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明的道,是不知道

作者: 皇氏三墳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23:26 被阅读22次

皇氏三坟有话说:本文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无关正误对错,只是谈论,认为我说的不好,不对的,就当我是一个喝多了酒水的神经就行,我本来就是在胡言乱语嘛。如果想看更多国学思考文章,请关注专辑“胡言乱语。”好了,说正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我就拿白话文说事了。白话文,我们天天都说,却丝毫感觉不到别扭。而如果用文言文交流,恐怕很少人能出口成章,不带丝毫犹豫的说了。像我,虽然可以说,但却需要思考,完全达不到像白话文这样心念一动就自成文章的水平。为什么?

在说话之中,包含了一种奇异之物,我们强谓之话道,这个话道是做什么的呢?说话要符合一定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在不同情况下会变化,有了话道,就可以轻易地交流沟通,这就是话道。换句话说,话道,司言语,言语之主也。

世界上有一些天才,精通多门语言,他们就是掌握话道的人。他们运用语言如鱼得水,毫不生涩,他们可以换着法子的跟你沟通,甚至有几十种方式来表达你好,他们属于御道者,很了不起。

生活中也有举案齐眉的例子,妻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丈夫就知道该怎么做。无需言语,这就是话道的最高境界,无话而道,不言之言。

根据这点,老聃便将无为作为了最高指标,来衡量一切。无为是无不为,不知道是通晓天道。佛家讲空,还要把空空了。可能人们在读金刚经时觉得翻来覆去,云里雾里,实际和道德经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名称不同罢了。

我发现了一个奇异的事。就比如说曾经的打油诗,“江山一笼绕,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文章是张打油的《咏雪》,我乍一看,感觉十分庸俗,但是趣味十足,本来是打油诗,仅供娱乐。但现在我反省过来看,不是这么一回事,生活化,形象具体,最重点是没有隔阂。李贺的诗句句用典,拗口生涩,当然,李贺是鬼才毋庸置疑,从易接受角度来讲,打油诗更胜一筹,我们一笑而过。但不论是他们谁的诗歌,诗文中都有一种气,这种气在我背诵《孟子》时经常出现,气是不同的,有的浩然,有的轻灵,而我们如今所做的大部分诗,则少了这种气,称之为诗歌的灵魂也不为过,(注,仅针对古体诗),靡靡之音,堆积辞藻,华而不实。

请不要带着情绪,问自己:我们现在的诗,是否缺少一份自然,洒脱,率性而为呢?那种水到渠成,顺势自然之感,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缺乏。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洞察一切,我们要弄清楚一些事情,或得到一些东西,则一定要付出一些代价作为交换。但这是有阶层的,不同的阶层了解到的东西完全不同,各取所需,病其所病,获其所获,如此而已矣。

皇氏三坟有话说:本文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无关正误对错,只是谈论,认为我说的不好,不对的,就当我是一个喝多了酒水的神经就行,我本来就是在胡言乱语嘛。如果想看更多国学思考文章,请关注专辑“胡言乱语。”

相关文章

  • 最高明的道,是不知道

    皇氏三坟有话说:本文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无关正误对错,只是谈论,认为我说的不好,不对的,就当我是一个喝多了酒水的...

  • 道在平常日用间。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是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

  • 读书笔记与摘录

    什么是道? 老子之《道德经》,以最本源、最玄妙、最高明、最博大的观点来解说易道,将天道、地道、人道的先天本有,合称...

  • 极高明而道中庸

    近代印光法师就是一个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你对义理的探究到了足够的深度,你就会回归平实。...

  • 最道是无情

    昨日气温骤降,大风来袭,到了晚间,窗外因无高层建筑遮挡,寒风更显呼啸。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思绪难平。 ...

  •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出处:《中庸》 译文: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

  • 幸福的人生如何打造

    摘录于『洗心禅』4 聪明与高明:聪明是智商,高明是智慧。聪明是向外开拓,高明是往内寻求。聪明是以头脑思考,高明是用...

  • 浮华过后的朴素才是甘甜

    什么是成就?一个人的一生,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这才是成就。 对于人生来说,由高明而归于平凡,是...

  • 适度,是成年人应有的生活态度

    《礼记·中庸》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那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要达到高明的境界,...

  • 不读不知道,原来这么重要。

    书籍:刘墉《说话的魅力》 刘墉说:“高明的说话技巧,何尝不是高明的写作技巧。” 好的文章,本来就是最佳的陈述,使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高明的道,是不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rk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