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IT·互联网
你真的懂微信吗?谈谈微信的功能变动

你真的懂微信吗?谈谈微信的功能变动

作者: Shirley考拉酱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00:27 被阅读0次

    【题外话:据上一次在简书上写东西过去了有一个多星期了,这一个星期忙于各种杂事,今天终于可以舒舒服服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大概这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微信是现下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机应用,甚至现在微信语音聊天功能隐隐出现了取代传统通信语音服务功能的趋势。3月27号微信将版本更新到了6.5.6,在更新描述中(图一)微信团队加入了扫二维码发红包以及简单的照片编辑功能。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增加了文章置顶功能,该功能解决了从微信发布以来一直存在的”看公众号与聊天不可兼得“的问题。

    图一

    言归正传。在微信中大大小小的功能相信很多人也很熟悉,比如我,作为一个话痨以及截图发图重度患者,搜索聊天文件几乎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我又是一个看不得应用商店冒出小红点的强迫症患者,于是在27号升级完微信后,我惊恐的发现“聊天文件”入口竟然不见了(如图二左)。图二右是找没有升级的小伙伴要到的截图,可以清楚的看到6.5.6版本的微信聊天子界面中,少了一个“聊天文件”的入口。

    图二 图三

    该功能的作用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聊天中的历史文件,包括照片和链接。图三红圈处是该功能的另一个入口,这个入口没有被删除。等于是微信将“聊天文件”原有的两个入口:聊天对象子界面入口与聊天图片界面入口,删去了前者。虽然仍然保留了后者,但将该入口去除大大增加了用户寻找聊天文件的困难度,当用户希望找到自己的聊天文件时,必须得往上翻聊天记录找到最近发过的一张图片,然后从聊天图片界面入口(即图三入口)进入“聊天文件”功能。图三同样也是一张App Store的评论截图,由评论也可以看出,该功能入口的删除的确影响了一部分用户的使用体验。

    同样的,我们不妨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删除一个入口(或功能)的理由有很多,有可能是PM手上别的功能的优先级比较高导致该功能被”忍痛割爱“的删除,换言之,可能是该功能与产品的定位不相符合;还有有可能是该功能入口使用的人不多,也有可能是该入口的存在对用户交互体验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一个理由,关于优先级和产品定位。功能是否是因为优先级较低而被删除,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从产品定位考虑。微信的一大价值观在于“用完即走”,即不强行想方设法的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长。在此之前,微信的很多举措都证实了这一点,比如说微信公众号只能每日推送一次、禁止诱导分享等。甚至在2017年春节的时候放弃了微信红包这一大营销卖点。在我看来,微信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高效率的工具,尽可能的替用户解决问题,以“不留”而“留”,以退为进。我想,也许是“聊天文件”这一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这一初衷。诚然,用户利用“聊天文件”这一入口可以很快找到聊天中的图片和链接,但是同样也可能因为这样的“便捷”而沉浸在微信中无法自拔,用户可能因为这样的功能大量浏览聊天链接及图片,使微信成为自己“kill time”的工具,这很明显背离了微信“用完即走”的价值观。微信希望可以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希望用户的使用时长高是因为其对微信的“刚需”,而不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而沉溺于其中。

    而第二个理由并不是不是很成立,至少从图三评论中可以看出,的确也是用相当一部分用户对这个功能是有需求的。而第三点理由是从用户交互方面来说,如果非要说这个功能入口对聊天对象子界面产生了什么负面影响,的确去掉了这一功能的界面更加清爽,功能点更加一目了然。但是该子界面并不是微信的主界面,所以这一点的考量相信并不是重点。

    综合以上三点,我更加偏向于第一点理由。微信删除“聊天文件”功能的其中一个入口,是因为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违背了微信这一产品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微信没有彻底删除这一功能,而是保留了一个隐藏的很深的入口,保证了对这一功能有着很大需求的用户仍然可以使用这一功能。微信冒着伤害一部分老用户使用习惯的风险也要去除“聊天文件”的那个最明显的入口,并且直到笔者更新这篇文章(4月5日),也没有对这一功能做出任何的补救。我有理由相信,微信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想要坚持自己“用完即走”的理念,不让微信在迭代发展中变成一个虽然能吸引用户,但无法让用户离开的工具。而我相信,坚持原则与用户使用习惯两者之间一定会有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但我同样也坚信,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将一个产品做成经典。

    以上,就是我对微信新改动的一些小小的看法与更新,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懂微信吗?谈谈微信的功能变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hm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