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约是在2016年年底,正式踏入了“知识付费”领域。
作为互联网人,其实我已经错过了很多个风口。
早几年,微信公众号平台,大多数早的意识到的运营人士,都已经赚取到了相应的红利,平台催生了很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平台的输出,获得了远比自己工作更大的回报,所以很多运营者都成了我们现在所所得“自媒体人”。
那是一个遍地追求10W+阅读量的时代,一篇10W+的文章可能可以抵得上一个企业几百万的费用做一个推广,因此这些能写出“爆款”的自媒体人成了各大企业争相追逐的对象,他们微信公众号的广告位的价格是要“竞标”的。
而如果你现在要进入微信公众号平台,不得不说,已经太迟了。你很难运营一个你想做的,平台上都早已有人提前占好位了的专题。因此,当错过一个风口,很多时候,我们就只能沦为旁观者了。
好在,“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这会是又一个风口吗?
1. 什么是知识付费
设想一个场景,你需要搬家,行李太多,你并没有喊朋友免费给你帮忙,你上58搬家上付费找工作人员帮你;你上猪八戒外包网,付费找人帮你设计、帮你编程做产品。
这是付费时代。
而“知识付费”则是另一个维度,它把人作为主体,通过输出知识来获取相应的收入。传统的知识分享是礼尚往来的礼品经济逻辑,而知识付费则是引入了经济回报,利用现有的知识输出平台和媒介形式做成可流通的产品、服务,这给人类知识、经验的分享效率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个时代的社会,越来越追求“时间效率化”,能在最短的时间达成自己的目的,是值得付费的,市场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人作为主体,是交易的一个升级。从前,大家认为政府机关是靠谱的,我不认识你,我怎么相信你?而现在,随着大量网红的出现,我们建立了一个更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把人升级为交易的入口。
王思聪分答回答了32个问题,刷爆朋友圈,赚了23万;Angelababy直播,2小时卖了10000支口红;《李翔商业内参》,两周获5W订阅用户,收入过千万......
而随着在线支付体系的形成,微信、支付宝打下的江山,更是彻底引爆了“知识付费”。新的传播渠道已经形成,大家不再只能通过电视、广播进行消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一大批内容传播平台。新的货币手段已经形成,让支付变得轻而易举,打赏、收费、广告、电商等等。
2. 知识付费的形式有哪些
1. 资讯
平台通过对新闻资讯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筛选出来,提供给用户进行查看。它帮用户省略了一步自己去搜寻鉴别知识的步骤,在如今信息量如此庞杂的时代,它省略的这一步,给用户带来的是可以知晓最新的新闻资讯、自身不用付出太多的时间、本身资讯是经过挑选的、质量内容都是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的。
这种形式对标的过去的传统媒体,也是“知识付费”形式中最为简单的一种。
2. 知识
这相比之前的资讯就更为体系化,之前的资讯如果算是逛商场,那么这项知识则是专卖店。它更多是介绍一个领域的入门知识和方法,来满足用户对未知的恐惧。典型的,比如得到App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喜马拉雅的《好好说话》,知乎live,分答小讲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出品的作者一般都是某个领域的有名人士,本身带有流量效应,用户对其有深厚的认同感。
3. 课程
这类形式相比知识,就更加具象化。它在知识的基础上,还包含了要让你学会的功能。所以它跟知识的区别是,不光要让你知道,还想让你学会,这是在解决我们目前所拥有的能力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问题。
典型的比如,起点学院的产品、运营课程,在线教育的英语留学课程等都属于这一类,它更加专注于结果。
你听《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没听懂,你可能会怪自己段位没达到那个层次,然后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段位。而如果你花更大的价钱去上英语留学课程,最终发现没什么效果,你肯定是会去投诉、去骂人的,这就是不同形式对标的不同用户群体心理的期望值。
这种形式在目前社会上是更多见的。因为成年人,更加追求功利性的效果,大家都是有目的的冲着结果去的。听了你的课,我就要获得相应的东西。所以,这类形式更多的会找一些领域内最资深、最有影响力的大V合作。
4. 咨询
这类形式典型的就是在行,它针对的是个性化定制。比如,你有一个问题,就可以花钱去在行找相应的行家,让他给你解决个性化问题。这类服务,对标的是传统的咨询服务。
这会是未来的趋势,随着社会高度话发展,私人定制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很多自己经历的事,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直接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如何应对知识付费?
上述所有的知识付费形式在我看来,本质都是一个人通过服务获取相应的回报,只是形式上的差异问题,因此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东西。
“知识付费”的热潮,在刚开始是极其火爆的,而现在,也逐渐趋向理性化。这是社会的规律,面对未知的产物,刚开始肯定是有一段时间的大热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有意识的认识到:学习,付出的最大成本根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因此,最终整个“知识付费”行业,一定会经历一次洗牌,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平台会被淘汰,筛选留下的平台,才是对我们用户来说,最有价值的。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知识付费”的潮流呢?
我认为有2点可进行借鉴。
1. 碎片化时间,学习仍然要体系化
如今我们的时间都被切割成小块,我们所有可利用的空闲时间也越来越少,在碎片化时间,我们的大脑不断的切换任务,精力是没那么集中的,用户没有太多脑力可以对内容进行消化。所以,最终进入我们大脑的内容,是不成体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消失殆尽。
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就是体系化的输入。
一个知识体系很完善的内容,可以让用户轻易地在大脑中形成回路,然后将这些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纳入到回路中,刻印在大脑里,这样知识才会沉淀下来。
因此,对于我们接收到的知识,我们一定要定时的进行整理归纳,使之体系化。而不是,今天看到一篇好的公众号推文,点个收藏,后面就完全遗忘在角落里了。
2. 抱着目的去接收知识
在现如今的社会,我们需要有功利性的思维,这会让我们吸收这些知识更为理性结构化。
因为,如果一段时间内,你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没有任何改变,你一定是坚持不下去的。因此,你需要有目的的去接收这些知识。把所有学到的东西,场景化落地,这样不仅可以真正的把知识纳为己用,而且对你个人的成长是极其有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