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460/ffa3ea176557a16f.jpeg)
最近看欢乐颂2,我越发觉得22楼五美之间的友谊没有我原先想的那样美好。原本以为22楼的五个年轻女孩拥有姐妹一般温暖亲密的关系。但事实上,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而且远没有到姐妹般亲密的程度。
为什么像曲筱绡这样的富二代,像安迪这样的金融天才,就可以站在阶级和道德的高地来俯瞰其他三个来上海追梦的普通姑娘?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律:任何四人以上的团体内部都会进行更细一步的划分。我在读中学的时候对这一点的感受最为深刻。那时候学校里同学大多是三三两两结成稳固的小团体。很少有四个好朋友整天形影不离的,五个以上更是没有。
欢乐颂中的五美也是一样。电视剧宣传海报都是五人的亲密合影,但这并不意味着五个人一条心。无论是在阿耐的原著小说里,还是在改编后的电视剧中,22楼五美实际上内部细分为两个团体,而这两个同盟划分的标准就是阶级。
曲筱绡和安迪两个人是同盟,樊胜美、邱莹莹和关雎尔三个人是另一个同盟。同盟内部形成了稳定的阶级友谊,但是两个同盟之间,却充满了勾心斗角和虚情假意。
剧中这样的例子一举一大把。邱莹莹第一次和白主管恋爱,曲筱绡非要进来掺和一脚,还美其名曰替她考验男朋友,是邱莹莹不知道感恩。这真是奇怪的脑回路,你勾引人家男朋友,难道人家还要感谢你不成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460/8539dcb119f8501c.jpg)
曲筱绡看似鬼机灵的,但她聪明着呢,她奚落的对象只会是合租在2202的三美,你见过她欺负安迪了吗?为什么她可以不顾及邱莹莹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却在安迪面前表现得那么乖,那么体贴?很简单,安迪比邱莹莹有实力,在事业上可以帮到她。所以她需要和安迪保持友好的关系,以便可以随时交换价值。
而邱莹莹呢,对曲筱绡和安迪来说并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她俩的事邱莹莹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曲筱绡才会当面骂邱莹莹:你这傻逼,再修三世也没钱没貌没才,你红眼病你,你一辈子都混不出头!安迪也向关雎尔表示:如果邱莹莹她要和我绝交就绝交好了,我不在乎失去她的友谊的。你看,你没有实力,即使和牛人富人住在隔壁,也不会得到他们真正的尊重和友谊。
另外两美其实处境也和邱莹莹差不多。樊胜美一开始就被曲筱绡轻视,被说成是捞女。家里的那些破事更是使她拼了命也难以跳出自己的原生阶级。关雎尔也好不到哪里去。曲筱绡与安迪维持与2202这三美的往来,多半是出于一种排遣寂寞的需要。富人牛人也需要社交啊,她们也需要有人陪,排遣寂寞和无聊。
更重要的是,在2202的三美面前,她们可以随时随地小秀一下自己的阶级优越感,俯瞰她们,为她们指点迷津。然后无论对不对,都可以享受她们的千恩万谢。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赞了好么?
随着欢乐颂2的开播,自媒体上这段时间与五美友谊有关的文章层出不穷。什么要交就要交安迪这样的朋友啊,有个曲筱绡一样的朋友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啊,这些都没有触及这五个人关系的本质。22楼这五个人能成为名义上的朋友,不是靠共同的经历,也不是靠同样的三观,而仅仅是因为凑巧住在同一栋楼里,而且两个小同盟之间的身份地位财富背景相差悬殊。你真的以为阶级不同的人,仅仅因为住在隔壁,就能成为真心的朋友吗?Naive!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460/dfa9a4427192d435.jpg)
阶级不同,似乎朋友也做不成了。哪怕维持着朋友的名义,这份友情也会渐渐地稀疏。
最近我被我以前读书时认识的一个很厉害的朋友删除了微信好友。点开他的朋友圈,看到了那一条长长的黑线,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正是这条线区分了内外,也告诉我,我们之间的友谊就要到此为止了。
想在四五年前,我们曾经是多么地要好。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进图书馆自习,一起下了课就去外事办公室勤工俭学,一起去当校庆活动的志愿者……我曾经以为我们的友谊能够永远持续下去。
但是毕业后我们天各一方,他越活越精彩,念了更牛逼的学校,就职于世界五百强,被公司派往驻英国办事处,拿着令人羡慕的global pay,结交了好多圈子里的牛人。而我呢,一直没什么进步,每天按部就班地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是那么默默无闻,也是如此地不起眼,以致于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即使节日偶尔发一下问候,也只是礼节性地回复。终于,几年之后的今天,我已经不在他的好友列表之上了。
听上去像一个伤感的故事,可是我却很释然。因为我知道,阶级不同的人最好不要做朋友,因为价值不一样,能够交换的资源也不一样。
彼时,我和他一样都是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我们是同一个阶级的人,我们抱团取暖,互相陪伴。而现在,他与我的社会阶层拉开了距离,他想要的朋友是比他更牛逼或者至少和他旗鼓相当的人物。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再花费心思和精力维持我们之间的关系。毕竟这段关系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不是吗?
所谓人脉,绝不是经营和巴结来的。因为人脉本质上是一种资源共享和交换。我喜欢的一个公众号作者杨小米曾经说过:最好的社交方式,是成为你所在行业的前20%。你牛逼了,自然能够吸引到行业内同样牛逼的人物与你结交。因为你有资源可以交换,人家才愿意和你做朋友。这种说法虽然看似冰冷而势利,却符合社交的基本规则。
所谓人脉,不是有多少人认识你,而是有多少人认可你。不是你的手机里有多少人的联系方式,而是有多少人愿意在你提出需求时帮助你。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使自己成为行业里一个很厉害的人,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唯一。
即使到了妈妈这个年龄段,还是偶尔会被邀请参加一些同学聚会。有一次她参加完大学同学的聚会后对我感慨说:聚会上尽是一些在社会上混得有头有脸的同学。你要是混的不好,没钱没地位,又有哪个同学聚会会叫上你?唉,不努力连同学都没法做了。
阶级不同,真心没法做朋友啊!
有的时候想想,也觉得有些不服气:虽然我不能帮到你什么,但是也不至于把我删了吧?某日,在书中我读到了时间价值这个概念,于是忽然明白了:阶级不同,我与对方的时间价值是不对等的。比如我一个小时只能挣50元,而他一个小时值500元,他与我闲聊所花费的时间对我俩来说价值不同。
人这一生最稀缺的东西,一是金钱,二是时间。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当然要花在更重要的人身上。所以如果想不被删,先得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弱国无外交,你强大了,自然会吸引来所谓的人脉。
毕竟,正如咪蒙所说的,这是个功利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