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始佛教探寻
佛教是一种道德体系吗?

佛教是一种道德体系吗?

作者: 23乐禅修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15:09 被阅读2次
    内容整理自《佛陀与佛法》第十五章

    佛教里的道德体系——戒


    许多人将“戒”片面、消极地理解为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

    然而,回归到“戒”的巴利文sīla,它包含了行为、习惯、道德规范的含义

    戒行包含两部分

    a.正持(samādhānaṃ)——以身业等好习惯的无杂乱性之义,即远离不善行;

    b. 确持(upadhāraṇaṃ)——以住立于善法的持续性之义,即增长善行;

    ——清净道论

    sīla的英文翻译是“virture”,即美德,以及另一种中文翻译“学处”,更能体现原本的含义。


    出家 & 在家,这两种道德准则,都大大地超越了一般的道德教导


    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最基本的是比丘227条比丘戒

    在家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五戒:远离杀生学处、远离不予取学处、远离欲邪行学处、远离虚妄语学处、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麻醉品)学处;


    戒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


    戒仅仅是一基础阶段;

    戒是为了定,定是为了慧,慧是导向解脱;

    “毗奈耶意在律仪,律仪意在无后悔,无后悔意在愉悦,愉悦意在于喜,喜意在轻安,轻安意在于乐,乐意在于定,定意在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意在厌离,厌离意在离欲,离欲意在解脱,解脱意在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意在无取涅槃。”

    ——清净道论


    佛教的道德观是理性且可行的


    佛教的道德观建筑于可证事实个人经历的基础上;

    巴利圣典协会(PTS)的创始人Prof. Rhys Davids曾说:

    “无论佛教或非佛教的角度,我对每一个伟大的世界宗教体系都作了一次检验,其中我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在完美程度,或综合理解方面可以胜过佛陀八正道的东西,我愿以此来规范我的生活。

    Thomas Rhys Davids研究巴利文的英国学者,PTS(巴利圣典学会)的开创者


    佛教的终极目标——断除烦恼,超越于善恶之上


    “善法(dhamma)你必须舍弃,更何况非善法(adhamma);”

     ——MN.22中部22经

    烦恼有粗到细分为三个层次,也分别对应三个修行阶段:

    a.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b.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c.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当你彻底地断除一切烦恼之后,就被称为“漏尽者”,也就是阿罗汉圣者;

    阿罗汉圣者的行为被称为“唯作”(kiriya),也就是非善非不善,因为只要生起善心,就还会造善业,阿罗汉圣者已经是“不受后有”了,因此不会生起善心,生起的是惟作心。


    清净无染的阿罗汉圣者超越了善恶,意味着消极?


    并非消极,他是积极向上的,但行为是无我的;

    就世间之法来说,他的行为是善的,但就其自身而言,缺少再生力;

    他们会以无我的心,来帮助指导他人走自己已经走过的道路;

    一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你现在能看到的,自2500年前所传承下的佛教经典,最初是由500位阿罗汉圣者在佛涅槃三个月后的王舍城结集而来。


    佛陀这样教导小沙弥罗睺罗,何为善业,何为恶业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有害,于他人有害,或于自他有害,然此事即为生苦之恶业,你定要远离之。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无害,于他人无害,或于自他无害,然此事即为生乐之善业,你定要多事之。”

    ——MN.61 中部61经


    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牲畜也不排除在外


    佛陀在《慈经》中开示道:

    “如同母亲冒著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独生儿子,愿每一个人对一切众生培养无碍慈念。”

    ——小部经集

    “一切惧刀杖,一切惜生命,以己度他人,无害亦无杀。”

    ——《法句经》第一百二十九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是一种道德体系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qt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