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看场电影散文
假如你能看到自己的人生始末,还愿意像现在这么过吗?

假如你能看到自己的人生始末,还愿意像现在这么过吗?

作者: 袁筱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18:13 被阅读94次
    文/袁筱鱼

    很久很久没更新。

    一部分时间用在了健身,一部分时间用在了早睡,还有一部分时间用在了阅读和倾听。

    倾听什么呢?倾听自己心里面的声音。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在生活中,但往往很恍惚,好像每天醒来后都是被外界推着走,只有到了深夜,才稍得喘息的空间。这时候,我们内心的声音渐渐浮现,一遍一遍地呢喃,亦幻亦真地呐喊。

    可是,我们会经常性地选择忽略,或是遗忘。我们似乎在压制内心的渴望。

    为什么呢?因为现实中我们要遵循本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力所不能及。于是便刻意选择继续被外界推着向前。

    然而,我们内心又很是不甘。如果没有活出我们自己,生命的本真便没有意义,我们成了一具扯线木偶,没有自己的灵魂。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写过一部小说《圣诞颂歌》,故事里的男主人公是个守财奴,“吝啬、冷酷、没有人性”。在一个平安夜里,他遇到了已经死去的合伙人的灵魂、圣诞过去现在及未来之灵,而后看到了自己从始至终的命运轨迹。看到如此恐怖的将来,男主一夜之间如换新人,从一个超级讨厌的守财奴变成了宽厚仁慈的慈善家。

    最近,我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姑娘,二十几岁的年纪。看照片,肤白貌美,看朋友圈风格,文艺喜阅读。可是你想象不到,她无助时候的抓狂。面对我这样的陌生人,竟然可以畅说无阻。当然,我知道,她实在需要帮助。

    她给我发了很多语音,诉说她原生家庭对她的塑造,让她变成了自卑敏感极度在乎他人看法的模样。她每段话基本上都离不开某个亲人说她哪里不好,表面上看,她很排斥这样的说法。可是,潜意识里,她却无比认可。

    如果已经习惯了某种状态,尽管这样的状态让你很痛苦,你也依然上瘾。

    而如果我们也能拥有一段奇遇,类似《圣诞颂歌》里的男主角这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不仅仅是将来,还有过去和现在,你还会坚持如今的状态吗?

    之所以说需要看到人生始末,是因为每段连接的排列组合呈现的状态不尽相同。比如说,阿娇最近大婚,我们看到了她幸福的当下。如果未来她也一直幸福,那么过去(艳照门)对于她来说,就是成长的代价而已。而假若未来又发生一系列的坎坷,那么过去于她,就是隐隐贯穿的性格弱点占据了主导地位。

    其实,许多人都只是活着,而不是在生活。我们无意识地重复每天的劳作,刻意回避内心的渴望,在惰性里虽痛苦却也不费力地老去。那么,过去和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会脉络清晰吗?

    显然不会。

    所以,在我们没有奇遇的情况下,能否认识到过去和现在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顺着脉络推导,便不难看到我们将来的模样。

    假设F刚大学毕业,选择了一家稳定的很难有上升空间的企业就职,所得资源很有限。若干年后,当他学完了可学的内容,局势再无拓展,个人再难增值。如果他的个性很安逸,那么他继续待着,他的将来便是岁月静好。而如果他的个性较要强,那么他继续待着就成了一种煎熬。可推导的将来,可以让F问自己,是否愿意像现在这样继续生活?

    爱情和婚姻也是如此。虽然涉及关系,还有另一方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可是,真正主导关系发展的,还是自己的个性和态度。这其实便体现在各种选择上。

    你为什么会选择ta?尽管是被动选择,也掺杂了你主观的意愿。毕竟没有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逼迫你吧?

    你为什么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对待ta?即使是习惯,也要察觉习惯背后的缘由究竟是什么?

    ……无数的问号后面,兴许便是我们为何会有如今生活状态的答案。

    而你由此梳理出一路走来的脉络,你是否会爱上将来的自己呢?

    我不禁又想起一个老同学,睿智,勇敢,极具创新精神。而当他从某知名大学毕业后,却选择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偏远小城。这让人难以捉摸。按照常人理解,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他的优势才不会被埋没和浪费。可是,他却早已看到了将来的自己,并由此推导当下的选择,乐得其所,从未后悔。

    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够看透,活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如你能看到自己的人生始末,还愿意像现在这么过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bj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