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首页投稿
被父母殴打的女孩:鬼是什么?它有妈妈可怕吗?

被父母殴打的女孩:鬼是什么?它有妈妈可怕吗?

作者: 青时白鹿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15:12 被阅读1次

01

地狱是什么样子的呢?

听说青面獠牙的鬼怪很可怕,它们有我的爸爸妈妈那么可怕吗?

12月25日,深圳小女孩遭父母疯狂殴打的视频被发布到了网上。

视频中的小女孩本是和弟弟一样坐在桌子上乖巧写着作业,然后就被自己称作妈妈的女人,狠狠的扇耳光,推倒在地。

她没有哭,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自己爬了起来,继续写着作业。

但这一切并未结束,她的坚强和忍耐等待到的,是后续母亲拿扫帚抽打拉拽头发、甚至用脚蹬……

被妈妈用各种能在家里找到的工具进行抽打,时长3分钟。

父亲回来后,也跟着扇她耳光。

显然,她已经受到了长期来自于家庭的暴力,对于自己受到的伤害,小姑娘早已麻木。

或许她没有见过地狱,但生活在这个家庭,显然对于年幼的她来说,比地狱更加可怕。

故事中哄吓小孩子的鬼怪,也比父母的面貌要面善得多。

视频公布后,当网友联系涉事父亲后,对方声称:

“我打的是我女儿,关你屁事。”

现在知道是你女儿了?

打她的时候怎么不见你称自己是父亲,出来保护他呢?

垃圾!

好在事情的后续比较解气:

鉴于被殴女童无告诉能力,依法对其父母刑事立案侦查,并对二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女童已恢复正常上学。


02

父亲将对外受到的不公,回家后发泄在妻子和孩子身上,母亲反抗不了男人,于是懦弱的成年人只能将暴力,青青紫紫留在无法反抗的孩子身心中。

ALTERNATE和RIFF工作室就对此出了短片,成为了《恐怖故事》之一,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家庭暴力留给孩子无法估量的心灵伤害。

当父母在争吵和打架时,孩子眼中的父母就是故事中让人害怕的怪物。

直到母亲看到了自己,她以恐怖又诡异的身躯想要殴打自己……

这便是经历家庭暴力的孩子眼中的家庭。

或许我们的父母并未如此暴力相向,但也多少存在着教育方面的问题。

知乎上有这样的一则话题:

“父母对你伤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要不是因为你,我跟你爸早离了!”

“这孩子不喜欢跟人说话。”

这两句从父母口中说出来的话,相信不少人都有听到过,并且对此感到非常的排斥。

第一句父母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强行与孩子捆绑在一起,给孩子一种,若是我哪里做得一点点不好,就得承担父母感情破碎的罪过。

因为我,父母都在过着彼此不想要的生活。

这是一种不敢做得不好的压力。

第二句,其实这句白鹿我经常听我妈这样对外人说我,但在我朋友面前我是个话痨。好在现在父母对我的印象已经有些改变了。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是因为小时候我将自己的真心告诉给你的时候,你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么就会反驳我打击我的自信心,久而久之我也明白,有些话和你说也没有用,干脆就自己内部消化好了。

03

前些天我逛微博时,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在澳洲15岁的女生卡拉尼,因为汗毛太过浓密而遭到男同学的欺凌,甚至被推倒在地并吐口水,这导致她的校园生活极其痛苦。

继父和母亲看到女儿最近回家都好像有心事的样子,于是和女儿进行了谈话。

继父马克得知女儿在学校的遭遇后,他没有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而是找到侮辱女儿的男孩,将这名少年痛打了一顿。

(虽然说使用暴力不对,但有些时候的保护,真的不得不如此。)

马克因伤害罪被逮捕,罚款6300元人民币。

马克表示这钱花的很值,女儿在学校不会再受欺负了。

相比起深圳殴打女儿的父母,这对父母很明显的保护好了自己的女儿。

被殴打的孩子认为父母是可怕的鬼怪,受保护的孩子则认为父母是电影中的英雄。

用知乎上@蓝采和的精辟总结就是中国式教育的“七种武器”:

1.“要听话”用来杀自由;

2.“要孝顺”用来杀独立;

3.“就你跟大家不一样”用来杀个性;

4.“别整天琢磨那没用的玩意儿”用来杀想象力;

5.“少管闲事”用来杀公德心;

6.“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用来杀自尊;

7.“我不许你跟他/她在一起”用来杀爱情。

不管如何,沟通都是最好的武器,当其他人都保护不了你的时候,你能做的就是成为自己的英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父母殴打的女孩:鬼是什么?它有妈妈可怕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t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