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所用,故尽其用

作者: 皇氏三墳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12:47 被阅读20次

    《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

    很抱歉,最近总是写一些与国学擦边的文章,心态乱了,现在开始,尽量多分析一些国学感悟,理解,希望可以使你从中受益。

    翻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好了,以下正文。

    本章老聃列举了三个例子,通过其本质,特性,证明万物皆是有用的,只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后文中,他还提到,“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由于我所背诵的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与通用版,王弼版有些不同,所以文章会不同,但都是一样的道理。)

    例举实例: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擅长的领域,自己的特长,我们也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缺点。大部分,当我们在擅长的领域时,我们的身心都感到愉悦,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而在不擅长的领域,我们则感到不舒服,会有自惭形因之感,会失落,自我埋怨。

    人是多样化的,所以会有领域偏向,所以一个人有擅长,就一定有缺乏。重点是,我们总是爱比较,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从心理角度,我们需要被大众认可,接受。那么圣贤是怎么做的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就是这样,为什么?

    实际上他们已经看透了世间的本质,人人都是相同的。你有优点,我亦有优点,他们不会用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比较,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不智。什么是平常心?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空话,不是的,这是由你的心态决定的。

    用现代一点的话说,就是“loser”心态。万物是一样的,一草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都是老聃如来,我们也是桀纣周幽,但为什么我们又不是如来呢?你不认为自己是如来,你认为自己不行,然后就接受“我做不到”这个概念,你每天洗脑你自己,所以自然就失败了。

    平常心是看到双方的优缺点,理智的分析,不高估,也不贬低。

    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吸引力法则》,最近又看了成功学,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我们不断洗脑自己,强化自己,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简而言之,想改变人生,就要改变心。

    什么是心?心就是本质,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我们本质是一样的,后来的一切,环境,经历,塑造了后来的我们。我们就有了‘“特长”与“缺点”。

    我要说的是,从《道德经》十一章中,我看到的是如何物有所用,物尽其用。“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我们要自信,然后不断地扩张自己的优势,扩大胜利果实。《道德经》可不是教育你消极避世,退缩不前,这些是你自己从中看到的。

    本章中,我读出任何人都是有用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用的。那些说《道德经》消极避世,退缩不前的人,除了一些别有目的,他们自己是否符合loser形象,你一看,就知道了。其实任何书,什么样的人,读出什么样的文章,接受什么样的思想。我们是有选择的,自信的人拒绝消极,拥抱积极;消极的人拒绝积极,拥抱消极。人生在世,成败与否,不过尔尔。

    所以,对于那些迷茫的,不自信的人,我告诉你,你可以。其他自信的,奋斗中的人,我告诉你,一起坚持。你可以决定你是否是loser,你也可以决定你是否是winer。真正可怕的是认不清自己,既然如此,那就谦虚一些,不断接受,希望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我们一同前行。

    皇氏三坟,布道天下,虽千夫指,义不容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有所用,故尽其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tp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