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说:“圣贤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很近的。”他的子侄们都不同意这种看法。谢公叹息说:“如果郗超听见这话,一定不至于认为是不着边际的空话。”
【原文】
谢公云:“贤圣去人,其间亦迩。”子侄未之许。公叹曰:“若郗超闻此语,必不至河汉。”

【典故】
河汉:银河,比喻不着边际、不可凭信的空话。
【人物】
谢公: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年四十余方出仕。初为桓温司马,后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官至宰相,有威望。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为征讨大都督,指挥谢石、谢玄等以八万兵力大败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以功拜太保。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病逝于建康,年六十六,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郗超(336—377),字景兴(或作敬兴),小字嘉宾,东平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东晋开国功臣太尉郗鉴之孙,会稽内史郗愔之子。善草书,亚于二王,《书品》将其书法定为中品。精通佛学,著有《奉法要》,被支道林等名僧誉为“一时之俊”。少年早熟,聪明过人,十几岁便被抚军大将军司马昱辟为掾。永和三年(347)桓温灭成汉,进位征西大将军后,又被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此后一直在桓温幕府,深得信任。枋头之败后建议废立,改立简文帝,遂入朝任中书侍郎。桓温死后,改任司徒左长史,但因母丧离职。守孝期满后,朝廷起复其为散骑常侍,后又授为宣威将军、临海太守,均不受。 太元二年(377)病逝,年仅四十二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