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进入到了“窄屏阅读”时代,应运而生的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学习,高效工作的宣传和主张。
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高效工作或学习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确实存在很多振奋人心的成功案例。
利用地铁通勤时间完成了**本书的阅读;
利用地铁,公交碎片化时间完成了每天15min英语学习;
利用碎片化时间刷知乎,微博获取了许多未知的信息和知识;
……
小编身边就有朋友在地铁上完成了西班牙语零基础到高级的学习,而本人也是个地铁阅读爱好者。
这一切似乎都佐证了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你能更好地阅读,学习和工作的理论。但是你真的分辨清楚,你是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还是被自己被碎片化了吗?
事实上,上述的很多叙述里存在着很多值得深究的文字游戏。
完成了**本书的阅读≠理解了**本书
完成了每天15min的英语学习≠达成了每天英语学习目标(如提高口语,通过等级考试)
获取未知信息与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每天工作忙个不停不放过一点碎片化时间≠高效工作
这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文字游戏,完成的内容与目标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不对等,尤其在学习和工作上,量的堆积不一定会引发质变。
因此,我们会看到相对应地上述碎片化学习,工作得出的结论:
我看了很多本书,但好像都忘了,看这么多书好像也没什么意义;
我每天抓紧时间学习15min英语,但是口语还是没半点提高,我果然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我在知乎上看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科学方法,但你让我给你讲清楚还是不太现实
……
回到之前小编朋友的例子,在地铁上完成了西班牙语零基础到高级的学习。这不是一句对过程进行描述的语言,而是对结果。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他的通勤时间足够长,有一段1h20min的地铁不换乘时间,这个时间长度碎片化吗?当然不。因此,他是在集中学习的情况下,达成了最终的目标。
那么是否利用碎片化时间毫无意义呢?
当然不是。
这就要回到最初的问题,你真的分辨清楚,你是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还是被自己被碎片化了吗?
以学习和阅读举例,达成质变,取得效果的重点是获取,吸收和加工。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简化了获取的途径,但同时也让人容易忽略最重要的吸收和加工。
所以看上去争分夺秒,然而却没有实质的效果。
所以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在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前提下,如何分配时间给获取,吸收和加工这三个步骤?
前面说过,利用碎片化时间简化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大多数人也是这样做的。但恰恰相反,知识的获取和吸收是最需要集中,成块的时间的。
而碎片化时间,最适合的是加工。
以阅读举例,小编每年阅读接近100本书,这其中的80%都是在家里集中利用几个小时,连续几天阅读完成的,而不是地铁。保持阅读的连贯性,集中获取会在大脑中形成逻辑和体系,更容易被理解吸收。
但人的思维是发散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疑问和想法,比如看到一个新的概念,一个不知道的地名,觉得矛盾的地方,觉得应该再思考一下的地方……这些就是需要自我加工的地方,这同样是吸收理解一本书必不可少的。遇到这种时候,我从来不会停下来这本书,打开手机搜索,打破获取的连贯性。
我把加工留给碎片化时间。因为这些疑惑和思考本身就是碎片化的。
早上集中阅读后,简单地标注下,结束阅读后再记录在手机备忘录中。等地铁,等公交的时候,再逐一去搜索和思考,晚上回来继续阅读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服务于阅读完成后的吸收。
此外,在阅读上,小编把筛选也留给碎片化时间,除却爱不释手,按耐不住要阅读完的书。大部分时间我在地铁上用kindle看样章,样章同样岁碎片化的信息,可以迅速地标记出这本书是否有集中阅读的必要。集中阅读个人喜好的原因,我还是要回归到纸质书上。
所以,在小编看来,利用碎片化时间的诀窍就是将碎片化的信息交由碎片化的时间来处理,但不要忽略用集中的时间来整合和吸收。
工作同理。小编认为,工作有它的属性和特点,注重结果,更多要听到的是“通过了**等级考试”而不是“每天用15min学习了英语”。
大部分的工作内容仍然需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处理,随时停下手头的事情处理一个个碎片化的事件只会让人看起来忙得不得了,收效却甚微。
连接整块的工作中间的时间才是真正需要利用的碎片化时间,而不是为了利用碎片化时间而把自己的时间都打碎掉。
个人经验,三五分钟内能处理好的事情马上动手,比如有人让我发个邮件,出一个简单的文件;
十分钟左右能处理好的事情,不中断手头集中的工作,在集中的这部分工作结束后,利用和下一段工作的间隔马上处理好;
要持续十分钟以上处理的事情,安排成块的时间来处理。
重点是不要把原本就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处理好的三分钟以内的工作堆积成一个庞大的量。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的这段话,在我看来适合任何一个时代。
你乍一眼,看到地铁上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机,你仔细看,有人在上线上课程,有人在阅读,有人在听听力,即使那些在用百度的,也可能是在检索加工。
智能手机时代也好,窄屏阅读时代也罢,不是时代在选择人,是人在定义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