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古渡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为咸阳老城渭河岸边的重要渡口,乃古代长安通往西北和西南的咽喉要道。但是,作为一名咸阳人,只要提起“古渡”,都会立马想起一座公园——
新中国成立以后,渭河上开始修建桥梁,咸阳的古渡逐渐消失。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将“咸阳古渡”慢慢淡忘。1992年3月,在咸阳市东郊,曾经的古渡遗址旁边,一座“古渡公园”正式建成,让咸阳古渡遗址重新焕发了光彩。
在古渡公园内,有一座小亭子,里面竖立着一块长方形的石碑,为“咸阳市军民共建古渡公园”纪念碑。石碑的正面,通过大量文字,记载咸阳市军民发扬“延安精神”,义务修建古渡公园的光辉事迹;石碑的背面,记录了参加义务建园的单位名单。
根据这块石碑的记载,咸阳古渡公园开始修建于1990年3月,历时两年,终于建成。咸阳市区的军民们自发组织,义务投工,齐心协力,冒酷暑,战严寒,整地植树,挖湖造山。
经过统计,大约有14000多名党、政、军、民参加了修建古渡公园的劳动。其中,市、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2421人,驻咸阳部队指战员5685人,以及工厂、医院、学校、商店等各界人士6934人。
经过军民两年的奋战,在古渡公园里建成了东明湖、九曲桥、水月亭、今古桥、水榭漂台、三味亭、太公亭、假山、草坪等十多处景点,不仅美化城市,而且造福人民。
当时,咸阳古渡公园的修建,彰显了新时期军民间的鱼水之情和休戚与共的精神。如今,将近三十年过去了。虽然咸阳市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古渡公园依然保持着曾经的面貌,成为咸阳市民休闲娱乐和回忆过去的好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