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什么就是什么(阶层),或者说你属于什么社会阶层,就会吃什么样的食物——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
体操皇后刘璇再一次上热搜不仅是因为她挺着大肚子的惊艳倒立照片,更因为她对儿子雄赳赳“严苛“的饮食控制。
刘璇记录儿子餐食,图片来自网络 刘璇严苛控制儿子进食量,图片来自网络同样上热搜的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佩琪,她的父母为了做吃播挣钱,对她胡吃海塞,让她吃成了一个70斤的小胖子。
吃播女儿佩琪,三岁已经70斤,图片来自网络都身为父母,为什么刘璇和佩琪妈妈对自己孩子的饮食要求如此的不同呢?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有一句话揭露了不同父母给自己孩子饮食安排差异的根本原因:你吃什么就是什么(阶层),或者说你属于什么社会阶层,就会吃什么样的食物。
同样的英国学者马丁•琼斯在《宴飨的故事》中指出,“吃哪些食物和不吃哪些食物不仅仅会用来区别不同的群体和种族,还被用来区分不同身份的人们”。这里的身份指的是社会阶层,简而言之,我们的饮食惯习具有阶级的烙印。
饮食反映阶层,图片来自网络饮食观念和惯习与社会阶层的相关性在学术界也得到了证实。营养学专业的科研人员证明食物消费与家庭社会阶层有关,并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技能掌握和性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与工人阶级相比,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有更多机会食用健康均衡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水果,海鲜和乳制品等。因为这些健康食品要比汉堡包和炸薯条等快餐食品更加昂贵,并且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工人阶级和中上层阶层相比,他们缺乏自由时间且缺乏金钱,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对营养均衡饮食的正确认知,所以他们会有更大的概率去食用高能量食品和富含精制糖盐和高脂肪的不均衡食品。
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的学生中进行的科学研究表明,进食更健康、更营养均衡的食物的学生比主要吃垃圾食品的学生的表现更好。研究还表明,健康饮食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有益于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相关的心理健康。
吃得好,才能学的好,图片来自网络刘璇家庭属于中上层阶级。刘璇是奥运冠军、知名演员、国际裁判和体育品牌公司创始人,她的老公王弢是中国著名单簧管演奏家、当代青年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这是一个妥妥的强强联合的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和人身自由的上层阶级,所以,刘璇四岁的儿子没有吃过果冻、巧克力、冰淇淋,其实在上层社会并不少见。你觉得英国王室的乔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拥有吃糖和吃盐的自由吗?难道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刘璇真的不知道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糖意味着即时的快乐,意味着童年的肆无忌惮吗?
做吃播的佩琪的父母是工人阶级出身,为了挣几百块钱,让自己仅仅三岁的女儿吃各种不健康的垃圾和油炸食品吃成了一个小胖妞,且用这个嘘头吸引眼球,想谋取更多的金钱利益。难道佩琪的父母真的没有看到体重已经严重超标的女儿在视频中哀求自己“不要再弄吃的给我了,我已经很撑了吗”?
其实她们都知道,只不过她们所处的社会阶层让他们一个更看重饮食的健康和孩子的长远发展(中上层阶级),一个更看重饮食带来的便捷和短期利益(工人阶级)。
饮食具有阶层烙印,图片来自网络看了这篇文章的你,要不要试着分析下自己的饮食习惯,看看它是否和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相一致?同时,看了这篇文章的你,还会单纯的觉得我们的饮食观念和习惯仅仅和食物本身有关吗?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