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我们的阅读

作者: 邹敏娟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07:53 被阅读325次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一天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这个特殊日子的确定,体现了国际组织对读书的重视,可谓意义深远。书籍承载着每一个民族的光荣和梦想,实现着人的情感、价值、思想、智慧的提升,它涵盖古今中外,蕴藏形象与抽象,当下与纵深,是人类最完备、最系统的知识宝库、思想殿堂。

    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事实的确如此。凡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大多数都是热爱书籍的民族。据说犹太家庭会在婴儿诞生之后,给他们舔食书页上的蜂蜜,以此让孩子品尝到书本的香甜。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崇尚读书的民族,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高居世界第21位,中东第一位。犹太民族在两千多年的颠沛流离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门德尔松和弗洛依德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及艺术家,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占有惊人的比例,屡创世界财富奇迹,这与他们酷爱读书是分不开的。据有关权威调查显示,最近六年来,以色列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64本,日本40本,而在中国识字人群中却仅仅只有5本,包括学生的教科书,以及各种专业书籍。阅读在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提倡阅读风气,提高阅读能力已经成为社会改革的重点。在英国、美国、日本、新西兰、芬兰等国家,全民性的阅读已经蔚然成风。英国将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定为“阅读年”,努力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阅读年过去之后,街上的标语从“我读”变成了“继续读下去”,人们的读书热情日益高涨;美国几乎每一界总统都大力提倡阅读,克林顿发起“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布什把“阅读优先”作为政策主轴之一,联邦政府召开全国阅读高峰会,勉励各州加速培养儿童阅读能力;在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拨款资助民间团体举办为儿童说故事活动,拨款充实学校图书,促成在上野公园的“国际儿童图书馆”于2003年5月启用;新西兰以“分享阅读”指导初等教育……而在中国,虽然屡屡传来某某作家签名售书,某某作品最新上市,某市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的消息,但实际上国民的阅读素质却在连年下降,此种状况必然影响到国家教育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令人堪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文积淀的国家,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千百年文明的熏陶和书籍的滋养造就了一批批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拥有宽广的襟怀和从容的气度的杰出人才。我们发明了纸和印刷术,并用它来记载历史和文明。可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却成为不爱读书的民族,从而导致了我们视野的狭窄、知识的浅薄、思维的僵化、人格的缺失,甚至道德的沦丧。对文本的阅读从大的方面讲,是为国家,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小而言之,是为个人,为自己的知识丰富和修养提高。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文化的浸淫和濡染,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使人对生命和世界有更为清澈的认识和关照,而这种积极的影响又可以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对于消除社会陋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是未来社会的主宰,多读书,读好书对于你们来说尤为重要,真诚地希望在不久以后,读书不再是你们的“或然需求”,而是自然而然的成为“必然需求”,成为生活习惯,并贯穿你们长长的一生,使你们终生受益。

          (二)读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全球一体化、知识过剩、信息爆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诸多的信息使我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新鲜的名词,比如“读图时代”、“轻阅读”、“浅阅读“、“反阅读”、“伪阅读”等等。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与此相应,读的内容由文字变为漫画,读的形式由研读变为浏览,纸质的媒介传播太慢,不如“屏读”来得方便快捷。如此一来,阅读就莫名其妙地搀杂了声色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甚至干脆彻底“E”读。这完全违背了阅读的规律。可以说,这不是真正精神意义上的阅读。

    “快餐文化”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产物,正如方便面可以充饥一样,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给人们更多的信息,但是却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食”用可以导致“阅读不能症”“厌读症”,进而破坏我们健康的阅读脾胃,于是乎,屈原、孔子、鲁迅距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在关注个人生存空间里形形色色的纷争的同时,逐渐地流失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人文精神。当我们的信仰开始变得模糊,价值观开始欹斜,精神世界开始荒芜贫瘠的时候,我们对于生活和世界就失去了梦想和热情。美国大众文化批评家波兹曼称电视为造就“沙发土豆”的机器,有“不思”、“不静”、“无遮”三大弊端。依我之见,过分依赖于电视、网络、漫画等具有直接视觉冲击力的介质,人们容易养成“浅思辄止”的习惯,人类的分析理解能力就会降低,智慧和知识水平就会变得单一、幼稚,思维疆域会愈来愈窄,想象力会愈来愈匮乏,思想将如一根羽毛般轻浅,而不会像一池碧波那样沉静而深刻。

    关于什么是“轻阅读”,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王肖练曾经作过一段很精彩的诠释,他说,“轻阅读”是轻松的阅读,轻快的阅读,轻灵的阅读,“轻阅读丛书”里的书其实说的都是大白话,话题追随时尚潮流,读者喜闻乐见。或许这种书籍就属于“通俗读物”?由此我联想到到20世纪起源于日本的“轻小说”。这是一种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娱乐小说,内容多描写校园、青春、奇幻、动画等,配以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漫画,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最近几年中国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小说,据说销量不错。这无疑是对传统阅读理念的挑战。

    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轻阅读”的确发挥了一定的优势。它满足了一部分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感官需求,而且让读者获得了浅层次的精神愉悦和美感体验。阅读这类书籍,人们只需享受文字和画面,很少去思考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因而读起来倍觉轻松。如果拿它跟电视网络作一番比较的话,我觉得它们的阅读效果可能差不多。画面提供了视觉享受,情节提供了情感享受,少量的文字(语言)则提供了信息空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在工作和生活的空闲时间读读并没有什么不好,但问题是,如果我们过分依赖这种文字(图画)带给我们的感觉的话,我们将失去思考的习惯,养成一种可怕的思维惰性,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经典阅读”可以纠正这种“轻阅读”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经典作品具有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它会真真正正地引领我们飞升,为我们构建起广阔的精神家园。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会记得屈子悲天悯人的呼唤,依然能在脑中清晰地浮现易水河畔,萧萧寒风中壮士一去不返的背影,依然能在每一个菊花初绽的秋日,想起那位气定神闲、优游快乐的老人,依然能在荷马史诗的激昂中沸腾起热血,依然会陶醉在泰戈尔曼妙的散文诗的境界之中……这,足以说明一切。经典会随时随地地复活,在我们心灵中播下种子,并且很快成长为蓊蓊郁郁的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呵护我们灵魂深处的一片净土,而泡沫一般的“轻小说“却做不到。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阅读一流的作品,可以得到比较高层次的思想情感体验,而整日徜徉在二三流的文字里,最多只停留在三四流的层面。经典作品犹如大浪淘过的金沙,粒粒都闪烁着思想和精神的光华,阅读这样的书,无论对于我们的求知还是做人,都是很有好处的。况且,人的一生本就短促,而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卷帙却如满天繁星,难以计数,要想读完所有的书籍是不可能的,我们能读到的,永远只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要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书上面,主动地与先哲对话,接受他们智慧与思想的沐浴,这种精神收获是电视、网络所难以实现的。

    抛开一切浮华的表象,让心灵以最朴素最原始的形式无限亲近经典,我们的内心将会迅速地得到滋润,如同一粒饱满的种子,充盈着蓬勃的热情和生长的力量。伴随着这样的情感体验,我们的审美观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人文素质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何尝不是一件赏心乐事?

                  (三)我们怎样读书

    读书从“无法”而来,奔“无法”而去。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或者定律,但需得承认,阅读方法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伴随着我们的阅读实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这些习惯由于各人的知识经验、理解能力、审美追求的不同而不同。什么样的习惯才是好的呢?我想,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阅读的愉悦感的习惯就是适合自己的好习惯。我不赞同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阅读方式,因为它是一种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的阅读,为着某种私己的目的而使身体遭受痛苦,哪里来的愉悦感?又怎么去享受阅读的快乐?

    明代理学家朱熹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说:“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读书首先要有平静的心态,心凝神定,方能思维敏捷,对书中的知识和道理自会融会贯通,由此生发出许多妙不可言的想象和观点来。古代很多的大儒都是很讲究读书环境和心态的,他们常常都有一间雅静的书斋,读书之前先拂拭桌上窗前的尘埃,令窗几明净,心情自然为之轻松,在完全放松的自然状态下阅读,对文字的体悟自然更深入,感觉也更真切。有一种有趣的说法:人们在读书时,不光用眼,用脑,还要用脊椎骨。脊椎骨是什么?是人的灵魂和精神,也是人最敏感的神经所在。拥书而坐,静静地沉浸在书墨的清香中,用最平常的心态和最敏锐的直觉去触摸真实的文字,让思想自由自在地去驰骋,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向神往?

    经典的书籍是常读常新的,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到更为久远的社会和生活中去,这样的书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因此,与其花很多的时间在许多书籍上面,不如潜心静读某一部真正有价值的名著,也许,在千万次的求索之后,我们的心灵能够超越文字实现弥足珍贵的升华。对于经典,我们必须谦卑地低下头,以最大的耐心和细心去咀嚼,去体悟,去与之对话。当我们的思想如同溪流一般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汇入先哲们的汪洋大海,并与之碰撞交流,迸溅出晶莹的浪花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

    书籍的香甜犹如蜂蜜,它深深地隐藏在文字之中,需要读者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努力地汲取其中的精华。阅读需要思考,思考是实现再创造的唯一途径。一味的死读和被动地接受是不能有效地实现阅读价值的。只有投注全身心,调动一切神经去积极地感受和思考,才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此外,“涵咏吟诵”,是很适合阅读中国作品的,那种阅读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本身就体现了汉语独具特色的美,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情感步入高潮,思想渐入佳境,那种意趣意境相生的奥妙,恐怕只有吟咏者自己体会得到。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阅读要趁早。阅读是一种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形成得越早,效果越好,对人的成长越有益。大家可能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儿童时期听过的一个故事,诵读过的一首唐诗,即使经过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它仍然无比清晰地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这是因为,稚嫩的大脑犹如一张洁白的纸,它没有经过任何世俗的影响和刻画,因而有着巨大的记忆潜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事纷扰经意或不经意间就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对于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深刻的印象。况且,童年时期的阅读,包括青少年时期的阅读,最初的时候大多数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而伴随着阅历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这种感性的认识逐渐自觉的变成理性的理解,而且每重温一次,理解就加深一层,如此反复,这份感觉就历久弥新,越来越深刻地映照我们的内心,进而融入我们的生命。

    青少年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真真正正的读书人吧,让书籍的光芒,照彻我们年轻而懵懂的生命!

    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第十三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拯救我们的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ud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