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33)
请君入瓮,武曌空碑
文/石岩磊
武则天富有创新精神,她命人依据篆文、古文以及籀文,采用象形和会意的方法杜撰出18个汉字,史称“则天文字”,她还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个“曌”字,意为日月凌空普照万物,足见其统御天下的霸气。但武则天的这一创造远没有酷吏们的发明别出心裁,令人望而生畏。
武则天在执政初期大兴检举之风,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朝廷免费为他们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且各级部门不得对其审讯,她还经常亲自召见这些人。所告之事,如果符合她的心意,就会破格提拔告密者,假如并非事实,也不会问罪于他们,于是四面八方的告密之人蜂拥而起。许多人因此升官发财,也造就了一批像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那样的酷吏。被告者一旦进入监狱,狱吏就会采用各种方式行刑逼供,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所以“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言”,大臣们每次上朝前,都要和亲人诀别,不知能否安然回家。
为了逼“犯人”招供,酷吏们制作了花样百出的刑具,比如: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臣、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等等。许多被冤之人,一见到这些令人发指的刑具,便任由他人罗织罪名,全都签字画押以免受罪求得完尸。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帮酷吏本身也难逃被整治的结局。
《资治通鉴》记载,有人告发周兴谋反,武则天指使来俊臣办理此案。来俊臣不紧不慢地问尚不知情的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大大咧咧地说:“这个好办,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 来俊臣叫人搬来一口大瓮,四面点燃柴火,然后对周兴说:“我奉命来审老兄,请君入瓮吧。” 周兴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叩头认罪。公元697年,武则天斩杀了来俊臣,并诛灭了其三族,延续14年之久的“酷吏政治”宣告结束。
无论是造字还是任用酷吏,武则天不过是在树威而已,一个是从文化思想方面强调自己的权威,一个是从刑罚上让人畏惧不敢轻易造次,从而达到统一意识形态铲除异己的目的。经过一系列的超常举措,“武曌”的确实现了自己预设的目标,国家在她的强权统治下也得以飞速发展。而武则天在晚年时便开始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端,她大肆豢养男宠,并让他们参政。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率禁军五百余人,包围了武则天的寝宫集仙殿,要求其退位。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太子李显,随后迁居上阳宫,当年岁末即去世,与丈夫李治合葬于乾陵。
斯人已逝,但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光耀古今,其功绩不可磨灭。她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初设武举,扩大了选官范围,她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拔擢贤才,广开言路,注重纳谏,同时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大力倡导文教事业。毛泽东主席对她的评价是: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其由来众说纷纭。有人称这是武则天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也有人说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刻碑文为好,还有人讲,武则天想让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是非。或许,没写碑文的原由仅仅是武则天感到累了,她费尽心机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她煞费苦心扳倒了所有政敌与情敌,她苦心孤诣让国家走向强盛,而最终被迫让位。世事沧桑在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面前已激不起涟漪,她只想安安静静地长眠于地下,与自己的夫君乐享真正的二人世界吧。
2020.12.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