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了一个立项,是关于多文本阅读的。近几年优质课选拔也开始进行多文本教学设计。
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在尝试多文本教学,但是只停留在浅层,没有系统性设计一堂多文本阅读课。
之前听到最多的是群文阅读,那么它们二者有什么联系呢?我查看了一些相关资料:
“群文”的来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材内群文、教材内外群文和教材外群文。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最具实践意义的是教材内群文,即践行“1+X”理念,融通课内外,守正创新,增量提质,利学便教。群文阅读教学要经历一个“感知、理解、比较、整合,、归纳、评鉴、表达”的自然过程,要求选文精当适切,教学环节一线贯穿。
多文本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围绕一组或者一个议题,选择多个文本,师生围绕议题展开集体构建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其中,“多文本”一词是对以前群文阅读的精确解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文章片段即为多文本,由于课堂时间和学生阅读速度的限制,课堂上学生阅读多篇文章有一定难度,而文章片段阅读则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只有倡导多元化的教学主题探究,才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因此,多文本阅读教学教师在选文上应该提供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素材。
也就是说,群文阅读是多文本阅读的前身,可见,王君老师还是有前瞻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