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867天,2022.07.09
幼儿的游戏:
1.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重要活动,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玩游戏+陪伴。这个时候兴趣和爱很重要,允许孩子多去尝试,当然规则也要有。
1)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很多规则、知识、以及学习与小伙伴相处的模式、培养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等。(如洗澡去,孩子不情愿,觉得痛苦~换做:走玩水去,孩子屁颠屁颠的开开心心地带着玩具就来了)
2)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2.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情绪的健康发展;认知学派理论认为游戏与儿童个体认知发展有关。
3.游戏的发展:
机能游戏(模仿游戏)~婴儿期;(躲猫猫、举高高、抓痒痒、捂眼睛、虫虫飞等)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幼儿期;(如过家家等,这个时候孩子之间的争吵,父母不要参与其中,让孩子自己处理怎么相处)
规则性游戏~童年前及以后。这个时候非常在意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学习从某个角度看也是一种规则。学生、老师、家长都把成绩评定价值。
4.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1)以主题游戏为主
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替代物
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这个阶段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随着进入小学,父母会有意无意抹杀孩子的想象力)
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这个时期要多听听孩子的“天马行空”想法,对父母、对孩子都有惊喜。
5.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1)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婴儿期;
2)平行游戏~~幼儿初期(过度形式);
3)社会性游戏
协调游戏(联合游戏)~~幼儿中期、末期;
合作游戏~~始于幼儿中期。
6.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2)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3)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4)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如在家扮演老师、医生等)
幼儿的认知发展
1.幼儿记忆发展
特点: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与思维有关)。
2.幼儿的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的发展:5岁之前没有策略;5~8、9岁过渡阶段,不能主动运用,经诱导可以运用;10岁以后稳定发展,主动运用策略。
幼儿后期能运用记忆策略:视觉复数、特征定位、复述。
3.幼儿思维的发展(前运算阶段)
思维的主要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塑性:表象被简化、压缩、被添油加醋形成新的形象;动态性),逻辑思维萌芽。
2)自我中心现象
3)幼儿的认知发展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1)提问由是什么→为什么;
2)幼儿早期推理是转导推理,不属于逻辑推理,如天冷了给布娃娃穿衣服,怕鱼喝凉水肚子疼往鱼缸里倒开水)。
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未来指向性。
幼儿言语的发展(开始学说悄悄话,但没有学会很小的声音说出来,或很好掌握声音大小的力度)。
语言发展的意义:(言语的发展与人的社会化息息相关)
1)人际交流的工具
2)适应环境的工具
3)进入新的境界
4)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幼儿词汇的发展
词汇量每天2~3个,增长量最大时是3~4岁,3岁1000,6岁3000,7岁4000。
(学习想要浸泡式,不要急功近利,筑基是增加心理学的厚度、底蕴)
词义从泛化到分化,向概括化、精确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学完心理学,在生活中不能时时事事处处都以心理咨询师来要求自己,如作为家长还有家长的教养职责,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术协助做好家长的职责,秉承有效继续,无效改变的原则。)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从对话语到独白语;从情境语到连贯语。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连贯语是思维逻辑性的重要标志;幼儿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孩子有些小“毛病”、小问题,如抠鼻子、挤眼睛、咬手指等,父母不要过于关注而强化,顺其自然即可)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个人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如兴趣爱好、气质特点、能力差异、性格初形。
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自尊是最重要的情绪体验之一;幼儿的尊重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高自尊者以后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强、人际适应能力强。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一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如来自父母的温暖、关爱、积极接纳、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但不强制管束;父母对孩子民主,有关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决策,给予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和耐心倾听;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二是与同伴的关系。建立同伴友谊和被集体接纳是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
第一逆反期(3~4岁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主动、自由,实现自我意愿,反抗父母控制,喜欢说“不”;按自己的意志说“我自己做。反抗对象一般是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经过了反抗期,80%成人后自主性强,未表现出反抗期,20%成人后有自主性缺乏倾向。
孩子越用越有用;孩子参与越多,价值感、成就感、自尊感就越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