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腊八节里说豆豆面

腊八节里说豆豆面

作者: 白兔糖atom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23:44 被阅读0次
腊八节里说豆豆面

        在我的家乡,腊八节这天不喝腊八粥,吃的一定是腊八面,我们俗称豆豆面。何谓豆豆面?就是将红豆,赤豆等各类豆子前一天晚上泡好,第二天一大早将其煮熟,然后在刚刚煮过豆子的水里,下入剺成韭叶宽度的手工面。这时候面条已经开始慢慢被浸染成了暗红的豆沙色,只等面条熟了捞出,再浇上丰富可口的臊子。一碗芳香四溢,令人垂涎的豆豆面就大功告成了。

      传说中腊八节这天吃豆豆面是为了告诫子孙要节俭朴素,可传说毕竟是传说,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但吃豆豆面这个习俗却一直流传了下来,每到腊八这天,家家户户一大早就开始支炉生火,家里的女士们开始忙碌着煮豆,擀面,炒菜,不多时,挨家挨户的窗户都会飘出腊八面的香味。真可称得上是“未见其面,先闻其味”。

        离家多年,“十里不同俗”——我所在的地方不吃豆豆面。每到腊八这天,我的胃就会很自觉地想念豆豆面的味道。馋到不行了,自己就尝试动手做,可方法步骤看起来都对,吃起来却觉着有些寡淡。后来才想明白,在一个游子的心里,缺失的,大概就是妈妈的味道吧。

        是的,是妈妈的味道。融化在朴素无华的一日三餐里,就是那种明白你的喜好,包容你的挑剔,一如既往地爱着你的味道。我从小挑食,妈妈做的饭菜里绝对是没有韭菜和肥肉的;我随口一说外面那个菜好吃,第二天家里的餐桌上就会多一道我昨天提到的菜;上高中的时候学校要求六点到校,妈妈都会五点起床做早餐给我,让我吃了饭再去学校;也不管工作再忙,她都会赶在上班前准备好午餐的食材,等我中午放学回家,饭菜都已经上桌了。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妈妈的伟大不必赘述,大概妈妈这个词从我出生时第一个叫出口那时起,她就是我心中永远的神。

        现在我离家工作,再加之有了自己的小家,回家陪爸妈吃饭的次数变得越发稀少。可但凡我回家,妈妈总会一边念叨我又瘦了,一边开始从早上起来就忙碌做好吃的给我,等饭菜全都上桌一看,满满的一桌菜全是我爱吃的。母爱大概就是这样子,哪怕我已为人妻为人母,依然在她眼里还是个不会照顾自己的小孩。

        也是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才明白,家的意义,就是走到家门口会自觉加快的步伐,是疲惫不堪时候最安心的归处,是永远有人可以依靠的无畏感。当年,妈妈做豆豆面给我吃,现在,换我做给我的孩子吃。如果说美食是一种传承,那么,爱同样也是。因为,爱真的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饭。(文/马媛)

相关文章

  • 腊八节里说豆豆面

    在我的家乡,腊八节这天不喝腊八粥,吃的一定是腊八面,我们俗称豆豆面。何谓豆豆面?就是将红豆,赤豆等各类豆子...

  • 扁豆面条(二)

    扁豆面条(二) 昨儿个是腊八,一大早,我便择豆煮豆,在厨房里叮当了好一阵子,想着踏踏实实地正儿...

  • 腊八节里说腊八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由于腊八节和春...

  • 腊八.扁豆面

    又逢腊八,全城飘粥香! 我端粥搅拌,思绪随着粥中飘出的香味扩散。 妈妈,妈妈的身影,妈妈在腊八节的早晨忙碌的身影。...

  • 腊八小饭

    腊八小饭 小时候,每年腊八节的头一天晚上,母亲就要将红小豆,熊猫豆浸泡在印着牡丹花的搪瓷盆里,以备做腊八小饭用。 ...

  • 豆粥与豆面

    薛昂夫,元代散曲家,也是一个美食家。他在《耍孩儿》中写道: 收成黍豆盈仓垛,经年不缺半合。收耕罢织足衣食,将柴门紧...

  • 熬碗腊八粥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准备各类豆,说准备明天熬腊八粥,恍惚才明白,明天是腊八节。 跟老妈视频时,我问她:“妈,你知...

  • 美食‖临海小吃“豆面碎”

    豆面碎是一道临海的传统小吃,不过,这豆面可不是像龙口粉丝一样用豆做的,那个粉丝我们当地称“胶面”或“胶州面”。豆面...

  • 写在腊八节

    今天是腊八节,要喝腊八粥。我真没怎么过这个节,腊八粥我没做过,但喳咋是我最爱。 喳咋:麦米、绿豆、红豆、三角豆、红...

  • 腊八节里说过年

    . 以前过年,从腊八开始,年的味道,就越来越重,越来越浓,一直到次年正月十五,过年才算结束。过年,不是很短的一个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腊八节里说豆豆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gp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