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的一首《山丘》,唱尽半世人生,里有一句,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座山丘,正似目前的状态。今年已经是人生第三个本命年,就在这里,说说翻越山丘。
从出生至今,命运在不断地给思想套上枷锁,而思想呢,又在不断尽力去挣脱这些枷锁,通过挑战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就像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丘。
思想打开的过程是痛苦的,这大概是生命中最痛苦的事了,因为这里面必然涉及到对自己的否定,使自己的固有意识发生改变。
意识是很顽固的,不愿意被否定,像一道围堰,把思想的源泉牢牢的限制在一个圈里,一滴也出不来。但是思想不出来,就无法灌溉到更广阔的区域,也无法顺畅地流动,成为一潭死水。
于是我们就要不断做自己没做过的事,学自己没学过的东西,让自己不那么舒服,因为这个围堰还在不断加固,我们生存的社会还在不断地把固有观念强加在我们的思想中,那些所谓的习惯、规则、传统,一次又一次,只有不断否定自己,才能抵御来自社会的桎梏。
可既然这样痛苦,又怎能一直坚持做下去而不会被痛苦打垮呢?
这就需要在痛苦过后寻找快乐。试想当我们从那个牢固的围堰上试图破开了一个小缺口,这个时候水流像脱了缰的野马,开始肆意地徜徉,蔓延到原本没有被浸润的荒芜里,给土地带来了蓬勃生机,心上生出了新的花蕾。这个过程在思想的表现看来,就如人生某一个时刻的灵光一闪,有了些新的领悟,这领悟在整个人的思想体系里走了一圈,解开了人生其他部分的种种疑惑,并且与其它知识结合,又产生了很多新的领悟。
这样的过程是极其美好的,让人意犹未尽。
但是我们有很多时候,只是把围堰打开了,然后就着急奔赴下一个边界,继续努力挖掘打开下一段围堰,就像李宗盛歌里唱到,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座山丘。可是,后面那一段思想徜徉的过程却无暇顾及了,等到回过头再看看,围堰又被堵上了,土地回到荒芜,花骨朵也枯萎了,留下的仍旧是痛苦。
只有体会过思想徜徉的快乐,才会愿意为了这快乐,甘愿承受否定自己的痛苦,因为真正吸引我们的,就是那让人沉醉的快乐。
越过山丘究竟是为什么,是为了翻越本身?贾岛的《宿山寺》里写道,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其实古来爬到山顶的人不少,真正如贾岛一样描绘出绝顶胜景的不多。我们爬到了每一个山头,可稍作停留,会发现山顶美不胜收,苍松挺拔高耸,如仙鹤般立于丛林之中,风云翻滚涌动,如大海般直铺天际,河流蜿蜒曲折,村庄炊烟袅袅,怎能不让人上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