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优势:性格内向者的潜在竞争力
内向者有不同于外向者的独特优势,我们不需要刻意模仿外向的人,可以勇敢地接受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内向者和外向者的性格差异呢?
1.脑回路长
内向者的第一个大脑特征是他们处理信息的大脑回路比外向者更长、更复杂。
研究发现,内向者大脑中的血液主要流向处理记忆、计划等内部体验的区域,而外向者大脑中的血液主要流向处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外部刺激的区域。
大脑的血流量增加,意味着大脑更加活跃,也说明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更加活跃。脑回路长最直接的影响是反应慢。外向型性格的人反应快,他们往往在社交上来者不拒、八面玲珑。内向的人之所以从外观上看起来就很内向,并且高度敏感,很可能都与他们的脑回路较长有关。因为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内向者需要一直独自沉思,给人一种性格内向的感觉。另外,内向型性格的人对于一个简单的信息,像是“你最近怎么样”也会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这可能正是导致他们高度敏感的原因之一。
2.对多巴胺高度敏感
“多巴胺”,它是一种在大脑中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很多种,多巴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和运动、动机、快感和兴奋有关。
当你干劲十足或感到快乐时,大脑就会分泌大量多巴胺。多巴胺过剩会导致妄想症和依赖症,多巴胺不足会导致抑郁症和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多巴胺对于大脑而言至关重要。
但是,大脑对多巴胺的需求量存在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多巴胺敏感度”因人而异。
外向者对多巴胺的敏感度较低,他们需要大量的多巴胺。因为多巴胺是通过刺激来释放的,所以外向者比较活跃,喜欢寻求刺激。
相反,内向者对多巴胺的敏感度高,他们的大脑只需少量的多巴胺就能“心满意足”。所以,内向者不需要寻求太多的刺激,这在外界看来,他们会显得彬彬有礼或是过于沉闷。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内向者的人际关系。建立人际关系、与人交往属于较大的刺激,所以内向的人不会轻易和他人亲近。他们不擅长打电话,不喜欢身处嘈杂的地方,这也是因为他们对刺激的耐受性差的缘故。外向者视为快乐的刺激对内向者来说却是他们的“毒药”。
所以为什么内向者通常看起来很沉稳冷静呢。?
一是因为大脑回路长,交谈需要时间思考;二是对多巴胺高度敏感,倾向回避刺激,也使得他们在别人看来很沉稳;三是副交感神经系统发挥主导作用,让他们显得处变不惊。
只有明白内向型性格是大脑的特性使然,内向者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