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c97744f3e497每天写1000字生活家
曾经作为家校共育中非常重要一环的家访,为什么现在日见稀缺了?

曾经作为家校共育中非常重要一环的家访,为什么现在日见稀缺了?

作者: 茂茂_f8d6 | 来源:发表于2018-02-23 01:26 被阅读12次

        上午10:30,我如约前往一学生家进行家访。这也是我近些年第一次上门进行家访。

        按照万师访万家家访活动的工作要求,我事先联系了这个学生家长并与他进行了充分沟通:说明家访的目的,明确家访的流程,确定合适的时间,申明家访纪律。征得他同意后,最终确定了家访的时间。

        这位同学生性活跃、乐观,学习基础不太好,平时非常勤奋,也很注重请教同学和老师,但效果总是不太明显。下学期开学即面临文理分科分班,这位同学为此一直很焦虑,爸妈也跟着着急,使不上力,但又不敢表露出来,以免给孩子增加压力,还得经常开导、安慰孩子只要尽力了就好,劝孩子不用过于自责。这孩子很懂事,也因此倍感压力。其实这些情况我们都知道,在校期间也经常开导这位同学,而且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其爸妈一直都有沟通,所以该同学尽管经常有焦虑感,但总体情绪平稳。借助这次活动契机,我上门与其爸妈第一次面对面交流。

        虽未谋面,但我们早已熟悉。进门后先寒暄了一会儿,聊到孩子的情况,感觉好像没什么新鲜的可说,在重复了我们聊过很多遍的内容后,他们又回忆起了孩子报考我们学校之前的事,之后不知不觉间话题带到其他一些漫无边际的事情上去了。忆起此行的目的,赶紧言归正传,拍照、在表格上填写意见并签名。家访顺利完成,前后不到一小时,核心的流程在5分钟内就结束了。再次婉谢了留下午饭的邀请,因事先已经申明,尽管已经到了午饭时间,离开回家。

        突然感觉自己把这项工作异化了,好像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仪式,虽然做之前已经意识到会这样。我为什么要去家访?我对这个问题稍感困惑。不过由此想到另一个问题: 曾经作为家校共育中非常重要一环的家访,为什么现在日见稀缺了?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

        一、家长观念的转变。以前,每个家庭的孩子不少于两个,甚至更多。在物质贫乏又通讯不便的年代,父母的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方面,很少有精力顾及孩子的学习。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教导,有时家境困难到不足以支撑孩子学业时,父母甚至会让孩子辍学。因此,当遇上学生成绩异常波动、无心学习或辍学等情况,责任心强的老师会通过家访的方式来了解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自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家里人少了,条件也更好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格外上心了。绝大多数家庭家里除基本开销外,最大的支出就是用于孩子的教育。所以,根本不用等到老师家访,稍有问题,家长就找上老师了。

        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管以前还是现在,父母们从来没闲过。不过,以前忙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现在忙是为了给自己和孩子想要的更好的生活。忙到很少有时间着家,反正孩子放到学校交给老师了,自己就满天下到处跑赚钱,很少有家长有时间坐等老师来家访。而如今的老师除了每天固定的课务外,还需面临和承担很多相关无关的学习、工作,除了周末、放假,也很少能抽出时间去家访。

        三、沟通方式的多元。以前孩子在学校出点什么问题,要与家长联系相当不便,就只好或放学时交待孩子让父母在指定时间来学校一趟,或老师在放学后、周末去家访。近点的还好,遇上路远的或者山区的孩子,翻山越岭几小时甚至大半天才能到,不仅要在学生家中用餐,甚至可能要留宿。不过,在这时,老师总能感受到家长的热情淳朴,家长也为老师的尽职尽责而感动。而今,家校之间的沟通方式先后经历了电话、短信、校讯通、飞信、QQ、微信等等,举凡大事小情,都可以非常便捷地互通有无,乃至今天孩子的问题已经沟通得无需再沟通了,有些家长转而天天让老师转告孩子取快递、回电话、穿衣服、回家。还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的情况,除了上述方式外,只要有时间,就亲自驱车到校与老师面谈几个小时。家访,好像已经不再需要了。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很多人在网上大骂如今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低下,却忽略了今天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远超以往,因为受应试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形势所迫。以前的教师只要按时上课改作业就好,并无多大的升学及考评压力。我还记得我初中的老师们,每天放学后就相约到附近的小店喝酒,根本不用顾及考试的各种指标。而今天的教师,既要提升教学成绩,又得兼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但凡出了一点点差错,也有可能给自己和学校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现在的教师几乎是全能的,既能上得了课堂,又能赶得跑流氓;既要镇得住邪气,还得学会保自身周全。一句话,该做的不该做的,该想的不该想的,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得想到说到做到,如此一来,家访也就纯属多余了。

        五、社会环境的压力。如今你在网上说自己是老师或许能赢得一点客气,但你要敢于发声为教师辩护一句,铁定遭到斥骂围攻,其中原由不外乎有偿补课啊、收礼啊、索贿啊、势利啊。平心而论,确实有些地方有些老师做过这些违反规定、有辱师德的事,但社会上好些人却因此不分青红皂白让所有老师为他们背锅,而且网上理性的人不多,尤其是那些喷子更是逮谁喷谁,根本无是非可言。有个网友在我的文章后面评论说他从小到大就没见过不收礼的老师,我回复他只能说明他见识窄,结果一堆人围攻我,有说我对实际情况一点不了解在梦游,有说我这么卖力地为老师辩护是跟老师穿一条裤子,有说他念到高中家里送给班主任的钱加起来不下十万不然凭什么一直坐教室前面,有说他外甥在无锡念小学老师直接伸手要钱,有说什么他们那边开学第一件事就是塞红包才能免于孩子受冷眼,等等等等,无力回击。除了网络的攻击外,每到节假日,从上到下大会小会三令五申强调不得以各种形式接受任何吃请红包。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教师,对与家长的过度接触避之唯恐不及,更何谈敢主动去家访呢!

        当然,这些纯属一家之言,一孔之见,如有不当,敬请海涵,欢迎赐教,喷子请自觉绕道!

相关文章

  • 曾经作为家校共育中非常重要一环的家访,为什么现在日见稀缺了?

    上午10:30,我如约前往一学生家进行家访。这也是我近些年第一次上门进行家访。 按照“万师访万家”...

  • 家校共育,让生命如花绽放

    家校共育,让生命如花绽放 ——《家访,让家校共育更有温度》有感 19306 泰安岱岳区大汶口镇柏...

  • 2019.9.28 立德树人一体化课程第一期教师培训——扈培杰

    王坟初中 一、什么是家校共育 二、为什么要开展家校共育 三、怎样开...

  • 家校共育(20220611)

    今日收获: 张俊老师分享的《家校共育 幸福亲师:经验与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家校共育的现状、家校共育的优势和家校共...

  • 云家访那些事

    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是情感联结的重要途径,是家校共育彼此抱持的纽带。 一学期结束也是家访的开始,这学期因疫情我们...

  • 家访

    家访其实意义挺大的,促进家校共育,加强家校沟通。家访之前我也做了些功课。今天下午正式开始的,第一节课去了两家,托管...

  • 2021-08-28

    万师访万家 家校共教育 ——屏山中学积极开展“万师访万家”家访活动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家校共育,屏...

  • 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东马沟小学家校共育叙事 王俊霞 家校共育,让人忧伤让人喜;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 家校共携手,同心育英才

    新教育指出“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

  • 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学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作为家校共育中非常重要一环的家访,为什么现在日见稀缺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st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