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齐门思乡女(姑苏古城门记吟之八)

齐门思乡女(姑苏古城门记吟之八)

作者: 邵冬辰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08:57 被阅读27次
齐门思乡女(姑苏古城门记吟之八)

八、齐门思乡女

缠绵悱恻思乡梦,梦息虞巅葬碧坟。

上九层坛宵望皓,垂千载史日生氲。

干戈玉帛吴姻化,合纵连横齐女分。

岿阁崇门萦玉魄,断肠人比汉昭君。

【韵译】

缠绵悱恻几多思乡苦梦,愁梦止息虞巅女葬碧坟。

曾上九层高坛宵望穹皓,已垂千载青史日生氤氲。

干戈易玉帛与吴姻联化,合纵连横责凭齐女担分。

岿阁崇门萦迴玉女气魄,断肠人风范堪比汉昭君。

【随记】

          齐门位于苏州城北,因门朝向当时的齐国,故名。古称望齐门。赵晔《吴赵春秋》记载:“齐子使女为质于吴,吴王因为太子波聘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因乃为病。阖闾乃起北门,名曰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女思不止,病日益重,乃至殂落。女曰:‘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阖闾伤之,正如其言,乃葬虞山之巅”。今虞山仍有齐女冢古迹,清康熙初重葺,顾嗣立题“臣心拱北”额。据考,齐门有城郭,旧称城垛子,城郭之间还有方角城墙。齐门有三道城门。内城门西侧有水城门,门上建有两层城楼,俗称鼓楼。内有内城河,外有外城河,城郭之同相距二三十米。因有三道门,故道路曲折,交通不便。60年代初,首先拆除城门城楼,1978年建水闸时拆除了水城门。

        由齐女质吴的故事,自然联想到王昭君,这位二千多年前出生于汉代南郡秭归县(今湖北兴山县)一平民之家的女子,被汉元帝以宫女的身份赐予匈奴单于呼韩邪为妻。呼韩邪单于去世后,为巩固汉匈和平的大局,王昭君忍辱负重,“从胡俗”,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因为昭君出塞和亲,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和亲加强了汉匈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并效仿实施。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王昭君为实现民族和睦相处而远嫁匈奴,开创汉匈间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昭君的故事,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昭君殁后,葬大黑河南岸,墓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南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人民出于对其历史功德的感念,在祖国许多地方修筑起昭君“青冢”。

        论贡献于国家的、造福于人民的、影响于历史的,昭君显然都远胜于齐女,但我们不能就此低估齐女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春秋时代吴齐两国人民交往史上的作用,毕竟,因为她,烽火消弭,和平得驻;因为她,姑苏城留下了齐门遗址和与之相伴始终的唯美的历史传说。

齐门思乡女(姑苏古城门记吟之八)

[注]相关史料和图片来自网络。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门思乡女(姑苏古城门记吟之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w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