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能够放假两天,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快乐,儿子是,母亲是,孩子奶奶也是……
母亲打电话,要见孙子,孩子奶奶打电话,也想见孙子孙女。要见,要聚,那都需要时间安排……
昨日因大姑娘全天上课,与母亲和老妹们的约餐就安排在了晚上:姊妹们虽都相距不远,但聚在一起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果然,晚上的约还是没有聚齐,二妹们带着她的孙子孙女要去参加表演,不得不随行,打电话说来不了了。
老妹因为工作繁忙不能请假,妹夫在外地工作更不能回家,只能把俩孩子送来。家庭的聚就变成了我为主持者,带着母亲再带着一群小的,不过能聚已经不错了。
孩子们小时候在一起玩的都挺好,见了面叽叽喳喳地总是说个不停,好兴奋的样子。这几年见面机会少了,也都长大了,反倒在一起变得生疏了,一个个打了招呼后便就默不作声,自顾自拿着手机玩着自己的。嗐!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对吃好像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简单点!随便点,那快吃啥!”
呵呵……本来还想着带着孩子们吃点好的呢,咋觉得吃个饭像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似的,这倒是让我有个新的想法:以后如果再聚,就给他们发点钱,让他们一同出去吃,出去玩儿,我们姊妹和母亲单独聚,可以随意聊聊天,不管他们。
儿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多些,自然与母亲很是亲近。他习惯的走在母亲身边,陪她说着话,嘱咐她走路小心,上台阶小心,母亲自是欢喜的不行。
与弟弟约好元旦回家,自然有所准备。早上婆婆妈又打了电话,问大姑娘是否也在,在了就一块儿回去,好久不见了,孙子想,孙女也想。
大姑娘上完课就回家了,结了婚就得以自己的家为主:他们俩相处越好我也就越放心,与婆婆公公相处越好我也就越高兴!
婆婆妈果然又准备了饺子,弟弟果然准备的还是火锅:羊排炖足足的,烂烂的,饺子也包的足足的……
只可惜又是如此:我们几个都只要了点饺子,火锅食材准备的倒挺充分,一群十几个竟都不是吃货,两个锅,一个都没吃完,里面放了点萝卜,倒是给捞的干干净净。
儿子夹了一块羊排,尝了一口放下,然后夹给我,说是没食欲。其实我知道,弟弟经常在饭店,口味重,我们家口味清淡,吃起来只觉得好咸。
弟弟却浑然不知,还以为味道不足,还要往里面放料,我赶紧拦住:“别!别!别!不敢再放了!有点咸了。”
见我说了,侄女女婿也才小声说:“爸,确实有点咸了,不敢再放了啊。”
“那赶紧给孩子下点饺子吃。”婆婆妈赶紧说。
“奶奶,不用,我不饿。”儿子推辞着。
“妈,不用给他下了,我们昨天刚吃过饺子,家里还有羊肉汤和烩面,我回去给他做就行,他饿不着……”
弟弟最近生意不错,老妹家生意做的也不错,弟弟见老妹还有些意见:“你最近可是胖的太多了啊!”我笑:“胖是福气!胖是福气!”
都说亲戚之间没有人喜欢你比他好,但我却希望我身边的人都能过的比我好,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过得好不算好,当你身边的人都过得好的时候,你才真正感觉到什么叫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