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习作课(一)

习作课(一)

作者: 喜欢厨房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9-04 23:15 被阅读0次

    2020.9.4第一单元——猜猜他是谁

    这是上三年级的第一节习作课。我想趁学生才开学的兴奋劲,来一个新奇的作文课,为以后的写作先注入一剂“兴趣针”。

    一  故弄玄虚,引起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吧?一句话立马收到效果,他们立刻睁着那好奇的眼睛盯着我看。我太喜欢这种被关注的“明星”的感觉了。

    二  范本开头,诱起激情

    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猜猜他是谁?(我顺便把题目写到了黑板上)这也是我们读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课。

    什么是“习作”?孩子们开始有点迫不及待了。太好了,我就是要这种感觉。

    习作,就是一种训练,一种练习。(这样说,孩子们就不会像听到要写作文那么担心了。毕竟从平时的道听途说中,他们多少对写作有点敬畏心理,所以,做为三年级的学生,我还是得根据大纲要求,降低写作难度,让孩子能更好地从“写话”过度到“写作”。)

    (孩子们听我说是一种练习,心里原一块大石头好像放下了。看他们一脸轻松的样子,我很是喜欢。学习,首先得让对方产生兴趣,才能让他们喜欢,继而,才能让他们投入。)

    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游戏了。看谁猜得中?孩子们饶有兴趣地都坐得笔直。答案就在这张纸上。(我拿出一张已经写好名字的卡片在同学们面前晃晃。当然,纸是背对着他们的。嘻嘻,我真的是太会卖关子了。)

    她,长得可好看了。(立马有同学举手:老师,是陈**。我摇了摇了头,“不过,你能猜到她是个女生,已经对了一点。我马上给予肯定。接着继续往下说。)

    (有了第一位同学的大胆发言,孩子们更是踊跃了。)

    圆圆的脸蛋光滑得很,像一面粉红的镜子,亮亮的,粉粉的。真美。(我发现,他们在面面相觑。大家都在仔细观察了。)她的两只眼睛不算大,但十分有精神。尤其是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儿,可好看啦!(哗,学生们都发出羡慕的赞叹声。我知道啦,是石**。是宋**,是李**。又有好几个同学抢着说。其实,他们才说出名字,就有同学表示否定了。而且还能说出否定的理由。看得出,他们也会分析了。习作,就是要在不断地观察中,不断地修改中得到训练的。)

    她跳舞跳得可好啦!(哦,是黄*。不对,是郑**。)我稍微点了点头,肯定他们接近了。有一次,大家在上舞蹈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跳”海草“,她跳得可好啦,音乐与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全班同学都被她的舞蹈吸引住了,大伙儿都不由自主地停下来,静静地观看她的”独舞“。

    你们猜猜她是谁?

    我的话音才落,全班立刻响起呼喊声:是郑**。(我把那写了同学名字的卡片翻转过来,果真如此。同学们高兴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其实也是为自己的一语中的而高兴。)

    三  放手试写,顺势引导

    好不好玩呀?(好玩。)你们是不是也很想写一写,让我们猜猜?(想)好的,那就动笔写吧。不过,为了能让人看得明白,还是要注意一下格式的。

    我便在黑板上写下本次习作的格式。

    第一行,空四格定题目

    第二行,空两格,开门见山引入正文

    第三行,空两格,写这个同学的外貌(哪个部位有特点,就写哪个)写完后再另起一行。

    再空两格,写这个同学的事例(要有针对性,最好只有他有别人没有的)

    最后,前后呼应,点日题结束。

    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格式,感觉有盼头了,便一步步地完成。这中间,还有很多同学问:老师,下巴要怎么描写?老师,头发怎么写?

    我会请几个有特点的同学上台加以描述,再加上我自己加以指导。

    像老师,最有特点的就是牙齿。参差不齐,但笑起来却是显得有几分的可爱。(同学们一听,都笑了。那笑声充满了天真,充满了幸福。)

    在练习中,我还注意让孩子调整用词。

    如有同学说某某同学”爱打架“,立即引来一阵骚动。我马上引导他们说:老师不同意用这个词,某某同学也不算是”爱打架“,最多称得上是”爱表现“。同学们似懂非懂地进行修改。那个被点名的同学也就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也许,这样的引导能让孩子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吧。

    四 大胆展示,尽享快乐

    接下来,是让同学展示的时间。孩子们都是爱表现的,他们幼小的心灵也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的。尤其是想得到同龄人的赞同。

    哗,一下子有好十几位同学举手,想展示一下自己写的是谁。

    他们认真地读着自己写的文章。有的一下子就被猜出来了,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有的没猜中,急得一下子就说出了答案。整音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觉得,这样的习作课,孩子们会很喜欢的吧。

    我在布置作业时,有意布置:读给家长听,看看家长能不能猜出是谁?作业收上来后,我发现,全班48位同学,竟有38位同学愿意把自己写的文章分享给自己的家长,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要求:愿意与别人分享写作的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习作课(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ntektx.html