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清教徒中的长老派

清教徒中的长老派

作者: 西方文明的历程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16:34 被阅读8次

伊丽莎白时期,清教徒广泛接受了加尔文的思想,并以加尔文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对圣立甘宗进行了批判,而加尔文明确指出以主教制为核心的天主教教阶是没有圣经依据的,原始教会是以长老制进行治理的,并且具体规定了长老制这种组织方式。教会成员选举长老,通过长老管理教会,除了长老以外,教会还设立牧师、教师和执事三种职务,各教区的长老和牧师组成教区长老会,在他们的领导下分别负责教会的圣事、宣教和慈善等事务,他们还负责每个教徒的信仰与道德问题,有授圣职与将个人逐出教会惩罚的权力,选举人员参加更高一级宗教大会等权利。各教区长老会选派代表再组成省一级长老会,直至全国长老会,由全国长老会统一协调全国宗教事务。加尔文这些规定直接催生了苏格兰长老会,也在英格兰清教徒内产生了清教长老派。

这些都是加尔文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也许今天我们对加尔文这些成就很漠然,但实际上我们就生活在加尔文这颗参天大树的萌阴下,没有他,也许还在中世纪的封建制中挣扎。加尔文将路德的‘人人皆可为祭司,上帝之下人人平等’转化为具体实践,思想若不能转化为实践,岂不是一纸空文。他非常强调教徒的自由、平等,我前面有论述过加尔文著有大量赞美自由、平等的文字,他还强调以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长老等教会管理者,由本教区教徒自己管理教区事务,这也为之后独立派清教徒更自由、平等的实践开创了道路。由于古希腊民主最后以多数暴政结束它的历程,古希腊也被马其顿吞并,民主这种政治制度在十六、七世纪人们的心目中并不高尚,甚至被认为是一种邪恶的制度。而长老会由教徒选举长老是依据圣经的行为,是在宗教信仰的氛围里并不是一般的世俗环境,这里人人皆可为祭司,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通过对圣经的理解获得救赎。因而每个新教徒都有极高的识字率,极高的文化水准,同时由于对圣经坚定的信仰使他们有着极高的道德水准,这些结合起来就使新教徒有着极高的素质,他们很成熟地以民主的方式选出长老等管理者,不会出现古希腊民主的多数暴政行为。他们以最虔诚的,最慎重的态度对待手中的选票,选出最适合的长老等管理者,这被认为是对上帝、圣经的信仰,与获得救赎,进入天堂息息相关的,他们绝不会通过手中的选票做恶,对少数人施暴,更不可能出现古希腊民主中对自己战败的将军处以死刑,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等多数暴政行为。

长老会选举长老管理教会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也是人类自古希腊以来再一次以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管理者的实践。长老会这种组织形式一直延续下来直至今天,今天长老会仍然是美国基督教的一个大教派,它这种召开由小到大的宗教会议的组织管理方式,不单单在长老会内部实行,也深深地影响了其他教派甚至世俗机构。并且在长老会的基础上产生了更自由、平等的清教独立派,而独立派清教徒又推动了美国独立,它的思想是美国宪法的核心,所以饮水思源可以看到加尔文,长老会迈出的第一步对人类,对文明的巨大贡献。当然如果继续追溯下去的话,更应该感谢耶稣与使徒们,在圣经中他们没有留下任何子承父业世袭制的痕迹,没有指定继承人禅让制的影子,更没有任何勾心斗角的行为,而是让教徒们自己选举管理者,以民主这种简单明了,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择他们的继承人,通过圣经记载这些成为教徒们信守的铁律,绝不容许破坏与玷污,绝不容许贿选,赂选,暴力胁迫等常见的败坏选举的行为。从此,民主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以上帝的名义以最虔诚,最圣洁的感情选举自己的管理者。今天的美国人以自由,平等,民主而自豪,但是如果他们忘记了美国民主的历史,忘记了美国产生民主的历程,忘记了以上帝名义的这份最纯洁,最虔诚的民主情,那么也就很容易忘本逐末,重新陷入古希腊多数暴政的泥潭中,这绝非危言耸听,而且从目前美国的情况来看也正在重蹈覆辙中。民主有许多好处,但也有许多弊端,从人类历史的实践来看,唯有以上帝名义运行的民主才是最可靠的,最稳固的,效率最高的,希望美国人能记住这一点,不要重新蹈入古希腊的覆辙中,留住上帝山巅之城的这支灯塔。

说到英国的长老制不得不提卡特赖特与特拉弗斯,他们是长老派实际奠基人。1569年,卡特赖特当选为剑桥三一学院的“玛格丽特夫人”教授,在这期间通过对圣经深入的研究,在加尔文思想的基础上卡特赖特提出,应取消现存教会中一切非圣经成份,以圣经作为依据重建教会制度。大主教、主教、教长和执事长的职务缺乏圣经依据,其作用和名称都应予以废除,按照使徒时代的教会模式,教会的职务应归并为牧师和执事两项。牧师专事布道和祈祷,执事负责慈善和賑济工作,大主教、主教、教长和执事长所篡夺的教会权力应归还地方教会,地方教会的教徒自己选出长老管理教会事务,世俗政权不得干预。卡特赖特主张在剑桥的清教徒中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制度领域,正因为“在那一年许多清教徒转向长老制”,许多人便将1569年定为“清教发展的里程碑年”。然而,在英国清教徒的心目中,沃尔特·特拉弗斯于1574年用拉丁文发表的《教会戒律》才是“对长老会原则的最权威的表述”。

特拉弗斯被认为是清教长老派中地位仅次于卡特赖特的人物,由于早年在剑桥三一学院接受神学教育,在那里他结识了卡特赖特,思想逐渐转向清教,获得硕士学位后他前往日内瓦深造,并写成了《教会戒律》一书。特拉弗斯在《教会戒律》中完整、全面地阐述了长老制,特别侧重分析了长老制的权力归属和组织结构。他的论述十分缜密严谨。他以“平信徒皆为祭司”的原则为基础,提出每个平信徒都参与管理教会,但普通会员通常不直接管理教会,这一权利由牧师、博士和长老三者组成的长老会或叫宗教法庭行使,在一般情况下,长老会以简单多数票决定如何处理教会事务,无须征询会员的意见。不过若不征得教会全体成员同意,长老不能就开除会员教籍,挑选教士等重大问题擅自作决定。各个教会在原则上是平等的,互相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若干个独立教会的长老组成“长老会议”,长老会议之上是“长老大会”,通常由12个教会各派1名牧师和1名长老组成,每24个长老大会产生一个“省长老会议”,成员由各长老大会分别选派2名牧师和2名长老构成;各省长老会议再推选3名牧师和3名长老组成全国长老会议,在全国长老会议之上,是“总的或世界性的委员会”。各级长老会机构处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宗教事务,如解释教义、执行戒律、规定仪式等。同级长老会议在宗教问題上发生纠纷时,由上级长老会议作判决,下级长老会议必须服务上级长老会议下达的宗教指示或通过的宗教决议。特拉弗斯的这本书,是直接在加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写成的,但他在书中提出的这种塔状结构的严密的长老会制度与日内瓦式的长老制相比,有着更浓重的贵族寡头色彩。该书发表后不久就马上在英国流传开来,《教会戒律》的问世标志着清教长老制理论的最终形成,随之兴起的清教长老派运动的轨迹基本上是循着这本书的思路展开的。

清教徒们在长老派思想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独立派,一种比长老派更体现上帝之下人人平等,更自由、平等的思想。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对独立派有不同的称呼,但是实际上是同一种事物。在英国,最早被称为清教分离派、分离主义分子,在随后的英国革命中以清教独立派的名称出现,在北美殖民地时又被称为清教公理派,实际上他们的思想出入不大属于同一个教派。在当今美国社会中,他们的思想、组织形式继续存在于浸信会,公理会等主流教派中,并且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也可以说典定了美国的政治制度。由于此时我们描写的是英国革命这段历史,也就根据西方历史学家习惯的称呼称他们为独立派。独立派与长老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独立派比长老派更坚决地反对教会之间存在任何等级,不承认教会之间有任何的上下级之分,认为各个教区教会是完全独立,自由,平等的,他们与反对天主教的教阶一样,反对长老派全国宗教大会这样的权威机构,反对存在宗教大会这样一个可以对下级教会事务进行干涉的上级机构。独立派有时也召开全国宗教大会或者邻近几个教区的宗教会议,但是会议的决议只是指导性的,不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教区事务最终还是由本教区教徒自行决定。这些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自由、平等的一种思想,最自由、平等一种组织形式,公理会的组织大致是这样的,由教众选举三类人管理教会事务,他们分别是牧师,长老,执事,牧师专事《圣经》宣讲,激发人们行善守规,长老监督和纠正可能出现的行为偏差,执事负责照看病人和赈济穷入。他们是“从上帝那里获得权力的人”,由教会召唤,必须得到教会“绝大多数成员的赞同”。每个教会都是独立自主的除了基督以外,任何人都无权统治它们。”“开除教籍、选举、授予神职等权利不应托付给某个特殊的人,如教皇及其产儿一我们的主教大人,也不应像改革派布道士所希望的那样托付给长老或者那些特殊教会的牧师,而应交给作为一个整体的教会”。这些思想无疑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也隐藏着爆炸性的革命火种。

本书公众号也叫《西方文明的历程》,搜索即可得出,扫描文章顶上的二维码亦可,通过公众号有排版的阅读应该会更加轻松,愉快,而且有目录可以更好地查找章节,希望大家踊跃关注。

相关文章

  • 清教徒中的长老派

    伊丽莎白时期,清教徒广泛接受了加尔文的思想,并以加尔文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对圣立甘宗进行了批判,而加尔文明确指出以主教...

  • 阅读《清教徒肖像》之感

    《清教徒肖像》--论清教徒典范牧者与教牧经典 J· I巴刻 著 我由衷向往清教徒时期清教徒对信仰认信的忠心,对三一...

  • 系列讲座推荐:《清教徒运动的发展史》林慈信

    1、清教徒运动的发展史—— 第01集 2、清教徒运动的发展史—— 第02集 3、清教徒运动的发展史—— 第03集 ...

  • 你没听过的清教徒起源故事

    你没听过的清教徒起源故事 作者:何奇伟 “清教徒”(Puritans)是什么人?“清教徒”一词指的是历史上的一群英...

  • 老派的浪漫

    昨天看李可染遗孀邹佩珠的访谈录,讲到两人恋爱时的细节。李可染住的屋子因为潮湿,长了竹笋,后来竟长成了竹子。李可染将...

  • 老派约会

    今日歌曲:老派约会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一切仿佛都没有机会尽情的展示它的魅力,爱情也是这样,好像都没了那种仪式。...

  • 老派作风

    你觉得,烧荤菜时,最好的配菜是什么? 莴笋,山药,香菇,土豆,胡萝卜,还是白萝卜? 我最近两天做了尝试,发现莴笋这...

  • Testing Your Own Knowledge 5

    4.尽管清教徒认为性是适合婚姻摸因素,但是他们毫不犹豫地公开谈论这个话题,并在婚姻中不拘谨。问题似乎是人们把清教徒...

  • 2019-03-22

    老派点 主流点 。

  • 2021-09-06

    老派浪漫也很温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教徒中的长老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mz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