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有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韩寒的翻译版本是: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是电影《怦然心动》里最著名的台词,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是的,在遇见那个彩虹般的人儿之前,我们注定要在阴沟里跋涉一段路。所谓不经历人渣,怎能轻易当妈,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披上婚纱……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该怎么教她?若她在心智尚不成熟的年纪,痴痴恋上一个与她并不般配的异性,像电影中的朱莉一样,仅仅因为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而对男孩怦然心动,为人父母该怎么办呢?
这实在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却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放任自流对于关切孩子的家长来说,实在做不到,何况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而粗暴控制却只能引来更激烈的叛逆,想要苦苦相劝却又找不到切入要害的门路。
一方面新闻报道着,女留学生被外籍男友打死、自称富二代的渣男欺骗三十多名女生感情钱财等等,另一方面又是万人相亲大会上代子女相亲的家长们。中国的孩子缺少爱情教育这堂课,小时候早恋被家长老师穷追猛打,等到了被允许恋爱的年纪,又不知怎样选择对象。要么被表象所骗,陷入一段负能量的感情消耗自己还不懂自救,要么甘心被包办,年龄渐大,最后被催着赶着进入一段婚姻关系之后还是无法自处和与人相处。
虽然这部影片名字是《怦然心动》,似乎在讲一个一见钟情的初恋故事,但看一下观众的评论,更多的字眼却是“家庭教育”。大家感叹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塑造了这个彩虹般耀眼的女孩,一步步助她成长,从一个纯真热情但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到拥有超脱的自省意识的少女,懂得审视自己所爱的人究竟值不值得去爱这样的问题,独立而充满自尊。
我想这部电影中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的模式不仅可以给有女儿的家长们以参考,更可以给那些已经成年却仍然不懂爱人和自爱,为感情问题深深苦恼的姑娘们以启示:
自尊自爱的花,从来不需低到尘埃里
恋爱中的人,总是有一种特别的卑微和欢喜。
张爱玲说了一句:“遇到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被无数怀春少女奉为真理。但很多人没有想过,张爱玲这份“做小伏低”的感情,并没有结出多么甘美的果实。张爱玲甚至对胡兰成说过:“你将来就只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可仍换来胡的屡屡背叛,从莺莺燕燕到车马不相及,再到恶语相向。
影片刚开始,女主人公朱莉在男孩布莱斯眼中是以一朵“花痴”的形象出现的,第一次见面就主动示好,完全不顾形象的“穷追猛打”。幸好的是,影片采用了双主线、双第一人称,交替叙述展开情节的方式。虽然从男孩的视角朱莉有点难缠和不知好歹,但当替换到朱莉的视角,我们发现这不过是一个天性热情主动的小女孩对心爱事物的一片烂漫执着之情,她纯真、脱俗,不受规则约束,遵从自己的内心和感觉。
谁没有这样情窦初开的时光呢,因为他穿格子衬衣好看,因为他篮球打得好,因为他每次都能解开数学课上那道最难的题目……我们可以说出一千种忽然喜欢上某人的理由,肤浅、直接、毫无深意。
然而等你真的慢慢去接触那个曾怦然心动的人,你会发现,自己所爱的人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会愚蠢懦弱,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爱情是需要清醒反思的,但这世上很多女孩却选择了逃避和迷失,抱着最初的爱慕幻想,卑微地守护自己的爱情。他自私,他不专情,他徒有其表,你都可以为他找到借口。即便爱已变质,你仍愿抱残守缺,勉强咽下。
而电影中小朱莉可不会这样,当她哭着求布莱斯帮他保住树而他却转身离开之后,便开始反思,自己所迷恋的这个眼睛发光的小男孩是否真的值得去爱。
而在她后来发现布莱斯竟然把自己好心送给他家的鸡蛋丢进垃圾桶的时候,发现他附和朋友一起嘲笑自己智障的叔叔的时候,即便这其中有误会,而布莱斯也在试图解释,但她还是帅气地表示再也不会喜欢他了。
爱人很重要,但是自爱更重要。曲意逢迎从来换不来美好的爱情,自尊自爱的花也不需低到尘埃里。
请告诉孩子,没有哪一种爱情,需要你放弃尊严作践自己,一旦触及底线,请果断说“no”。爱情或许会让你不知所措,让你伤心流泪,但它应该始终是温暖的,能带给你愉悦和安全感的。
你不该对别人卑躬屈膝,同样,如果另一个人为了得到你的爱而没有底线地作践自己,这同样要小心,这不是健康的爱的样子。
我们无法保证每一次遇到的人都是对的,但保持自尊自爱的姿态,会让我们避免更深的伤害。掌握爱的主动权,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怯懦,清醒、独立,不随波逐流,你才会配得上更自由更美好的爱情。
爬得越高,才能遇见更美的风景
给女儿最好的教育,是给她一双通透的眼睛看世界。
当朱莉的爸爸看出女儿爱慕布莱斯的小心思时,他没有横加阻拦,也没有直言不讳地指出女儿的短视,而是告诉她:看人就像看画,你不能只看表面,一幅画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你得观其全貌。
也许当时还懵懵懂懂,但当朱莉为了取风筝爬上梧桐树,嗅到微风的芬芳,看到更开阔的美景,她终于领会到父亲所言。
从这棵树开始,朱莉学会了用审视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她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和事物的整体都是很小的,那个自己所迷恋的眼睛闪闪发光的男孩,也有懦弱、平庸和世俗的一面。
也许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和精髓所在,粗暴地说教简单“告知”,常常不管用,只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等待孩子在亲身的生活中感悟,内化成为生命的体验和感知,而这大概就是成长的过程。
你没有教会孩子怎么去观察世界,她又哪会有世界观呢?
当一个女孩见过更高更美的风景,她便不会把自己困在眼前小情小爱的世界里;当一个女孩懂得了自我实现,自然会对自己有要求,对爱人有要求。
所以,当我们看到朱莉越来越对布莱斯失望,越来越不care他了之后,却反而让布莱斯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爱慕的感觉,这便是独立高贵的灵魂的致命吸引力吧。
放手你去飞,但我们永远是你的陆地
影片中朱莉和布莱斯家庭环境的对比非常明显。朱莉的父母非常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孩子,他们鼓励朱莉的两个哥哥自由地去追求音乐梦想,他们总能及时地体察女儿的情绪,但绝不会插手指责。
而反观布莱斯的家庭,虽然富裕,但家人之间似乎永远隔阂着,布莱斯的父亲更是势利、刻薄、自以为是。这也难怪会造成布莱斯懦弱胆小、言不由衷的性格。
朱莉父母对女儿的倾听和理解,同样换来了女儿无比的信任。每当朱莉伤心、困惑的时候,总是毫无保留地告诉自己的父母。
虽然朱莉的父母也曾因为弱智叔叔的赡养问题爆发过争吵,但他们很快向孩子道歉了,让女儿真切感受到:“我觉得妈妈很不容易,我觉得爸爸也很不容易。但是生在这个家庭里,我很幸运。”
所以,朱莉一家去布莱斯家做客的那晚,虽然刚刚经历一番激烈的“绝交宣言”,但当朱莉被父母哥哥簇拥着出门时,没有眼泪和伤情,却只觉夜色宁静,时光美好。
正是这种家人无条件的信任,赋予了朱莉乐观自信的性格,给她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任何失意和挫折。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带着两个孩子跳楼的妈妈,她曾在绝笔信中提到,当婆婆和丈夫推搡打骂她的时候,自己的妈妈选择了沉默和劝她忍让。如果娘家人能够给予她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吧。
电影《七月和安生》里,当七月离开家乡安稳的小城,选择去过另一种动荡的生活时,七月的妈妈曾说:“女人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辛苦的。”
世界很大,前路茫茫,希望每一个有女儿的父母,既能给她放手去飞的自由,又能做她身后的陆地,无条件地毫无保留地爱她信任她,让她敢去爱对的人,也敢拒绝错的人。
新生代编剧柏邦妮曾这样评论这部电影:“我很羡慕美国文化里的这种女主角,就像《UP》里的老婆婆:有冒险精神,浪漫精神,敢于与众不同,智慧有担当,有实现梦想的脚踏实地的能力,生机勃勃,有爱,也会爱,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我们通俗文化里的女主角,大多还是傻而天真,迷糊,乐观,感情丰富这一型,等男主角来怜爱。一句话概括,美国这种女主角是树,开花的树,没有男主角也会生长得很好;我们的女主角是花,是残缺的花,有些还带着悲剧性的身世和身体,等着男人来拯救。”
希望我们的女孩也能做茁壮成长的树,而不是转瞬即逝的花,希望你这样教她。
网友评论
女儿要养成一棵树,用自身的生命力去开花。不能只养成花,等男人去拯救。
看人就像看画,得观其全貌!
喜欢这篇文章,不仅重温了看完影片时的悸动,也刷新了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