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7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7

作者: 静心_868a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12:37 被阅读0次

通过《太极拳论》的学习,整明白了不少事。因为要查阅很多资料顺便对太极拳的历史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有不少八卦故事……这周值班着实督促了我的学习。

《太极拳经》是明王宗岳对张三丰祖师的太极拳论著进行编辑,并结合周易之理及自己练功心得对张三丰祖师太极拳论著进行注释、阐述而形成的一部太极拳经典著作。前面学习的《太极拳论》就是对张三丰的六首拳经歌诀的解释文字。

我觉得太极拳经中的《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张三丰著)更是我们内养太极该认真学习的。全文如下:

太极之先,本为无极鸿蒙一气,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二仪分,天地判,始成太极。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生。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成物。人之生世,本有一无极,先天之机是也。迨入后天,即成太极,故万物莫不有无极,亦莫不有太极也。人之作用,有动必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仪即交,而太极之象成。内敛其神,外聚其气,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气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气即媾,而太极之位定。其象即成,其位即定。氤氲化生,而演为七十二之数。太极拳总势十有三。扌朋 扌履 挤按采扌列 肘靠,进步退步右顾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虚灵、含拨、松腰、定虚实、沉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此太极拳之十要。学者之不二法门也。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须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外聚,神必乱之。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欲求安心定性,敛神聚气,则打坐之举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废矣。学者须于动静之中寻太极之益,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后混七二之数,浑然成无极。心性神气,相随作用,则心安性定。神敛气聚,一身中之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全身之四体百脉,周流通畅,不黏不滞,斯可以传吾法矣。

相关文章

  •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7

    通过《太极拳论》的学习,整明白了不少事。因为要查阅很多资料顺便对太极拳的历史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有不少八卦故...

  •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4

    继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对于身法的说明,也是太...

  •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2

    继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过”则为“顶”,硬撑住,“不及”为“丢”,逃避掉。“无过不及”...

  •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1

    张三丰祖师的拳经里有半句话我觉得忒重要: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以前练太极操的时期也常听到拳经里的词句用...

  •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5

    继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无力让有力,手慢让手决,此皆先天自...

  •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6

    继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杨澄...

  •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3

    继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这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 :即著熟、懂劲、阶及...

  • 094-02五常政大论篇(第7-10段)

    卷二十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第7-10段) 学习时间: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 学习笔记内容主...

  • 093-07气交变大论篇(第7段)

    卷二十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第7段) 学习时间: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学习笔记内容主要来...

  • 武禹襄关于太极拳论

    1、简介2、十三势行功要解3、太极拳解4、太极拳论要解5、十三势说略6、四字密诀7、打手撒放8、身法八要 1.简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太极拳论》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ss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