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收放之间的对立统一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15:34 被阅读3次

    将裕歙之,必固张之;

           接下来,我们开始讲这一章的谋略。

           这一章讲的是典型的东方智慧,东西方的文化土壤不同,需要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这一章的智慧虽然适用于东方,却不一定适用于西方。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如果你想让一个东西收敛,就要先让它张开。或者说,如果你想把一个东西扑灭,就要先让它燃烧。其中,“歙”是吸进、收敛的意思。

           任何事物都有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种看似对立的概念之间,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随时会互相转换。“大”和“小”是这样,“收”和“张”也是这样。看起来“收”和“张”是相反的,一个是合,一个是开,但老子认为,你如果想让它合,就要先让它开。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人都用过这个策略,比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李渊一直想当皇帝,但他一直没有将自己的心思暴露出来,在这一点上,他有点老奸巨猾的味道。当年,他留守山西太原,兵强马壮,天下刚开始大乱的时候,他是很容易镇压起义军的,但他没有这么做。为什么?他有意让天下乱。当时号称有十八路反王,最有名的就是瓦岗寨的程咬金、李密、翟让、窦建德等人,《隋唐英雄传》中的那么多英雄,都是出在这个时代。李渊之所以采取这种策略,就是为了得到天下。他知道所有人都想得到天下,所以任由天下大乱,任由群雄们自相残杀,自相残杀到一定程度,大家都元气大伤,李渊才出兵镇压,这时就会天下大安。用老超宗的话来说,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李渊确实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

           朱元璋也是这种人。他最早出来打天下的时候,到处都是英雄,每个英雄都很厉害,都想打败别人,得到天下,但他身边有个了不起的谋士朱升,朱升告诉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上策,他马上知道朱升是对的,于是就采取了守势。结果怎么样?其他人都争得遍体鳞伤,他不但平安无恙,还积蓄了雄厚的实力。所以,进和退之间,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收与放也是。

           我们再来看一看张良和范盖,张良和范蠡都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学到了非常宝贵的东西,也都有很强的能力。他们虽然不想得到天下,也知道自己最终会像老师那样退隐,但是他们希望自己的才干能发挥作用,希望自己的所学能派上用场,否则,老师对他们的教导,上天赋予他们的能力,就全都失去了意义。这才是他们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所有才能的原因。他们的展示,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离去。这就是他们的智慧。老子也是这样,老子决定退隐,彻底从世界的舞台上消失,所以他去函谷关,给尹喜讲了《道德经》。智慧和能力是一种责任,人一旦拥有了它们,就有了一种责任。

           同样道理,如果我没有那么多的思考,没有那么多的叩问,有修行的机缘和修行之所得,我也不会做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比如,我不会演讲,不会写作,甚至不会当一个作家。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将自己所拥有的分享给世界,当我将自己的所有都给予世界之后,我的责任就完成了,我就可以退隐了。我的放,也是为了最后的收。

           这个道理不太好理解,它需要你有一定的人生阅历,需要你对人生有一种认真的叩问,也需要你有一种超越小我的格局。当你有了这种格局,你的眼里有了世界,有了别人的时候,你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你无法舍弃的责任。在完成这种责任之前,你不会做一个陶渊明那样的隐士,即使你的内心向往着那样的生活,即使你明白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在过去。

           所以,老子在退隐之前必须走一趟函谷关,必须与一个尹喜那样的人相遇,必须讲一部承载了他所有智慧的《道德经》。当他将自己所有的思想精华都献给世界时,他才有了告别世界的权利。正如一朵鲜花只有在盛放之后,才有凋谢的权利。老子名之为“功成身退”。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雪漠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叁 收放之间的对立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kv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