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移动产品PM简书产品改进python机器学习爬虫
简书APP优化建议,如何提高粉丝阅读转化率

简书APP优化建议,如何提高粉丝阅读转化率

作者: 夜雨y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08:23 被阅读1975次

加入简书2年后,经过认真体验和仔细思量,决定写一份关于简书APP的优化建议,从提高粉丝阅读转化率入手,实际探讨一下信息架构设计问题。

1.身为简书作者的烦恼

毫无疑问,简书是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平台,拥有极佳的写作体验,吸引了各行各业的牛人入驻,不时分享他们的知识和见解。我们把这些有持续创作能力,并乐于分享的人,称为“简书作者”。既然有了作者,自然而然就有对应喜欢他们的读者,在简书中,读者对作者的关注,就成为了作者的“粉丝”。身为一名简书作者,最近的烦恼是简书的粉丝阅读转化率实在太低了。

鄙人不才,自2016年加入简书以来,不间断码字分享在交互设计和Sketch方面的感悟,组织心存怜悯,给我挂上了一个“简书科技优秀作者”的标签,受之有愧。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粉丝的厚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码字。但最近发现,粉丝数量好歹也有3000+,但不管文章的质量如何,阅读量只有可怜的100左右,意味着粉丝阅读转化率只有3%。

可能会有人认为,可能是我写的文章太烂了,没人看不奇怪,但是同样只字不差的文章,对比其他平台,简书的阅读量只能用忽略不计来形容。

当然,其他平台,读者群体更精准,阅读量不是靠作者本身的粉丝来转化的,这就会延伸出简书的feed流问题,这方面很多大神也写过,本篇主要是谈粉丝阅读转化率的问题。我们以简书自身平台的其他作者作为对比对象,结果也是一样,例如随机挑选的一名简书的签约作者“格列柯南”,坐拥4W粉丝,其粉丝的阅读转化率也好不到哪里去。

面对如此之低的粉丝阅读转化率,身为一名作者,很难相信创作的内容已经触达到喜爱我们的粉丝,follow的粉丝也像一种摆设,很难提起创作的积极性。要提高文章的阅读量只能去竞争首页推荐的流量,那也不现实,毕竟现有流量就那么多,况且现在的推荐算法,也没有做到根据关注作者权重来推荐的地步。

换从粉丝的角度来看来也是一样,如果关注作者的内容都不能有效feed到粉丝手上的话,关注就失去了意义。抛开算法问题不谈,能否产品本身的设计优化,来达到提高粉丝阅读转化率的目的?

2.走查简书APP发现信息架构设计不合理

带着“通过设计优化提高粉丝阅读转化率”的目标,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走查了简书APP(iOS版本4.4.1),发现阻碍提高粉丝阅读转化率是主要问题是:目前的信息架构设计不合理。不合理之处主要包括在关注中除作者外,也有专题、文集、连载、推送更新,概念千丝万缕;简友圈的内容缺乏深度推荐逻辑,只是流水动态。

在具体展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普及一下简书对“专题”、“文集”、“连载”的定义:“专题”是简书核心的的作品分类方法,人文、故事、电影等都可以算专题,专题的运营者可以是官方也可以是平台用户,文章加入专题必须要通过投稿;“文集”是简书作者的作品管理工具,例如本人把作品归为“爱交互”、“Sketch教程”分类;“连载”是“文集”的升级版本,因为部分长篇小说类“文集”会不间断更新,就成了“连载”。

我们回到第一个具体问题上,打开简书APP“关注”页面,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括了作者、专题、文集、连载、推送更新等内容,先抛开选择困难症不谈,就本质和定义来看它们就不属于信息架构的科学分类,只是粗暴地把它们纳为“内容”的分类。点开“全部关注”列表,也看不出来这些分类的区别。理论上来讲,我们可以这么分:专题作为一类,文集、连载作为一类,作者单独为一类,具体分类依据和方法,我们将在第3节具体展开。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作为某些作者的粉丝,我的心路历程可能是这样的:我想知道最近这些作者都更新了什么内容,如果对内容感兴趣,我会打开详细阅读,特别喜欢某个作者的话,我可能还会进一步关注他的一些动态,例如喜欢哪些文章。现在简书APP,关注页面中提供的“简友圈”就是这样的一个功能,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如果某个作者很喜欢阅读文章并且点赞,就会出现满屏都是他的“点赞”动态,只会给其他好的作品引流,反而作者本身精彩的内容会淹没在动态中,粉丝阅读转化率从何而来?所以,简友圈应该回归展示关注作者创作的内容为主,作者的动态,可以通过作者主页进行关注。

3.设计优化建议

“通过设计优化提高粉丝阅读转化率”的第一步就是把关注变得更纯粹,仅保留关注作者,调整简友圈展示内容的逻辑。精简后,关注会直接呈现作者近期创作的内容,缩短粉丝和内容的接触路径,头部也会对近期更新的作者进行提醒,不让粉丝错过作者的精彩内容。

关注模块回归关注作者之后,第二步要做的就是信息架构的重新设计,因为要解决专题、文集、连载从关注中被移除的问题,这一步才是关键。之前我们也提到,专题作为一类,文集、连载作为一类,作者单独为一类,根据他们的性质不同,分类依据是这样的:

专题:好比视频网站对视频内容的大分类和小分类,比方电影、电视剧、综艺、动画这种就是对应简书专题的大分类;综艺中还有选秀、真人秀、美食等,则对应简书的小分类。每个简书读者的内容偏好不一样。

文集、连载:好比视频网站的某类电影和连续剧,关注简书文集、连载就好比追剧。

作者:就好比电影、电视剧的演员,作为读者,追个作家明星也不稀奇。

至于其他,例如简书的付费阅读、简书会员,那就更简单了,可以理解为付费视频和视频网站的VIP会员。

概念和分类梳理清楚之后,具体到简书页面的重新设计,应该是在首页做好大专题的运营,然后把文集、连载独立为订阅的概念,追更时,类似阅读APP的书架更新提醒。此外,订阅替换了原来消息的菜单,可以把消息放在其他入口,例如页面的顶部右侧通知位置。


更多我的原创精彩的文章推荐(读完多点赞哦)

精品(超过700赞):干货:让你全方位学习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1.6万字诚意之作)

交互设计系列:后台全局搜索交互设计案例

Sketch教程:最快30秒,几招用Sketch绘制饼图的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竹林桃树:我觉得应该加强或者加大难度。把文学爱好者和作者区分开来。
  • 竹林桃树:现在写文的环境很封闭,大家都是自己写自己的,很少有愿意和别人探讨。
  • 竹林桃树:作者多,读者少。
  • 悦读心者:我基本都在写,很少看。虽然如简书很短很短,但说真的,一切好的作品都靠我自己不停的筛选。茫茫书海,情何以堪……
  • 书评馆:总结很到位
  • 橘子暖洋洋:我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此类感受
    1、简书的优秀作者肯定有,而且还很多,就是我找不到,发现不了,被藏得很深
    2、我关注你好久了,你发表的文章我都是先点了我收藏的文章,然后点你的头像,再从你的主页找你所有发表的信息(有可能我不熟悉简书,但是这个确实是我目前操作的流程,这一方面也反应出简书信息架构有问题)
    3、算法真的非常重要,现在很多软件都在优化算法,让优秀作品更加有效的曝光在需要的用户面前
  • 小雨云舒:最直白的来说,简书除了让我们没有办法高效看到关注者的更新以外,文章质量也不行。或者换句话,质量较差的文章太多了,导致用户发觉好作品的成本太高。这其实就是平台对自身定位太模糊同时引导机制不完善导致的,我很怀疑简书编辑有没有认真筛选好作品,现在都快沦为鸡汤平台了。
  • 种花家兔子先生:我发现简书有两点特征:
    1.简书的作者多于读者,大部分人将简书当做写作平台,而不是阅读平台,更有变成社交软件的趋势,因此不能单单看粉丝的转化率,因为粉丝并不一定是因为你的文章而关注你,可能是希望得到你的回复、关注,来获取你的流量。
    2、简书里面阅读量高的文章只会拥有越来越多的阅读量,因为阅读量是简书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家都愿意点开高阅读量的文章,低阅读量的文章基本不会看,因为一般人都会认为阅读量是众多读者的选择,是精品。
    小雨云舒:@种花家兔子先生 简书的引导机制太差了,并且对平台的风格和定位太模糊。我基本都不在简书看文,推送的文章质量不行,比起其他平台来说阅读体验实在上不去,不知道简书的编辑是不是有认真在做推荐。
  • 四城风月:我想问问别的平台是哪,我想去别的平台
    夜雨y:@四城风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一叶十安:只是希望从选文推荐角度来讲,少一点那种:有了这几个习惯,你就可以XX了;这6点建议,80%的人都知道;这种标题特别有总结性的文章,没点进去,就已经知道是个什么内容了,看起来好像是各种捷径总结给你,说话话,看的多了,真的没有用
    一叶十安:@种花家兔子先生 这种文章有的时候真是不能看,总结出来的方法先不说有没有帮助, 虽然是经验之谈吧,但个人总觉得,一个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有前因后果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大多不谈,而是给读者直指出结论,看似好像可以走捷径,话说看完这些文章的人,实践过后真的适合自己吗?没人去想。
    种花家兔子先生:@一叶十安 这是很多培训班导致的结果。
  • 9b22a4889bf1:讲的有文有理赞赞赞
  • 原伊:我今早才刚刚用简书,关注了“爱交互”之后,死活再也找不到入口了,后来发现藏的真的很深.....
    夜雨y:@原伊 :joy: 是吧是吧
  • 发呆的犇犇:1.以作者为导向或以文章为导向是两种不同的运营结果。以作者为导向,利益多归于作者,以文章为导向,利益多归于用户。
    2.因为是以文章为导向,目前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好作者很困难,而大部分文章根本看不下去。
    3.以文章为导向或许跟产品开发时的初衷有关,而运营到此刻仍然不能改变。
    扣舷:翻你的动态评论都翻了好久,真的很通透诶!期待写文章啊~!
    发呆的犇犇:@夜雨y :joy:
    夜雨y:@发呆的犇犇 :joy: 明白人,但是原谅我看着有一种“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的感觉。
  • 知识学者:写文章是给自己看 的,不怕麻烦多平台就行了,简书相当于日记本:grin:
    夜雨y:@东风冷雪 有道理:joy:日记本
  • 程忆文:我的粉丝三十,每篇阅读量二百左右怎么理解?🤔🤔
    夜雨y:@伊文_寒 专题,首页
  • 夜郎雪书:作者可能没注意到另一个问题,简述的粉丝大部分是假的。很多粉丝仿佛是机器注册的一样。所以转化率会低。

    作者可以统计一下,关注你的6158个粉,有多少曾经跟你互动过---指的得是评论过,一次就算真实粉丝---点赞的不算,我怀疑是机器人。
    e墨白:很多的关注是被动产生的,粉丝很可能压根不知道自己关注的作者是生产什么内容的。
    夜雨y:@夜郎雪书 “评论过”才算真实粉丝的理由比较牵强了,毕竟简书不是社交平台~~很多人都是看看,懒得产生内容——“评论”。
  • 刘英滕:宏观来说,还是分发的问题,特别是新文章冷启动的分发
    刘英滕:@世代 第二篇阅读量不会变得更低,有第一篇文章的对比,第二篇显得较低
    夜雨y:@世代 这个怎么理解?分发问题?
    世代:不完全是,一篇新文章获得很高阅读量以后,同一个作者的第二篇阅读量马上变得很低。
  • 刘英滕:“作者更新提醒”的顶部露出方案,在之前的版本里已经使用过了,效果不怎么好。
    夜雨y:@刘英滕 嗯,缺乏实际数据支持,只能从个人感知的角度去看体验问题和优化方案。

本文标题:简书APP优化建议,如何提高粉丝阅读转化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jq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