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注意真问与假问的区别
很多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我们在“现实”世界所听到的对话不同。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问别人时间,我们会假定你真的需要知道时间,并且会对回答表示感激。这个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现在几点了?”
“2.30”
“谢谢”
相反,如果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时间的话,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
“现在几点了?”
“2.30”
“很好”
在这里,这个问题不是因为需要获得信息而问的,而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方法。这种交流更像一种智力测验,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对话: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做出回答,老师再来评价这个答案。这种交流模式(提问—回答—评价模式)就叫做问答。一些研究也证明了学生在课堂的这一活动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往往是“明知故问”,其实是一种假问题,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打个比喻,如果说生活中的真问题像长在土地上的真实的花朵,那么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就只是“塑料花”。当然,这种提问在教育教学种是必不可少的,绝对需要的。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提问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以免陷入盲目,造成对师生双方的损害。这种损害随处可见,有时还很严重。
先说这种提问方式对学生可能造成的损害。最大的问题是损害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显然,在这种交流模式中,学生的生存姿态是被动防守的,他在那里等着提问和考试(考试是书面提问)的进攻,做出回应,然后小心翼翼地等着教师的评价。他的任务仅限于回答,顶多有质疑,而学生的所谓质疑往往不是独立提出的问题,而只是希望更好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这种“问”是“答”的附庸,整体态势还是防守。
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很多研究生自己拿不出研究课题来了,他们总是问导师:“我研究什么题目好?”结果他们的所谓“研究”,实质上还是答题,回答导师给他们提出的问题。这就很难创新了,因为真正的创新从来都是提出一个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走进一个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很多研究生没有这种思维习惯,也没有胆量和能力,他们从小二十几年受到的训练都不是脚他们提出真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会看别人的脸色,答别人的问题而且主要是别人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在课堂上重复千万次以后,孩子们的思想和灵魂就被矮化了,他们脑子里塞满了美丽的塑料花,误以为这就是知识,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人们在假问题的海洋中长大,要学会提出真问题,确实很难,。
于是你就明白课改为什么要提倡“探究式”教学了。“探究式”教学绝不是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头研究,而只是希望在课堂几乎清一色的假问题上打开一个缺口,送进点新鲜空气,也让孩子主动一回,让他们提出点自己确实想知道的,并无标准答案的真问题,体验一把真实创新的感觉,来避免孩子们的思路向被动答题方面的灾难性倾斜。说得再直率一点,就是尽量让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要病的太重,如此而已。
我们再来说“假问”对教师可能造成的损害。
我是一名教师,我讲课的教案是从网上抄来的,考试的标准答案是人家给我准备好的,实际上这里面没有什么我独立贡献的信息,但是当我向学生提问的时候,我阅卷打分的时候,我居高临下,我胸有成竹,我的姿态不是真想知道什么,而是考考学生“我讲的你会了吗?”这完全不是学习的姿态。而学生以为这些学问都是我的,对我心存敬畏。学生的态度反作用于我,我就很可能迷迷糊糊真的觉得自己是有学问的人,自我感觉良好。如果不幸我的学生考试排名靠前,或者我被评为学科带头人甚至特技教师什么的,拿就麻烦了,那我对自己的评价就可能实际情况更远了,我会渐渐失去自知之明。
我说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你会发现教师常常固执己见,很难说服,你会发现他们客气的词句里面常常包裹着傲慢,你会发现很多教师十分缺乏真正的学习愿望,真爱读书的人很少了。他们不善于提出真问题,因为他们把精力都用来提假问题了,他们不爱读书,因为他们把精力都用来逼迫别人读书了。
所以,教师其实很容易固步自封,因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经常提假问题)本身就包含着固步自封的巨大危险。
还有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严格地说,多半属于假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浸润日久,人的实际社会交往能力会下降。所以你会发现,中小学教师到了社会上就往往暴露出某种交往障碍。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我相信任何一种职业都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有负面作用,即所谓“职业病”。但是,如果人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这个问题,积极预防和治疗,就完全可以将负面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