头陶壶上描绘的是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场景:化身天鹅的宙斯,正在诱惑丽达。丽达后来生了几颗蛋,其中一颗孵出来的就是绝世美女海伦。

    人物像注口陶器

    在这件公元前1800年的陶壶外壁上,叙利亚的先民们选择使用塑像而不是绘画来装饰。相对于后世的古希腊陶器,这件小壶看起来有点朴拙,但不失匠心。壶嘴巧妙地设计成了一位扶额的滑稽男子形象,他惊讶地张开了嘴,正好形成了出水口。时隔四千年,我们不知道当时的匠人制作这件酒壶时是何想法,但现在谁看见它不会会心一笑呢?

    这样的壶型与后来波斯的执壶非常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它的源头。

    死者肖像

    帕尔米拉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这座绿洲城市连接着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成为当时地中海世界的贸易中心。作为罗马的附属地区,帕尔米拉也深受其在文化上的影响。

    这件雕塑就带有浓浓的罗马艺术风格,它是陵墓中放置遗体的架子盖上的浮雕,也是为了永远纪念死者而制作的肖像。肖像背板的右侧上刻有死者的姓名和哀悼的语句,所用的文字为阿拉米语,它是今天叙利亚语的源头。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沙漠中的施工人员偶然挖到一处古代墓葬,从此帕尔米拉古城遗址重见天日,这座古城曾经是女王芝诺比娅统治的地域。这位气质高雅的女王曾野心勃勃地自立为罗马人的皇帝,并攻占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大片土地。然而最终还是被奥勒良击败,并被带到了罗马城附近软禁,她的血脉最后融入到罗马上层社会中。

    近年来叙利亚战火不断,帕尔米拉古城后落入极端分子手中并遭到大肆破坏,珍贵文物也成为黑市上用来换取恐怖活动资金的商品。这件文物不知道是不是其中一件。

    女性头像

    波斯拉城是古罗马帝国阿拉伯省的首府,城中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露天剧场。与帕尔米拉一样,波斯拉城也沦入极端分子控制之中。但幸运的是,它挺过了内战,未曾遭到严重破坏。

    这件女性头像就出土于波斯拉城,由于身体缺失,我们无法判断出它属于女神还是贵妇人的雕像。但从发型上来看,毫无疑问是受到公元2世纪时罗马贵妇人卷发形象的影响,这也表明当时的波斯拉城罗马化程度已经很深了。

    粘土神像

    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常常可以在苏美尔-巴比伦文化中找到原型,图中粘土神像就是其中一例。这位长着长长胡须的神灵是巴比伦神话中的冥王奈尔伽尔(Nergal),他也是瘟疫和战争之神。奈尔伽尔的冥王神位来源于他的妻子冥后埃列什吉加尔,他因为得罪了后者而被抓到了冥府,并与之结婚成为冥王。而希腊神话中冥王抢亲简直就是这个故事性别反转的翻版。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河网密布,人们将河滩上的软泥做成泥版或者神像,用芦苇棒书写雕刻,晒干后就成为粘土泥版或神像。考古学家破译了出土泥版上的楔形文字后,惊讶地发现,包括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等圣经故事,都来源于苏美尔-巴比伦神话。

    美杜莎头像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部将塞琉古一世建立了以叙利亚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在内的希腊化帝国。其中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亚地区受希腊文化影响非常深,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移居到此,也带来了希腊风格的雕塑艺术。

    这件青铜头像,就是希腊神话中大名鼎鼎的蛇发女妖美杜莎,她鬈曲的头发化成毒蛇,缠绕在四周。而最可怕的还是美杜莎的双眼,被她凝视之后的生灵都将化为石头。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富汗,美杜莎也成为了驱邪的标志。这种依靠双眼魔力来辟邪的设定,我们似曾相识——前面介绍的陶器上的巨目纹就有同样的作用。

    亚历山大和他的部下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中亚地区,这一军事行动的意义不止于此,它还将催生佛教史上重要的艺术风格的产生——犍陀罗佛教艺术。

    菩萨立像

    原始佛教时期教徒们并不立偶像,在表达佛祖形象时长常常用足印、菩提树等代替。但随着佛教不断发展,教徒们渐渐打破了这一禁忌,并最终在白沙瓦地区制作出了最早的佛像,从而产生了著名的犍陀罗佛像艺术。

    白沙瓦是犍陀罗的中心,这一地区长期受希腊-马其顿-巴克特里亚文化影响,希腊化很深。因此,当佛教北传至此,与早已成熟的希腊雕塑艺术金风玉露一相逢,佛像就此诞生。我们观察这一时期的佛像,可以看到明显的希腊雕塑风格——肌肉比例完美的躯体、深邃的面庞、卷曲的螺发、飘逸的长袍。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明显的区别:三折枝式的动感身体形态以及璎珞装饰,无不体现出浓浓的印度风格,这也表明佛教的本源地来自于更南的次大陆。

    犍陀罗佛像艺术继续东传,影响了包括敦煌在内的后世佛像风格。我们今天欣赏公元3世纪的佛像时,其实也正是在欣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汇所诞生的艺术结晶。

    骑豹的丘比特

    在希腊神话中,小爱神是一位长着翅膀的青年,而在罗马神话中,则是我们今天更常见到的幼儿形象。他的武器是一把小小的弓箭,金箭会使人相爱,铅箭则让人分手。而丘比特在射箭时常常蒙着眼睛,这也是为什么爱情往往都是盲目的。

    在罗马帝政时代的这件小陶器中,丘比特似乎未曾拿着他的小弓箭,而是肩扛着一把小竖琴(瞎猜的)。丘比特的形象后来被基督教艺术吸收,成为手持竖琴的小天使,有学者认为敦煌艺术中的飞天形象,也来源于此。

    为什么丘比特要骑着豹子呢?同样让人费解。我们更常看见他骑着海豚,那是爱神维纳斯的吉祥物。另外,双鱼座形象也正来源于这对母子。

    玻璃首饰

    腓尼基人住在地中海东岸,他们在地中海贸易中扮演着中间商的角色。除了赚取差价,还通过贩卖玻璃制品获利。玻璃制作技术最早来源于埃及,腓尼基人习得后进一步改进,制作出了精美的工艺品,很受各地贵族们的喜爱。其中中间那件项链的挂坠塑造成人面形,大大的眼睛很有特色,在看完前面展品的介绍后,想必聪明的你很容易猜出它的功用。

    腓尼基人除了制作玻璃器,还通过制作一种极为珍贵的染料获取暴利。地中海出产一种骨螺,从中可以提取出稳定的紫色。而紫色的布料深受贵族喜爱,被认为是最高贵的颜色。紫色的英文purple就来源于这种染料骨螺,而腓尼基(Phoenicia)这个词在闪米特语中的意思也正是“紫红”。

    地中海沿岸的风吹拂着商贸船上的帆,将货物运送至港口。而此时来自内陆的商人早已做好准备,要将这些来自异国的奇珍异宝运送至更遥远的东方。

    敬请关注下篇内容:两河流域的文明融合与回响。

    致谢:编辑团 老宋、二十八年蝉;图片由摄影师Hana拍摄,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山郁夫收藏展:一个人的丝路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y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