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535)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19:00 被阅读0次

补遗卷七(四) 【原书补遗卷七·三〇】

余少时自负能古文,而苦无题目;娶簉室多不惬意。故集中有句云:“论文颇似升平将,娶妾常如下第人。”不料晚年,四方索文者如麻,不胜其苦。故又有句云:“征题跋,忙杀人间冷应酬。”

簉室,音zào shì,汉语词语。旧时称妾。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嬬,曰姬,曰侧室,曰簉室。”按,《左传·昭公十一年》:“僖子使助薳氏之簉。”为此语所本。

升平,汉语词语。释义:太平。《汉书·梅福传》:“使孝武帝听用其计,升平可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民有三年之储曰升平。”本条诗话之“升平”含义,当指“带来升平”。

下第,汉语词语。释义:1、下等;劣等。王充《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于下第。” 2、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韦应物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在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题跋,汉语词汇。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唐昭宗幸华州,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其卒章云:‘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今此辞墨本犹在陕州一佛寺中,纸札甚草草。予顷年过陕,曾一见之。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古时章句金珠玉,今日书篇夹锡钱。松墨香输铜气息,自惭只会笔耕田。

夹锡钱,宋徽宗时蔡京奏请铸造的一种铜锡合金的货币。因铜的成色低﹐百姓常常拒用。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535)

    补遗卷七(四) 【原书补遗卷七·三〇】余少时自负能古文,而苦无题目;娶簉室多不惬意。故集中有句云:“论文颇似升平将...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535)

    【原书补遗卷五·六四】癸巳年,余与蒋心余、金棕亭游扬州建隆寺,与老僧梦因分韵,赋《送春》诗,忽忽二十年矣。犹记其《...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53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lz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