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给钱就行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了解一下?
皆仁法师
布施有福报,怎样才是修布施呢?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布施?
布施,梵语音译为檀那、檀,也就是将自己拥有的东西,包括财物、体力、知识等等施舍给他人的行为。
其中,布施者称为檀越或者施主,所施的东西是物,也可以是身体、体力、知识等有益于他人的有形之物或者无形之物,而接受布施的对象也就是受者,称为福田。
值得一提的是,布施是菩萨行持菩萨道、积聚福德资粮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
如果按照布施物来分,布施可以分为三种:
一、财施,也就是把自己所拥有的食物、衣服、医药用具、钱财、房舍和体力、知识、身体器官等施舍给他人。而外在的钱物等被称为外财;身体器官等称为内财。
二、法施,《大智度论》中说:“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是指向人赞叹诸佛功德,或者是应机向人开示佛法,使之种下觉悟成佛的菩提种子。法施和法供养有什么区别呢?法施是对下而言,而法供养是对上而言的。
三、无畏施,《摄大乘论释》中说:“无畏施者,谓止损害,济拔惊怖”,也就是用语言、行为等种种的方法去减轻、消除别人的恐惧心理。《三藏法数》中说:“谓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之人,无杀害心,令其无畏,是名无畏施。”
无畏施指不仅不侵害他人,反而要以言语、行为等消除他人的恐怖畏惧。
知道布施的含义之后,那要怎样修布施呢?
有的人以为布施只要多给钱财给别人就行了,其实佛教中如法的布施不仅仅那么简单,在决定布施之前,还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否则布施和受施者不但不能得到利益,而且反受其害,那就得不偿失了。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曾经说过:菩萨布施“有三因缘:一者物净、二者心净、三者福田净。”
布施对于施者、受者和所施物都有要求,第一是物净,第二是心净,第三是受者净。
下面大致解释一下:
一、心净
心净是指在行布施的时候,心要清净。
《优婆塞戒经》中说:“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
这是说,菩萨布施的发心不是为了追求人天福报,不是为了有好名声,不是为了得到来世有好的身体和富裕的钱财、美满幸福的家庭(虽然修布施的确有这种种的善报),而是菩萨为了悲悯众生,为了利乐、调服众生,以布施为契机,将众生引导入佛法之中,并将布施所得的种种福德回向给众生,愿与众生同得无上菩提,并且教导众生其中的道理让他们也有亲证菩提的机缘。以这样的心来行持布施才能称得上是清净的布施。
心不清净的布施,也能得到利益,但只能收获世间法中的利益,而得不到出世间的殊胜果报。
二、物净
物净是指用来布施之物,应该是清净的。
《优婆塞戒经》中说:“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
这是说菩萨用来布施之物,不能是以下几种:
(一)用来布施的东西,不是用抢劫、偷盗他人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必须是合法而且用正当途径所获取的财物。
(二)用来布施的东西,不是圣者所遮止的东西,以食物为例,不能拿含有葱蒜等五辛的食物供养三宝,也不能用烟、酒等危害他人身心的东西来做布施。
(三)用来布施的东西,必须是自己的所有物,不能是多人共用之物,如果没有征得他人同意,把共用之物拿去布施,那就是不净物布施。
(四)用来布施的东西,必须是非三宝物,也就是不属于佛、法、僧三宝的器物。如果是寺院常住的物品,不能用以布施。如果非要布施,可以向常住主事者说明,并用钱赎买后,等物品属于自己,再行布施,不能私自挪用、用三宝物做人情。
(五)用来布施的东西,在已经承诺布施给甲的前提下,不能拿来布施给乙,如果已经许诺布施给多人的东西,也不能随便更改主意布施给一个人,同理,如果承诺布施给一个人的东西,也不能随意更改为布施多人。修行者一诺千金,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不能轻易反悔,而让众生起恼害之心。
(六)用来布施的东西,不能是通过欺诈、诓骗、逼迫他人所得,必须是合法收入,合理所得,才是清净的。
《楞严经》中说:“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想要得到清净的善果,就要有清净的善因,如果布施之物不清净,又怎么能以清净心来行持布施,又怎么能够得到布施的善果呢?
三、福田净
福田净是指所施的对象也是清净的。
《优婆塞戒经》中说:“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
什么是八邪呢?八邪是指与八正道相反的八种邪道,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存有八邪者,就不是清净的福田。佛弟子布施种福田,以求积聚福德资粮,一定要避开这八邪。
关于如何修布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